- 據國外媒體報道,自東芝宣稱開發出擁有高畫質DVD播放技術——XDE DVD播放器后,業界專家紛紛對此予以關注。
多年來,東芝公司一直是視頻播放技術領域內的佼佼者,但在后來的DVD盤片格式大戰中,東芝HD DVD格式輸給了以索尼為首的藍光陣營。東芝并未因此裹足不前,反而將目標轉回傳統的DVD技術,開發出了新款DVD播放技術——XDE DVD。
“XDE”是“eXtended Detail Enhancemen
- 關鍵字:
東芝 DVD XDE 藍光
- 據國外媒體報道,東芝周一宣布推出新的DVD播放機XD-E500,這款機器大大提升了在高清電視上觀看DVD的畫質。
這是東芝在下一代DVD高清光盤標準大戰中失利后,將重點轉向DVD的所采取的舉措。新款DVD播放機的建議零售價格為149.99美元,是正常的“升頻”播放機售價的兩倍,但不足藍光播放機售價的一半。“升頻”播放機可以通過提升頻率改善DVD的播放畫質。
今年早些時候,索尼陣營的藍光光盤擊敗東芝的高清DVD格式,成為高清光盤的統治標準。此后
- 關鍵字:
東芝 DVD 藍光 高清
- 國際上兩大高清影碟機與碟片標準——藍光DVD和HD DVD,在全球市場競爭數年之后,如今HD DVD大勢已去。2008年2月19日下午16時,東芝在日本總部對外正式宣布,經過對其HD DVD整體戰略的透徹分析,決定不再繼續開發、生產和銷售HD-DVD播放機和刻錄機。東芝承諾將繼續為東芝HD DVD產品的所有用戶提供全面的產品支持和售后服務。
隨著東芝的撤出,原先互不相讓的高清影碟機與碟片規格之爭,將變為由索尼等公司力推的藍光DVD一統天下。那么,東芝退出HD DVD到底能
- 關鍵字:
DVD 高清 藍光 HD EVD
- 德賽集團收到歐美訂單超20萬臺
由惠州德賽集團生產的首批藍光DVD播放機日前出擊海外市場,開始在澳洲各大賣場上市,這一與國際技術潮流同步的中國產品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掀起了國產藍光碟機在海外新一波的消費時尚。
契合國際主流消費趨勢
德賽方面透露,到目前為止,德賽集團已經收到來自歐美等地區國際知名企業的藍光DVD播放器訂單超過20萬臺。作為最早向國際市場推出此類產品的中國企業,德賽也由此確立了其在國內藍光陣營中的龍頭地位。
據悉,今年初,HDDVD的創始人東芝公司宣布放棄HD
- 關鍵字:
藍光 DVD 德賽 HD
- 導致非法廠家有機可乘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我國臺灣液晶面板過剩,有可能是日韓市場集體換機,也有可能是日韓廠商為了產業升級而快速銷售小尺寸面板等。現在我們再追究“山寨平板”具體產生的原因沒有意義,因為“山寨平板”已經進入市場。從預測產能來看,山寨平板電視年產能已達到200萬臺~300萬臺。廣州平板顯示促進會副會長徐洪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山寨平板’對整個行業所產生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它對二、三線品牌的影響已經顯
- 關鍵字:
液晶面板 平板顯示 山寨平板 DVD
- NEC電子日前完成了新產品“SCOMBO@UM2A”系統芯片的開發,全球首次將藍光影碟機的前端伺服主要功能集于一顆芯片上,并將于即日起開始發售樣品。
該新產品是一款適用于可支持藍光光盤和DVD光盤的電腦光驅以及家用錄放機的內置系統芯片。其最大優勢在于:(1)該產品是全球首次將控制激光頭的模擬信號處理電路數字化,并將進行數據調制解調及誤碼糾正的數字信號處理電路集成于一顆芯片上;(2)實現了全球最高水平的刻錄播放速率——支持藍光8倍速;(3)實現了單芯
- 關鍵字:
NEC 系統芯片 藍光 DVD
- 半年之前,下一代高清DVD標準藍光(Blu-ray)擊敗HD-DVD,成為國際通行高清DVD標準。
半年之后,中國高清DVD市場卻混亂不堪,藍光(Blu-ray)舉步維艱,紅光窮途末路……各種標準自立門戶,“內戰”不斷。2008年7月下旬,在中國高清DVD兩大標準EVD和CBHD之間爆發的侵權口水戰,讓中國高清DVD“內戰”升級。
新聞掃描:口水戰如同一部偵破片
2008年7月11日,中國藍光聯盟在上海舉行了
- 關鍵字:
藍光 HD-DVD 標準 紅光 EVD CBHD
- 在索尼、松下等主導的藍光聯盟積極拉攏中國碟機企業之際,中國國內的兩大高清碟機聯盟卻爭斗得愈加激烈。
這次首先出招的是時代今典主導的紅光高清EVD聯盟。7月11日,中國藍光高清聯盟推出幾款藍光高清DVD樣機(即CBHD,中國版HD-DVD)后,原EVD技術提供商北京阜國數字的技術人員稱,發現了CBHD后端技術有盜用EVD相關技術的嫌疑。
7月23日,作為唯一EVD技術授權方,北京今典環球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中國藍光聯盟的HD-DVD(即CBHD)必須立即停止對EVD技術的侵權,并承
- 關鍵字:
EVD 藍光 高清碟機 CBHD HD-DVD
- ? 隨著藍光DVD格式順利擊敗高清DVD格式,藍光光盤及其配套產品在日本市場的出貨量正在快速增加。
根據本周日本電子和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今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基于藍光技術的錄音機和播放器的銷量第一次突破了12.2萬臺大關,這也是銷量首次達到6位數。
這個數字是一次非常健康的跳躍,今年5月基于藍光技術的錄音機和播放器的銷量為8.2萬臺,預計在今年7月銷量還將維持一定的漲幅,因為屆時數百萬的日本工人都會得到年中獎金, 還有8月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這些都將為消費電子產品的銷
- 關鍵字:
藍光 DVD 高清 光盤
- 1935年,鐵氧體的發明人,當時任 教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電化學系的加 藤與五郎博士和武井武博士創立了 東京電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從事 磁性材料的商業開發和運營。1983 年,該公司正式更名為TDK株式會 社,取的是原名稱Tokyo(東京) Denki(電氣) Kagaku(化學)的 首字母(中文公司譯名:東電 化)。秉承創新的理念,在電子工 業的發展歷史上,TDK始終引領著 創新的步伐,從磁帶到磁頭再到現 在的DVD光盤
- 關鍵字:
TDK DVD EMC LCD
- 國際兩大高清(分辨率達1920×1080dpi)影碟機與碟片標準——藍光光盤和HD-DVD的較量出現新變化,在今年2月份東芝宣布退出HD-DVD生產銷售業務后,失去優勢的HD-DVD標準計劃在中國東山再起,迎擊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高清推薦標準EVD。
由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TCL、新科、清華同方等眾多企業組成的HD-DVD中國版陣營,目前已研發生產出HD-DVD中國版影碟機,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昨天告訴本報記者,一個月內HD-
- 關鍵字:
藍光 HD-DVD 影碟機 EVD
- 自2008年2月,東芝宣布放棄HD-DVD業務后,以索尼、松下、飛利浦等品牌主導的藍光陣營在下一代高清影碟機的競爭中一直處于“一個人在戰斗”的狀態。盡管下一代高清影碟機技術得以統一,企業暫時不用再為“站錯了隊伍”而擔憂,但中國作為影碟機制造大國,至今還沒有一家本土企業在國內推出藍光影碟機。據悉,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專利費問題仍然困擾著本土影碟機生產企業。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又傳出了其他下一代高清影碟機技術的產業化逐漸成熟、產品即將上市的消息,這攪亂
- 關鍵字:
藍光 消費電子 HD DVD
- 7月11日消息,正在青島參加消費電子博覽會的藍光光盤協會負責人首次談及了備受中國關注的藍光DVD專利費問題,并透露,目前專利費的額度還沒有最后確定下來,估計今年年底會確定。他同時拒絕透露專利費將在5%以上還是5%以下。
自今年年初以東芝為首的HD-DVD陣營宣布退出市場后,藍光DVD在高清碟機領域中勝出,業內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下一代碟機都可能使用藍光DVD技術,因此,專利費問題再次為業界矚目。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碟機生產國和銷售基地,中國是很多商家眼中的圣地,同時也是高清碟機標準爭奪的主戰場
- 關鍵字:
藍光 消費電子 HD DVD
- 在東芝全面停產HD-DVD影碟機之后,在分辨率達1920×1080的高清影碟機與碟片領域實際上就只剩下藍光光盤一種標準格式。
不過,由于之前在中國市場一直缺乏藍光光盤片源,所以索尼、松下、先鋒等廠家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藍光影碟機一直乏人問津。
不過,“缺乏片源”這一尷尬狀況即將得到解決。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藍光光盤協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索”)將會在中國內地開始生產藍光光
- 關鍵字:
藍光 HD DVD
- 由于缺乏核心專利技術,新一輪的藍光價格戰和專利危機很快擺在了中國DVD企業面前。
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第16屆上海國際音響影視展覽會暨上海國際數字家庭娛樂展”上,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展示了由TCL、新科、清華同方等國內公司共同參與開發制造的中國藍光高清DVD(CBHD,俗稱中國版HD DVD)播放機,以及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影音像出版社等制作的CBHD碟片。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還聲稱,這是一項為了應對藍光陣營的不同聲音,避免重蹈DVD專利費覆轍而
- 關鍵字:
藍光 CBHD DVD
dvd介紹
1. DVD誕生
DVD的全稱,在誕生之初是Digital Video Disc(數字視頻光盤),目前則稱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數字通用光盤”,是CD/LD/VCD的后繼產品。DVD從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規格到1996年年初樣機的出現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可謂發展迅速,是娛樂業公認的新一代標準的存儲技術。而且,計算機業對其做出的反應也十分積極。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