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傳來喜訊:寬帶用戶達到300萬戶、IPTV用戶突破22萬。這使上海成為“中國寬帶第一城”,并繼續保持著中國內地正式商用IPTV用戶規模最大和發展速度最快城市的驕人紀錄。
1999年10月1日,上海電信推出商用寬帶業務,誕生了第一個寬帶用戶;2002年,寬帶用戶數達20萬;2004年4月,第100萬個寬帶用戶落戶新華路;2007年12月,寬帶用戶數達到300萬。300萬,意味著上海每兩戶家庭就1戶使用中國電信的寬帶網絡,寬帶在上海市的滲透率已超過50%。
近年來,上海電信通過
- 關鍵字:
上海 IPTV 寬帶 數字電視
- 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發表的研究報告稱,2007年中國IPTV市場的用戶增長率和設備出貨量都沒有達到原來的預期。
到2007年年底,中國大陸的IPTV用戶預計將達到只有84.6萬,低于中國運營商原來預計的130萬。iSuppli稱,2007年中國IPTV部署的速度和規模令人失望。
目前中國獲得IPTV經營牌照的四家運營商是上海文廣傳媒、中央電視臺、南方廣播傳媒集團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文廣傳媒是中國IPTV的先驅,是惟一的一家積極推廣IPTV的運營商。
這篇報告稱,雖然200
- 關鍵字:
IPTV 牌照 數字電視
- 從臺灣媒體處獲悉:高科技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日前發布了一個有關中國內地IPTV市場的一個報告。報告指出,今年中國內地網絡電視(IPTV)的發展規模和步伐令人失望。
這家機構指出,中國的網絡電視運營商希望今年能夠獲得130萬名客戶,但是到年底前,實際數量只有84.6萬人,并未實現當初設想的目標。
目前中國有四家傳媒公司獲得了廣電總局頒發的網絡電視牌照,他們是上海傳媒集團、中央電視臺、南方傳媒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不過迄今為止,除了上海傳媒集團之外,其他三個公司都保持了觀望的態度。
- 關鍵字:
IPTV 網絡電視 寬帶 家庭網絡
- 歲末總結收官階段,幾乎同時起步的中國有線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卻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記者近日從廣電總局旗下的中廣網媒信息中心獲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2364.7萬戶,同比增長81.30%(此前連續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長),而同期IPTV用戶則只有114萬戶(增速從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隨著2008年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為電信運營商過渡期增值服務的IPTV面臨著被忽視的危險。
“經歷了前幾年的高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IPTV 3G 數字電視
- UT斯達康已經同中國臺灣有線電視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午陽集團達成協議,將為后者在臺灣部署IPTV服務。
這份合同包括可以支持50萬名用戶的系統容量,以及首批2萬個機頂盒。午陽集團計劃未來兩年內再完成其它48萬個機頂盒的部署。UT斯達康表示,該公司還在同其它對IPTV系統感興趣的臺灣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談判。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以來,臺灣有線電視行業一直高速發展。
UT斯達康正在與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合作,在中國內地大規模部署IPTV服務。與此同時,UT斯達康還通過與Bharti Airtel
- 關鍵字:
UT斯達康 臺灣 IPTV 消費電子
- 本文設計并實現的終端系統工作在mClinux操作系統下,通過應用UPnP中的SSDP服務發現協議,實現在局域網中IPTV終端的自動發現, 并使用IP組播技術將TV視頻信號及本地的AV視頻信號。
- 關鍵字:
終端 實現 IPTV 技術 UPnP 發現 基于
- 由中國網通和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聯合倡議,國內的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系統和終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軟件企業和儀表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互動媒體產業聯盟,于12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出席成立大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婁勤儉指出,十七大報告中,把信息產業放在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首位,體現了國家對信息產業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對信息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產業——— 互動媒體產業指明了方向。
- 關鍵字:
網通 信息產業部 IPTV 音視頻技術
-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14日說,截至2007年11月,我國交互媒體服務IPTV的用戶已達114.2萬戶,比去年增長了110%。可見,交互媒體產業極具創新空間和發展潛力。
作為IPTV全業務解決方案設備提供商的領頭羊,中興通訊剛剛獨家獲得大連AVS IPTV商用局項目的建設任務;近日,中興通訊又中標白俄羅斯第一大固網運營商白俄電信IPTV項目,成功突破歐洲主流運營商。
隨著三網融合的加快,IPTV或將成為中興通訊發展的新引擎。
當前,三網融合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客觀要求。電信業轉型的一個
- 關鍵字:
IPTV 中興 多媒體 數字電視
- 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信產部電信研究院、華為、中興、海信等十八家企業和單位,14日宣布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力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國家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AVS。
十八單位力挺AVS-IPTV產業鏈初步形成
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信產部電信研究院、華為、中興、海信等十八家企業和單位,14日宣布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力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國家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AVS。產業聯盟涵蓋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系統和終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軟件和儀表企業。
AVS工作
- 關鍵字:
AVS IPTV MPEG-4 音視頻技術
-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14日說,截至2007年11月,我國交互媒體服務IPTV的用戶已達114.2萬戶,比去年增長了110%。這說明,互動媒體服務有巨大市場需求。
交互媒體產業極具創新空間和發展潛力,相關企業的技術、資金、人力等源開始向此傾斜。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亮點通信軟件有限責任公司等18家企業于14日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產業聯盟涵蓋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系統和終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寬帶 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
- 易觀國際研究表明,2007年第3季度中國IPTV用戶數達到84萬,根據各廠商中標業務區實際發展的用戶數排名,UT斯達康、威科姆、中興通訊位居前三。 本季度,UT斯達康承建了上海、黑龍江、浙江、廣東等地IPTV系統,因此其市場份額持續上升。而廣東、陜西、江蘇等地用戶數的發展,使中興通訊繼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同時,華為逐漸加重對國內IPTV的投入,本季度在國內IPTV發展環比增長117.2%。
在用戶區域發展方面,黑龍江、上海和河南三省市IPTV用戶數均超過10萬,同時中興通訊中標的湖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IPTV 無線 通信
- 思科宣布有關協助亞太區服務供貨商推出端對端網絡規約電視(IPTV)解決方案的策略。有關解決方案提供優質視像效果及配合可靠卓越的服務,并將于思科設于IPTV亞洲世界論壇2007的展覽攤位上進行示范。思科乃IPTV亞洲世界論壇2007的鉆石組贊助商(Diamond Sponsor),該論壇于12月5日至7日期間舉行。
「思科相信是目前唯一能夠同時以產品、解決方案、應用程序與專業知識,協助供貨商讓消費者感受「互聯生活」(Connected Life)的技術供貨商。我們已于亞太區引入有關技術與能力,并與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思科 IPTV Telecom 音視頻技術
- 據市場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正在推動全球數字電視市場的增長。到2012年,中國數字電視家庭用戶將占全球數字電視家庭用戶的四分之一。
這篇報告稱,2007年年底至2012年年底,全球將增加2.64億數字電視家庭用戶,比目前的數量增加一倍。中國在此期間將增加6000多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
這篇報告還指出,美國將增加39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日本將增加20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印度將增加23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這四個國家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數字電視 衛星 IPTV 數字電視
- 伴隨著移動話音業務替代作用的增強以及VoIP技術的快速興起,固網運營商所處的競爭環境、技術領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競爭壓力迫使固網運營商不得不進行戰略轉型。縱觀當前全球電信業的轉型動向,兩大方向主導了國內外主要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戰略--做綜合信息服務商和以用戶為導向。我國固網運營商的轉型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此為導向。與傳統電信服務提供商不同,綜合信息服務商除了能向用戶提供傳統語音、傳真等業務之外,還要能提供視頻、數據等信息增值業務供用戶選擇。固網運營商的轉型勢必要與廣電、SP/CP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系,轉型的背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移動話音 VoIP 數字電視
- 1、概述 在業內就“三網融合”沸沸揚揚地討論了多年之后,最近黨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而IPTV結合了電信、電視、互聯網各自的優勢,既是電信業的新業務應用,也是數字電視的解決方案之一,從而將成為實現三網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電信和電視兩大產業,電信業一直在積極推動IPTV發展,但從電視媒介的角度來看I
-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消費類電子 消費電子
av-iptv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v-iptv!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v-iptv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v-iptv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