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越來越多的從事計算機與電子設備制造的半導體公司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太陽能產業。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半導體行業中的主要企業幾乎都涌入了太陽能產業,為這一產業鋪平道路。他們認為,相比計算機芯片,自己可以為太陽能電池帶來更精湛的技術和制造工藝。
六月底,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發布了其首例太陽能產品,公司市場戰略發展部總監RalfMuenster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之后還有更多。上周,英特爾投資宣布,該公司已向德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開發商和生產商Sulfurcell投資約3800萬美元。不久之后
- 關鍵字:
太陽能 半導體 透明晶體管 AMD
- 自2003年以來,AMD在市場上推出了諸多技術上響當當的產品——例如皓龍服務器處理器、雙內核和四內核處理器,但AMD并沒有獲得與之相稱的財務回報。德克·梅耶取代魯毅智出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后,他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使AMD走上正軌。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AMD的問題出在該公司優異的產品及其不佳的商業模式之間的不合拍。通常情況下,當一家公司的業績長期不佳——連續六個季度虧損時,它的產品就肯定存在問題了。但AMD不屬于這種情況,它的處理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英特爾 服務器
- .moduleSingleImg01 img{border:1px solid #D1E3F4}
糟糕的第二季財報,導致全球第二大處理器公司AMD的高管變動。
上周五,這家公司確認,62歲的CEO魯毅智因無法改變連續7季虧損的事實而“下課”,該職位將交給現任首席運營官Dirk Meyer。
Dirk Meyer一直被視為AMD全球二號人物。AMD中國總部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任命他擔任CEO是兩年前的計劃,魯毅智今后將僅擔任公司董事長。
魯毅
- 關鍵字:
AMD 手持設備 數字電視芯片 魯毅智
- 魯毅智黯然卸任CEO
德克·梅爾出任AMD CEO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MD今天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凈虧損達11.89億美元。該公司同時宣布CEO魯毅智(Hector Ruiz)離職,力圖從收購ATI和重大產品漏洞的泥潭中脫身而出。
魯毅智周四卸任CEO一職,但仍將留任執行董事長。魯毅智現年62歲,是繼AMD創始人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之后,AMD唯一的CEO,也是大型美國公司中極少數西班牙裔CEO
- 關鍵字:
AMD
- 【eNet硅谷動力消息】7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芯片制造商AMD試圖走出陷的很深的財務虧損。在連續混亂的六年中擔任AMD公司CEO之后,AMD公司首席執行官Hector Ruiz將被棄用。虧損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公司對ATi的購并和主要產品銷售困難。
魯茨現年62歲,他是AMD創始人和前任CEO Sander之后的第二名公司領導人。根據董事會決定,魯茨將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但他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會成員。魯茨是美國大公司CEO中為數不多的西班牙裔人,他曾任公司董事長,今后將任公司執行董事長
- 關鍵字:
AMD 微處理器 芯片 ATi
- 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MD周四宣布,已決定退出掌上設備和數字電視芯片市場。
由于最近幾個季度持續虧損,AMD日前決定放棄掌上設備和數字電視圖形芯片業務。為此,AMD將一次性支出8.76億美元,占第二季度虧損額的絕大部分。AMD第二季度預計將虧損12億美元。
這筆費用與2006年AMD以54億美元收購ATI交易的商譽有關。AMD當時認為收購ATI交易的商譽高達32億美元,由于放棄ATI消費芯片業務,現已減記25億美元。
即使不計入這8.76億美元的費用,AMD仍運營
- 關鍵字:
AMD 掌上設備 數字電視 芯片
-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AMD今天發布了2008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由于計入了與2006年收購ATI交易相關的資產減損,AMD凈虧損11.89億美元,未達華爾街分析師預期,這是其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虧損。
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AMD的凈虧損為11.89億美元,每股虧損1.96美元。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2007年第二季度,AMD的凈虧損為6億美元,每股虧損1.09美元。AMD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為1.43億美元,去年同期運營虧損為4.57億美元。AMD第二季度營收為13.5億
- 關鍵字:
AMD
- 【賽迪網訊】7月18日消息,AMD首席執行官魯毅智(Hector Ruiz)將卸任。AMD目前的第二號人物Dirk Meyer將接替他的職務。
魯毅智在AMD介紹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的電話會議上宣布了這個AMD領導人變化的消息。魯毅智仍擔任AMD的董事長。但是,Meyer將立即接替首席執行官的職務。魯毅智說,現在是把公司交給新領導人的好時機。
魯毅智去年宣布Meyer是指定的AMD首席執行官職位的接班人。但是,他說,他計劃在2008年繼續擔任AMD的首席執行官。然而,由于持續的嚴重虧損,AMD
- 關鍵字:
AMD
- 受移動處理器熱銷推動,IT巨頭英特爾第二季財報亮麗,凈利潤達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超過華爾街預期。去年同期,英特爾的凈利潤為12.8億美元。
本季,英特爾總銷售額約為95億美元,同比增長9%,比分析師的預期高1.5億美元。此前,分析師看淡英特爾的原因在于,擔心經濟低迷影響處理器出貨。
英特爾將第二季增長歸于筆記本處理器熱銷。英特爾稱,平均售價有所下滑,但產品快速更新及45納米技術,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始自2006年的裁員為它減輕了負擔。截至目前,英特爾員工數量已從10萬多人減少為8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芯片組 AMD
- 根據來自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的分析報告顯示,如果AMD管理層所發布的消息能夠實現的話,那么AMD公司到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在處理器市場占有率方面有所改善,但是AMD公司到目前為止已經為此投入43億美元,并且考慮到AMD目前的市場表現,iSuppli認為AMD目前仍然是如履薄冰。
根據iSuppli的報告,AMD在2007年的市場份額為10.9%,到2007年Q4增長到14.1%,到2008年Q1則下跌到13%,由此也可以看出AMD在處理器市場的影響范圍究竟有多少。
2007年Q1的AMD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英特爾
- AMD近日正式在國內發布了代號為“PUMA”的下一代筆記本電腦平臺。PUMA平臺由至尊版Turion X2雙核移動處理器、ATI Radeon 3000系列顯卡,以及業內最新的無線網卡三部分組成,將計算和圖形性能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供更好的3D游戲性能和高清圖像畫質。AMD推出PUMA對抗英特爾迅馳,將對筆記本電腦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攜優勢競爭
英特爾全新一代迅馳2 Montevina移動計算平臺,盡管因種種原因需要推遲到7月中旬發布,吊足了業內外人士的胃口,但或
-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筆記本電腦 PUMA 迅馳
- 芯片市場大戰在即———
芯片市場的發展現狀,可大致概括為Intel、AMD、SIS、VIA等芯片組研發廠商之間的繽紛爭斗過程。08年初,英特爾攜45nm制程處理器之強悍性能及SantaRosa移動平臺余威意欲一統江湖,而此刻,一場攸關芯片市場命運新走勢的戰爭正在徐徐拉開大幕。在這場新的爭奪中,高清應用成為主流芯片廠商爭奪的新戰場。面對英特爾即將推出的新一代移動芯片組“Montevina”,也就是國內俗稱的“迅馳2&rdquo
- 關鍵字:
AMD 筆記本架構 芯片 英特爾
-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日前宣布其40nm工藝技術將要延期,之前我們得到的消息是今年第四季度將會推出采用40nm工藝的芯片,而現在看起來這必須要延期到明年2月份或者3月份。
以往采用臺積電新工藝的廠商通常是半導體企業Altera,而這次隨著臺積電40nm工藝的延期,原定于今年出貨的40nm芯片業會受到影響。
一直以來比較喜歡追“新”的ATI這次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本來計劃RV870采用40nm工藝,但現在看起來不可能了。不過為了搶占先機
- 關鍵字:
AMD 臺積電 芯片 代工廠
- 盡管英特爾和AMD之間一直在大打價格戰,但是兩家公司的業績目前表現良好,有著不錯的前景。
隨著英特爾和AMD之間長期的芯片價格戰逐漸降溫,今年一季度,雙方的業務都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上周報告說,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AMD和英特爾的芯片平均銷售價格保持穩定。ISuppli稱:“價格穩定同時也表明,雙方之間所面臨的價格壓力已經減少,雙方之間的價格戰開始降溫。”該研究公司還指出,雖然一季度兩家公司的業績出現不同程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芯片 微處理器
- 和訊IT消息 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周二發布的報告顯示,AMD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蠶食了英特爾的部分份額。
一季度AMD的微處理器在全球的銷售額的中所占比例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至13%。而英特爾同期的份額則下降0.7%至79.7%。
iSuppli認為,這一數據表明AMD正在蠶食ingteer的市場份額。iSuppli分析師Matthew Wilkins在報告中稱:“AMD的PC處理器在過去一年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在桌面領域。”
-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微處理器
amd介紹
公司概覽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超威半導體 注釋:Micro為微小之意 但是AMD公司為自己的中文命名是超威半導體 所以也可稱為超微半導體 這里使用的是官方說法) 成立于 1969 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AMD 公司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制造各種創新的微處理器、閃存和低功率處理器解決方案。 AMD 致力為技術用戶——從企業、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