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處于偏遠地區或惡劣環境中的無人值守設備的運行狀態的監控問題,本文應用嵌入式技術以及工業以太網技術設計了一種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的遠程監控終端。圍繞核心處理器STM32F107VC構建了終端的硬件系統,介紹了網絡接口設計、輸入/輸出接口設計和本地存儲電路設計。監控終端軟件基于ARM公司的RL-ARM中間件,實現了多任務并行的網絡實時通信、基于WebServer的遠程配置服務和臨時存儲現場數據的文件系統。應用結果表明,系統可靠性高、實時性強,有效降低了遠程監控系統成本。
引言
數據采集
- 關鍵字:
STM32 數據采集 ARM
- 摘要:設計了一個以32位ARM微處理器STM32F103C8T6為控制核心,外加振動傳感器和熱釋紅外傳感器的實時安防系統。該系統處于工作狀態時,能實時監控到是否有人進入監控區域,且實現自動發送彩信報警。系統采用微型圖像傳感器OV7670獲取圖像信息,并對圖像進行初步處理,再利用GPRS模塊SIM900發送彩信到指定手機,同時將獲取的圖像數據保存到SD卡內。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工作穩定,實現了設計目標。
引言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家中的各類貴重物品
- 關鍵字:
ARM GPRS 安防系統
- 摘要:為了解決LonWorks設備現場智能控制及遠程監控的需要,提出了通過嵌入式網關實現LON網和以太網協議的轉換方案。本網關采用電力線收發器PL3150和帶有以太網控制器的微處理器LPC1778分別實現LonWorks網絡和以太網的接口功能。同時還利用LPC1778內置以太網控制器搭建Web服務器,實現了一個遠程監控平臺,達到了遠程智能交互與監控的目的。本文給出了該智能網關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的方案和實現方法。
LonWorks技術是美國Echelon公司于90年代初推出的一種現代總線技術,它具
- 關鍵字:
ARM μC/OS—II LonWorks
- 摘要:本文針對多媒體彩屏電梯顯示的需求,在ARM內核樹莓派平臺和單片機接口板雙處理器架構的硬件支持下,利用485/CAN總線傳輸技術、Linux應用編程、Qt5用戶界面編程,提出并實現了一種雙處理器架構的電梯彩屏顯示系統。此彩屏顯示系統與傳統顯示系統相比,界面更美觀,功能更豐富,且具有低成本、高穩定性等特點。實際測試結果表明,此電梯彩屏顯示系統設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數量的與日俱增,電梯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現階段我們廣泛使用的電梯都是基于LED點陣列的顯示系統,顯示
- 關鍵字:
ARM 樹莓派 Qt5
- 摘要:文章以嵌入式和數據采集技術為基礎,研究設計并實現了基于ARM+FPGA體系架構面向高速實時數據采集應用的一種實用新型智能控制器。本文闡述了主處理器ARM最小系統、協處理器FPGA最小系統和ARM與FPGA通信接口等硬件系統技術的實現,以及Linux FPGA字符設備驅動程序開發、協處理器FPGA控制程序和主處理器ARM應用程序設計。智能控制器運用FPGA并行運算處理結構的優勢,控制ADC進行高速數據采集。FPGA還可配置成軟核處理器-Nios II嵌入式處理器,與ARM構成雙核處理器系統。智能控
- 關鍵字:
ARM FPGA 數據采集
- 日前,在AMD APU14北京技術創新大會上,ARM公司服務器系統與生態系統總監Lakshmi Mandyam女士出席并共同宣布AMD公司獲得64位ARMv8架構授權,此舉標志著AMD與ARM在服務器處理器技術和市場拓展方面的合作更進了一步。
“截至目前,ARM公司已經對外進行了16次用于服務器相關應用的授權。” Lakshmi Mandyam女士自豪地說, “服務器應用軟件的數量巨大,完成向ARM架構的移植需要些時間,但是這一過程明顯在加快。&rdquo
- 關鍵字:
ARM AMD CPU SoC 201407
- 編者按:日前,AMD公司第一次把“年度技術創新大會”放在了北京舉辦,來自AMD公司各事業部的高層負責人集體展示了新的發展藍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開放式的市場機會,通過最新引入64位ARM架構授權,AMD公司已經“成為能夠同時提供64位ARM和x86高性能CPU核心,并搭載全球領先的圖形顯卡產品的唯一一家公司”,這正是AMD超越的機遇。
- 關鍵字:
AMD ARM 物聯網 嵌入式 201407
- 摘要 針對目前各地用電及收費管理不便的問題,文中研究了基于ARM和以太網的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該技術主要用于對電參數的采集和存貯。主控制器采用32位的ARM微處理器STM32F103V,接口硬件設計配合上位機顯示電參數。上位機采用LabVIEW的DataSocket枝術編寫實現顯示功能。通過上下位機的結合,完成電能的計量,進而方便收費管理。
關鍵詞 ARM;以太網;電參數;SPI;LabVIEW;DataSocket
隨著人們用電管理方式逐步、向著更加智能、高效和網絡化的改善。文中結合網絡
- 關鍵字:
ARM 以太網 SPI LabVIEW
- 日前,德州儀器(TI)宣布推出全新的Sitara™ AM437x處理器系列。該產品系列集成了針對自動化和工業驅動器的工業協議支持,并具有雙攝像頭等新特性,適用于具有條形碼掃描功能的數據終端設備。AM437x處理器能通過高效的四核可編程實時單元(PRU)進行實時處理,令客戶的設計更加與眾不同。PRU不僅能從ARM®卸載實時處理以管理控制電機等確定性任務,同時也支持多種工業現場總線協議等復雜功能。集成了外設的高性能ARM Cortex®-A9與PRU完美結合,可幫助客戶開發適用
- 關鍵字:
德州儀器 Sitara ARM
- 0 引 言
傳統的視頻監控系統一般采用PC服務器的C/S(Client/Server)結構,視頻服務器由計算主機和許多存放視頻的磁盤陳列組成,專門用于視頻的存儲和傳輸。流式傳輸采用的是邊接收邊播放的原則,這需要將多媒體的編、解碼和傳輸技術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目前多媒體的編解碼技術如MPEG- 4,H.264等,可以以較小的帶寬開銷來實現較高質量的視頻傳輸,然而目前的傳輸技術卻無法滿足移動視頻監控的需求,因為設備的移動速度和所在位置都會嚴重影響到傳輸。傳統流媒體系統體積大、成本高、可靠性低且移植性差
- 關鍵字:
ARM 嵌入式Linux USB
- 0 引言
隨著嵌入式技術的迅猛發展和Linux在信息行業中的廣泛應用,視頻采集與傳輸系統作為遠程視頻監控、可視電話會議和工業自動控制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近年來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本文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平臺上,采用USB攝像頭捕捉視頻信號,利用V4L內核應用編程接口函數,實現了視頻連續幀圖像的采集,并保存成文件的形式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傳輸給接收端。這里著重討論視頻采集發送端的實現。
1 系統組成
1.1 統的硬件構成
本系統包括發送端和接收端2部分,兩部分均采用Samsu
- 關鍵字:
ARM Linux 圖像采集
- 有時候,DIY比采購更好,甚至是在微處理器產品上。俄羅斯本周證實,政府將資助一個項目,即俄羅斯自行研發代號為貝加爾湖的處理器。這個項目最后交易價值數千萬美元。俄羅斯超級計算機廠商T-Platforms將成為該項目的牽頭廠商。
和地球上其他國家類似,俄羅斯希望對內部機密進行保密。因此,它認為它不能信任美國制造的處理器,例如那些由英特爾和AMD制造的處理器。鑒于外界傳聞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已經與這兩個公司在過去進行合作,有可能在計算機硬件中內建幾乎無法察覺后門程序,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俄羅斯希望
-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韓國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制造國之一,三星電子和LG成為領軍廠商。不過,韓國企業卻面臨這樣一個煩惱:由于沒有國產的應用處理 器架構,每年需要向英國ARM公司支付不菲的專利費。韓國政府已經決定,研發國產的應用處理器架構,和ARM正面較量爭奪客戶。
在移動設備時代,英國ARM公司取代英特爾成為芯片行業明星,該公司研發的ARM架構應用處理器,以低功耗、高性能獲得全行業歡迎,已經成為移動設備芯片的代名詞。
ARM公司自家不生產芯片,而是把芯片架構等技術授權給了廠商,從
- 關鍵字:
ARM 應用處理器
- 摘要:基于XSCALE PXA270處理器平臺和開源Linux系統搭建ARM—Linux物聯網服務器。使用51單片機連接溫濕度傳感模塊、LED燈等外圍設備,使用基十XSCALE PXA270處理器的Up—Tech嵌入式實驗箱為核心服務器運行平臺。首先介紹了嵌入式設備的ARM—Linux系統搭建、守護程序和CGI程序之間的通信設計,然后詳細介紹了Web服務器的搭建和網絡程序設計所使用的iQuery類庫和AJAX技術的設計實現。
關鍵詞:ARM;Linux;物聯網;Web
- 關鍵字:
ARM Linux 物聯網 Web服務器 CGI
- 2014年6月30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ARM與中國領先的無晶圓半導體公司炬力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炬力”)近日共同宣布,炬力已取得64位的ARM® Cortex®-A50處理器系列授權,其首款基于該技術架構的系統級芯片(SoC)預計于2014年年底面市,這將促使炬力成為國內推出針對平板電腦64位ARM架構芯片的領先IC設計廠商之一。
炬力致力于為便攜式消費電子應用提供全面的便攜式多媒體及移動互聯網S
- 關鍵字:
炬力 ARM Cortex-A50 平板電腦
arm―dsp擴展指令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dsp擴展指令!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dsp擴展指令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dsp擴展指令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