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 言
具有梯形反電動勢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通常被稱為無刷直流電動機,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慣量小和響應快等特點。無刷直流電動機采用電子換向器替代了傳統直流電動機的機械換向裝置,從而克服了電刷和換向器所引起的噪聲、火花、電磁干擾、壽命短等一系列弊病。由于無刷直流電動機既具備交流電動機的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方便等一系列優點,又具有直流電動機的運行效率高、無勵磁損耗以及調速性能好等諸多優點,故其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當前國內生產的電動執行器多由模擬器件控制,精度差;保護措
- 關鍵字:
DSP TMS320F240 BLDC
- 引言
對于機器人控制技術,實時性和穩定性是研究的重點。現階段,機器人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在離線狀態下對步態進行規劃,并在主控機上對機器人的運動進行實時的補償,這種處理方法對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和處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機器人控制器大多以80C196系列單片機作為處理器,當采用12MHz晶振時,其狀態周期為167ns,機器周期為1ms,不能滿足機器人控制的需要。
DSP芯片處理速度可以達到幾納秒,甚至更高,非常適合于機器人控制。因此,本文選用DSP來代替原有的單片機,同時借助底層電壓反饋技術
- 關鍵字:
DSP 80C196
- 智能交通系統(ITS)的概念是美國智能交通學會于1990年提出的,它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綜合運用于整個運輸管理系統中,通過對交通信息的采集、傳輸和處理,對交通運輸進行協調和管理,建立起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從而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了,實現性交通運輸服務和管理的智能化。
智能車輛的導航與定位、自動駕駛與控制和車輛的預警防碰等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近年來受到國內外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真正的實驗研究還是很少,基本
- 關鍵字:
DSP 機器人
- 在伺服電機和伺服驅動器組成的高性能穩定平臺伺服系統中,需要實時地獲得伺服電機的轉角和轉速信息,高速高精度的傳感器以及相應的外圍電路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單片機自身資源的局限性,難以滿足現在伺服系統高精度、高運算率以及快速實時性的要求。在穩定平臺伺服控制系統中,DSP已經逐漸取代單片機,成為主流芯片。本設計采用TI公司的32 bit浮點型DSP芯片TMS320F28335,其工作時鐘頻率高達150 MHz,具有強大的運算能力,能夠實時地完成復雜的控制算法。片內集成了豐富的電機控制外圍部件和電路,簡化了控
- 關鍵字:
DSP
- 激光切割和雕刻以其精度高、視覺效果好等特性,被廣泛運用于廣告業和航模制造業。在大尺寸激光加工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加工速度與加工精度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速度問題的一般方法是在電機每次運動前、后設置加、減速區,但這會使加工數據總量成倍增加。除此之外,龐大的數據計算量也需要一個專門的高性能處理器來實現。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在并行信號處理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本系統采用FPGA作為加工數據的執行器件。這種解決方案突出的特點是讓運動控制的處理部分以獨立的、硬件性方式展開,增加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
- 關鍵字:
DSP FPGA
- 引言
長期以來,電動機作為機械能和電能的轉換裝置,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無刷直流電動機綜合了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的優點,既具有交流電動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方便的特點,又具有直流電動機運行效率高、調速性能好的優點。正是這些優點使得無刷直流電動機在當今國民經濟的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刷直流電動機采用電子換向裝置,根據位置傳感器檢測到的位置信號,通過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產生一定的邏輯控制PWM波形來驅動電動機,實現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平穩運轉。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對產品性能的
- 關鍵字:
DSP MOSFET
- 隨著32位DSP的普及,32位處理器已經成為控制領域的主流產品,與傳統的微處理器相比速度更快、性能更強、資源豐富,更符合發展的腳步。TMS320F28027是一款32位的DSP,具有運算速度快、穩定性高的優點。本文利用TMS320F28027控制兩個步進電機,從而使物體在平面內運動,實現物體在平面內可以任意地畫指定的曲線和圓等。圖1為懸掛系統的模型。
1系統總體方案的設計
圖2為懸掛系統控制框圖,以TMS320F28027為控制芯片,利用L298N驅動兩個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采用42HS48
- 關鍵字:
DSP L298N
- 本文介紹應用于儀器和設備測試的高精度寬頻率功率信號源的設計。傳統的功率信號源一般采用線性電源或模擬控制的功率開關變換電源。隨著高性能DSP控制器的出現,使采用數字化控制的功率開關變換電源作為功率信號源成為可能,這有利于提高系統的集成化水平和控制功能。本文介紹的功率信號源采用工作頻率為150MHz的DSP TMS320F2812控制。并且采用DC/DC和DC/AC兩級聯合調節實現。
1 系統的整體結構
本文介紹的功率信號源可提供輸出電壓從2~100V可變,頻牢從20~l000Hz可變,并且可
- 關鍵字:
DSP 功率信號源
- 高頻信號源設計是三維感應測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維感應測井的原理是利用激勵信號源通過三個正交的發射線圈向外發射高頻信號,再通過多組三個正交的接收線圈,得到多組磁場分量,從而準確測量地層各向異性電阻率。在測井過程中,要求信號源的頻率為高頻,并且要求信號的頻率有很高的穩定性。
產生信號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函數發生器外接分立元件來實現,通過調節外接電容或電阻來設置輸出信號頻率。但輸出信號受外部分立器件參數影響很大,且輸出信號頻率不能太高,同時無法實現頻率步進調節。另外,采用FPGA可實現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 關鍵字:
DSP DDS
- 1 引 言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的不斷進步,現代制造業對精密化、精確化、高速化、自動化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運動控制器大部分采用8051系列的8位單片機,這種單片機雖然節省了開發周期,但缺乏靈活性,且運算能力有限,難以勝任高要求運作設備[ 1 ] .DSP的數據運算和處理功能十分強大,即使在很復雜的控制系統中,其采樣周期也可以取得很小,控制效果可以接近于連續系統. 把DSP與單片機各自優勢相結合將是高性能數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本文針對數控系統的要求,開發了以TI公司的高性能浮點DSP和ATME
- 關鍵字:
AT89C51 DSP
- 1 FPGA浮點運算推陳出新
以往FPGA在進行浮點運算時,為符合IEEE 754標準,每次運算都需要去歸一化和歸一化步驟,導致了極大的性能瓶頸。因為這些歸一化和去歸一化步驟一般通過FPGA中的大規模桶形移位寄存器實現,需要大量的邏輯和布線資源。通常一個單精度浮點加法器需要500個查找表(LUT),單精度浮點要占用30%的LUT,指數和自然對數等更復雜的數學函數需要大約1000個LUT。因此隨著DSP算法越來越復雜,FPGA性能會明顯劣化,對占用80%~90%邏輯資源的FPGA會造成嚴重的布線擁
- 關鍵字:
Altera FPGA LUT DSP 數據通路
- 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OMAP3730的低成本高清屏媒系統,能夠充分發揮可編程C64+DSP的強大計算功能, 利用硬件實現常用視頻格式的高清硬解碼播放,利用軟件兼顧不常有視頻格式的解碼播放,同時針對屏媒系統的特點利用DSP實現轉屏,達到在橫屏和豎屏上的自適應播放的效果。
- 關鍵字:
OMAP3730 ARM DSP GstDiscover 硬解碼 201505
- 仿人假手作為肢殘患者重獲人手功能的主要對象,具有重大的社會需求。理想的假手應具有人手的仿生特征,主要體現在假手構造、控制方式與環境感知3個方面,但由于其有限的體積和復雜的傳感器系統,對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有的控制系統有外置式和內置式兩種。外置式控制系統多用于研究型假手,如Cyber Hand,Tokyo Hand,Vanderbilt Hand等,這種控制系統主要用于算法、方案的驗證,在殘疾人應用上推廣意義較小。內置式控制系統在研究型假手和商業型假手上均有應用,其中研究型假手控制系統,
- 關鍵字:
FPGA DSP
- 本文介紹的基于DSP的大功率高頻開關電源,充分發揮了DSP強大功能,可以對開關電源進行多方面控制,并且能夠簡化器件,降低成本,減少功耗,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1、電源的總體方案
本文所設計的開關電源的基本組成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功率主電路、DSP控制回路以及其它輔助電路組成。
開關電源的主要優點在“高頻”上。通常濾波電感、電容和變壓器在電源裝置的體積和重量中占很大比例。從“電路”和“電機學”的有關知識可知,提
- 關鍵字:
DSP 開關電源
- 1.引言
為提高在高危工作場所現場作業的可控性,本文采用仿生學原理和高集成度設計實現了與人眼同視角的3G視頻安全帽。本設計由視頻安全帽和腰跨式數據處理終端兩部分組成,采用高可靠性航空插頭連接。其中圖像處理采用三星公司的S3C6410ARM11處理器和TMS320DM642 DSP處理器組成。本設計結合DSP處理器在視頻壓縮方面的優勢和運行于ARM之上的Linux操作系統在數據管理與任務調度機制方面的出色表現,由DSP完成圖像處理功能,并通過高速接口把視頻數據傳輸給嵌入式微處理系統,完成視頻數據的
- 關鍵字:
ARM11 DSP
dsp-ts201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dsp-ts201!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dsp-ts201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dsp-ts201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