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芯片公司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芯片公司英特爾、ARM和英偉達共同發布了一項所謂人工智能通用交換格式的規范草案,目的是使機器處理人工智能的過程速度更快、更高效。英特爾、ARM和英偉達在草案中推薦人工智能系統使用8位的FP8浮點處理格式。他們表示,FP8浮點處理格式有可能優化硬件內存使用率,從而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這種格式同時適用于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有助于開發速度更快、更高效的人工智能系統。在開發人工智能系統時,數據科學家面臨的關鍵問題不僅是收集大量數據來訓練系統。此外還需
- 關鍵字:
英特爾 ARM 英偉達 AI
- 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發布了名為Neoverse V2的下一代數據中心芯片技術,以滿足5G和聯網設備數據呈爆炸性增長的趨勢。Arm以開發基礎知識產權為主,然后授權給高通或蘋果等公司制造他們自己的處理器芯片。Arm的技術為大多數手機提供支持,但該公司始終在努力進軍英特爾和AMD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數據中心處理器領域。Arm表示,Ampere、亞馬遜、富士通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已經在為其數據中心開發基于Arm技術的處理器芯片。該公司還表示,Neoverse V2提高了能效,但拒絕提供具
- 關鍵字:
Arm 云 數據中心 新芯片技術 英偉達
-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龍芯中科公司今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關于龍芯 3A6000 研發進度的提問時表示,龍芯 3A6000 目前研發進展順利,已完成前端設計及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其單核性能達到市場主流產品水平。龍芯 3A6000 PC 處理器采用了龍芯 3C5000 服務器處理器相同的 12nm 工藝,其仿真跑分相比現款 3A5000 系列提升 30%,浮點性跑分相比 3A5000 系列提升 60%。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龍芯 3A6000 PC 處理器的 IPC 將達到 AMD Zen
- 關鍵字:
龍芯 CPU
- IT之家 8 月 9 日消息,微軟在官網公布了一個Windows 11 和 Windows Server 2022 中的嚴重錯誤,表示其最新桌面操作系統的用戶可能會遇到數據損壞問題。微軟稱,受影響的系統搭載了支持最新Vector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VAES) 指令集的處理器,具體來說,包括英特爾 10 代酷睿(Ice Lake)和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Lake-SP),以及 AMDZen 4 架構處理器。IT之家了解到,微軟已經發布了補丁,Windows
- 關鍵字:
微軟 CPU Win11
- 根據 Arm 2022 財年第一季度報告指出:· 創歷年第一季度營收新高,達 7.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6%· 創歷年季度權利金營收新高,達 4.5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o 季度權利金營收首次超過 4 億美元o Arm 向移動市場之外的多元化領域 (如汽車和基礎設施) 擴展戰略正持續奏效,在所有新的目標市場均
- 關鍵字:
Arm 營收
- 月初國產的8核心CPU已經交付給各大臺式機和筆記本廠商,這顆CPU有著國產16nm工藝所制造,而且基礎頻率達到了3Ghz,已經有筆記本、主機搭載國產CPU,而且還搭配了本周剛剛發布的開放麒麟桌面級操作系統,除了性能的飛躍以外,系統的安全性也是值得推薦的。這也是目前已知的國產CPU中性能的第一梯隊,搭載的筆記本、臺式機等產品也都搭載國產的麒麟操作系統。
- 關鍵字:
國產 CPU
- 逼人的形勢下,這兩年國產CPU、GPU接連取得各種突破。近日,獲悉了兆芯開先KX-6000G處理器的GPU性能,比上代提升多達3倍。兆芯投資的格蘭菲(Glenfly)日前就公布了其獨立顯卡Arise-GT10C0,28nm工藝,核心頻率500MHz,搭配64/128-bit 2/4GB DDR4內存,支持DX11、OpenGL 4.5、OpenCL 1.2,兼容x86、Arm、MIPS等主流硬件平臺,兼容銀河麒麟KOS、統信軟件UOS、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統。它的FP32單精度浮點性能為1.5TFl
- 關鍵字:
國產 GPU CPU
- 展位號:1A018公司介紹:瀾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國際領先的數據處理及互連芯片設計公司,致力于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決方案,目前公司擁有互連類芯片和津逮?服務器平臺兩大產品線。作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瀾起科技于2019年7月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688008。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并在昆山、北京、西安、澳門及美國、韓國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2022年8月12 -14日,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瀾起科技將攜第三代津逮? CPU及其服務器平臺、
- 關鍵字:
瀾起科技 CPU 內存擴展控制器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英國政府目前局勢紛亂,軟銀暫停讓旗下芯片設計公司ARM在倫敦上市的計劃,可能會考慮只在美國上市。今年2月7日,軟銀集團正式宣布,它與英偉達同意終止雙方此前達成的ARM出售協議,并為ARM啟動首次公開募股(IPO)做準備。
- 關鍵字:
軟銀 ARM 倫敦 美國 上市
- 近日,數碼博主@結城安穗-YuuKi_AnS近日分享了EPYC Genoa 96 Core CPU 的跑分信息。該芯片是 AMD 今年晚些時候要推出的 Zen 4 服務器 CPU 之一,AMD EPYC Genoa CPU基于Zen 4架構,擁有96 個核心和 192 個線程,型號猜測為EPYC 9654P。該芯片的 L3 緩存為 384MB,基礎時鐘頻率2.15GHz,全核加速頻率為 3.05GHz,單核頻率最高可以達到 3.5-3.7 GHz。在全速運轉情況下,功耗360W。本次測試采用2塊 AMD
- 關鍵字:
AMD 服務器 CPU
- 最近年中了,arm又開始慣例性的年度性能提升了,跟年度最頂級內核Cortex-X3一同到來的,還有首次發布的頂級GPU內核Immortalis-G715,很明顯在arm的內部性能定位上,同樣屬于TCS2022平臺的Mali-715就只能屈居中游了。根據arm自己的表述,TCS22平臺包含Cotrex-X3、A715及A510 v2處理器,還有Immortalis-G715、Mali-G715 和 Mali-G615等GPU,號稱游戲性能提升28%,功耗降低了16%,內存帶寬要求也減少了23%。新問世的頂級
- 關鍵字:
Arm GPU TCS22 Immortalis-G715
-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游戲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的重要陣地之一,隨著移動終端設備性能的不斷升級,游戲產業與5G、AR、VR等技術的融合加快,移動游戲發展迎來機遇期。近日,Arm推出2022全面計算解決方案 (TCS22),可提供不同級別的性能、效率和可擴展性,以完善各類終端市場的用戶體驗。2022年,Arm全面計算解決方案被賦予了新價值。其一,GPU產品的革新成為此戰略的最大看點,Immortalis GPU將顯著優化安卓游戲體驗,提供更真實、流暢的游戲3D視效體驗。其二,最新的Armv9 CPU將峰值和效
- 關鍵字:
arm GPU 光線追蹤
- 北京時間7月14日早間消息,據報道,Alphabet旗下谷歌云部門當地時間周三宣布,他們將開始采用基于ARM技術的芯片,成為又一個加入這一轉型浪潮的大型科技公司,從而給英特爾和AMD帶來更大的壓力。谷歌表示,該公司的新服務將基于Ampere Computing的Altra芯片,Ampere Computing還向微軟和甲骨文等企業出售芯片。ARM是一家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芯片設計公司,該公司在被英偉達收購失敗后宣布將會IPO。ARM一直以來都為各類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供應芯片設計和其他與芯片相關的知識產權。2
- 關鍵字:
x86 arm 谷歌
- 作為移動芯片領域的王者,Arm每年都會帶來新的CPU、GPU、互連技術方案,近日就奉上了全新的Arm TCS22,也就是2022年全面計算解決方案,包括一系列IP組合。CPU方面是全新旗艦超大核心Cortex-X3、大核心Cortex-A715,以及升級版小核心Cortex-A510(名字沒變)。GPU方面是首次支持硬件光線追蹤的旗艦級Immotalis-G715、高端的Mali-G715、高端的Mali-G615。互連方面則是升級版的DSU-110。接下來,我們就分別看看都有哪些變化。【CPU:超大核性
- 關鍵字:
arm 移動SoC 光線追蹤
- 現在的智能手機體驗還能如何提升?在很多芯片廠商來看,CPU的提升空間已經不大了,手機SoC未來真正的升級重心,要放到GPU上。6月29日,全球頂尖芯片設計公司ARM發布了一款新的頂級GPU:Immortalis GPU,它是繼三星Exynos 2200之后,又一款支持硬件級光線追蹤效果的芯片,它的光追單元占GPU總面積的4%,是ARM推出的頂配GPU。在此之前的Mali-G710,也就是天璣9000的GPU上,實現的是軟件光線追蹤效果,而新的Immortalis-G715,實現的是硬件光追,性能提升了30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光線追蹤 arm
arm c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 c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 c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 c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