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通用輸入輸出(GPIO)端口擴展器IC能夠在小尺寸、低成本設計中提供適量的I/O端口,能夠提供8個或16個端口的芯片幾乎是與其相關的I2C和SPI串行總線同時問世。早期器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帶限流驅動的漏極開路輸出或推挽輸出,具有非閉鎖瞬變檢測的邏輯輸入。可提供TSSOP最小封裝。 本應用筆記討論了最新推出的端口擴展器,這些器件功能與空間受限、成本敏感的折疊手機設計密切相關。
折疊式手機的內部連接 折疊手機的外殼類似于蛤殼,由折疊在一起的兩個外殼組成(圖1)。主體部分通常是較厚的一半,包括基帶
- 關鍵字:
端口擴展器 發光二極管 LED 手機
- 劉睿1,王曉東2
(1 西安郵電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49)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專用元器件的飛速發展,256級灰度的全彩色LED大顯示屏在國內發展迅速,但是目前其顯示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LED的發光效率受制造工藝的影響表現出固有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還隨時間發生變化,這樣由大量LED組成的大屏幕顯示時會出現一些隨機的暗斑或亮斑,嚴重影響顯示要求,需要采用在線的點校正消除這種影響,另一方面,現有的全彩色
- 關鍵字:
LED大屏幕驅動 發光二極管 LED
- 環境溫度對工業、農業、商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而溫度的測量也就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傳統的測溫儀測量費時,準確度也較低,本文采用SWC溫度傳感器設計了一種數字測溫儀,利用他可以快速、準確地測得溫度。
1 設計思想
該測溫儀由數字式溫度傳感器、單穩態定時電路、計數電路、譯碼與LED數碼管顯示電路等組成。測溫范圍為0~50℃,精度為0.1℃,數字顯示。根據SWC數字式溫度傳感器的測溫原理,將溫度轉換為數字量,以其輸出的串行脈沖個數表示其所測溫度數。標定每個脈沖表示0
- 關鍵字:
SWC 溫度傳感器 LED 測量工具
-
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以及產品市場化經歷,利用微顯示器件開發的投影機產品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投影產品可以說已經深入了我們教育、商務乃至家庭娛樂等諸多大屏顯示領域,目前已有各種規格型號的前投影機和背投影機面市,LCD、LCOS、DLP是當前三種主要微顯示投影原件技術,在普通民用領域,其尺寸約為0.55英寸到1.3英寸之間不等。
&nbs
- 關鍵字:
LED 背光 投影 顯示 發光二極管 LED
- 我們認為LED照明、視頻廣播、汽車電子、無線基礎設施、便攜式設備等5個方面的解決方案將對2008年的半導體產業產生影響。
LED因其耗電較少而使得越來越多的照明應用轉變為LED。LM3430+LM3432是用于LCD顯示板的4通道-6通道LED背光驅動器解決方案。通過合并各通道電流調節器,為每個LED通道提供精確的驅動電流,通道偏差保持在
- 關鍵字:
LED 視頻廣播 背光 消費電子
- 超便攜式應用產品的DC/DC轉換趨勢讓開關型調節器的使用日益普遍,隨著對更高效率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這種技術被用來取代線性調節器。飛兆半導體的業務重點之一是開發小外形尺寸、更高效的步降和步升開關型DC/DC轉換器。為了讓總體解決方案的外形尺寸盡可能地小,我們把用于手機、媒體播放器和手持式游戲機等超便攜式應用設備的步降DC/DC轉換器的開關頻率提高到了4MHz以上。
此外,由于對更高功率的需求大于電池容量的增加速度,DC/DC轉換器的增長正在超過線性調節器。這就需要提高電池能量的轉換效率,以滿足
- 關鍵字:
飛兆半導體 功率器件 DC/DC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 在手機等小尺寸背光應用的強勁驅動下,LED市場曾于2001年至2004年一直保持著46%的驚人增長率。特別是在2004年左右,隨著手機彩屏化和手機供貨量的激增,LED背光在手機上的應用實現了飛躍式發展。LED作為手機等小尺寸LCD背光源已經十分普及,LED已經成功地占領了小尺寸液晶背光源市場。但以手機為主的小尺寸液晶背光源市場受到手機產量增長平穩以及單機用量下降的影響,市場增長出現乏力現狀。下一個小尺寸LED背光的市場驅動力會來自哪些應用領域,專家普遍認為,除手機外,MP3、MP4、PDA、GPS、車
- 關鍵字:
LED 背光 O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1 引言
發光二極管(LED)在工業控制器儀表、醫療裝置和家用電器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傳統的LED顯示驅動器采用74HC573和74LS47等邏輯器件,使用的器件較多,占用較多的微處理器I/O口和較大的電路板面積,特別是在LED數量大的情況下,這些缺點尤為突出。為了克服這些缺點,串行接口的LED顯示驅動器應運而生,Maxim公司推出的MAX6950/MAX6951屬于這類驅動器,其輸入引腳少,驅動能力強,而且集成了譯碼器和亮度控制器。
2 MAX6950/MAX6951
MAX69
- 關鍵字:
發光二極管 LED 74HC573 發光二極管 LED
- 對于制作RGB三基色合成的白光LED,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三種LED芯片發出的光的主波長一般是:紅光為615~620mm,綠光為 530~540mm,藍光為460~470nm。要達到最佳光效,可在這三種光的主波長范圍內經過實驗選擇最佳的主波長配比。如果為了提高顯色指數,可采用藍光(460nm)、綠光(525nm)、黃光(580nm)、紅光(635nm)組合,這種光的主波長配比可得到最佳的顯色指數(達95以上),光效可達35~40lm/W,最低色溫可做到2700K。為了兼顧出光效
- 關鍵字:
RGB三基色 發光二極管 LED
- 一、什么是LED? 在某些半導體材料的PN結中,注入的少數載流子與多數載流子復合時會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把電能直接轉換為光能。PN結加反向電壓,少數載流子難以注入,故不發光。這種利用注入式電致發光原理制作的二極管叫發光二極管,通稱LED。 LED的發光顏色和發光效率與制作LED的材料和工藝有關,目前廣泛使用的有紅、綠、藍三種。由于LED工作電壓低(僅1.5-3V),能主動發光且有一定亮度,亮度又能用電壓(或電流)調節,本身又耐沖擊、抗振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為了獲得充分的白光LED光束,曾經開發大尺寸LED芯片,試圖以此方式達成預期目標。實際上在白光LED上施加的電功率持續超過1W以上時光束反而會下降,發光效率則相對降低20%~30%,提高白光LED的輸入功率和發光效率必須克服的問題有:抑制溫升;確保使用壽命;改善發光效率;發光特性均等化。
增加功率會使用白光LED封裝的熱阻抗下降至10K/W以下,因此國外曾經開發耐高溫白光LED,試圖以此改善溫升問題。因大功率白光LED的發熱量比小功率白光LED高數十倍以上,即使白光LED的封裝允許高熱量,但白光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不同顏色的φ5mm LED 隨著時間變化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衰減。在20mA 的電流下,φ5mm 封裝LED的衰減情況如圖1所示。紅光LED的光輸出衰減速率較白光LED慢,而綠光和藍光LED則以中等到的速率衰減。白光LED封裝在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燈具中,環境溫度將影響白光LED的光輸出衰減速率。
圖1 φ5mm封裝LED的衰減情況
不同白色光源的光輸出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2所示。高功率的白光LED有非常低的光輸出劣化。根據圖2中的初步數據,光線的吸收和散熱已使高功率白光LED有所進展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在以LED作為背光光源的小尺寸LCD產品中,側面發光再加上光導板的發光模式已成為主要的背光光源系統,不過其光的利用率僅為50%,但因背光光源在面板側面,所以背光模塊的厚度可控制得與CCFL不相上下,整體系統的重量也相對高出許多。而在大尺寸的LCD背光光源中,為了增加光的利用率,采用直下型的背光模式,將使光的利用率提升至70%,但相對厚度也由29nm增加到50nm。
在直下型背光光源中,LED的排列方式對其混色效果與散熱性的影響必須折中考慮,如圖1所示。LED的配置越緊密,RGB混色的效果也越佳,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1、 用顏色指示電壓的“彩虹”LED信號指示器
圖1所示電路由IC1和IC2組成LED監測模擬電壓電平電路,IC1為Microchip公司的PIC12F675微控制器,IC2為Kingbright公司的AAF5060PBESEEVG“彩虹”指示器。IC2在一個封裝內裝有3塊超亮度LED芯片(紅、綠、藍)。調節LED驅動器的占空比,就可以顯示出可見光譜中所有可見顏色,其中包括白光。將PicBasic Pro編譯器的PIC程序加到IC1的引用③上,將0~5V輸入電壓轉換成一個與包含一定數量紅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 在裝飾照明應用中,可用超高亮度紅、綠、藍光LED作為光源,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按占空比方式對若干只LED的發光亮度實現獨立的數字化控制,使其產生全彩動態變化效果。
1、 LED的排列結構
在這里引入了發光單元的概念,即將超高亮度紅、綠、藍光LED根據配色要求按一定比例構成發光單元,每個發光單元至少排列有一只紅光LED、一只綠光 LED和一只藍光LED,再將若干個同種結構的發光單元按一定形狀或圖案排列起來,形成線狀或面狀光源。在同一個發光單元中,LED應緊密排列,這樣可使得各LED的
- 關鍵字:
LED 發光二極管 LED
dc-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dc-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dc-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dc-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