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今年第四季半導體市況是好是壞,目前市場上仍是眾說紛紜,但是對臺積電、日月光、矽品等業者來說,第四季卻有機會淡季不淡。原因是AMD新款北橋芯片組RD890、RS880D等,將自11月正式在臺積電以45納米制程量產,12月下旬訂單就會流向封測廠,以利AMD能在明年1月正式推出LEO、Pisces等新款桌面計算機平臺。
AMD今年度推出的桌面計算機Dragon平臺受到市場好評,一來是搭載的45納米4核心Deneb處理器具較高性價比,二來是搭載的RD790芯片組、RV770
關鍵字:
AMD 芯片組 處理器 45納米
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指出,第二季度芯片市場銷售額的反彈使IC廠商排名發生了較大變化。
以銷售額來計,第二季度排名上升的公司有Hynix、MediaTek和TSMC。排名下滑的有AMD、Freescale和Fujitsu。
Intel仍然位居榜首,Samsung、Toshiba、TI緊隨其后。由于第二季度表現突出,TSMC從第十躍至第五。
ST排名第六,后面依次是Qualcomm、Renesas和Sony。Hynix從第13名升至第10名。另一個排名上升的公司是Media
關鍵字:
AMD 手機芯片 閃存 汽車電子
在渡過了艱難的最低谷后,隨著新一輪軟硬件升級的到來,GPU圖形芯片市場正在開始復蘇,全球出貨量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突破1億顆。
不過在2008年第三季度,這一數字曾經達到創紀錄的1.11億顆,而今年只能說有希望逼近。
AMD已經確定會在九月底到十月初率先發布DX11顯卡,NVIDIA也有望在第四季度跟進,再加上微軟Windows 7、蘋果Mac OS X 10.6的相繼出爐,GPU市場將受到莫大刺激,預計2010年能達到4億顆的規模,年增20%以上。
市場調研機構Jon Peddie
關鍵字:
AMD GPU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今天發布的薄薄,2009年第二季度GPU市場實現了八年來最大幅度的環比增長,具體廠商方面AMD和Intel都獲得了更多份額,NVIDIA則損失了不少。
由于暑假來臨、秋天將至,第二季度對GPU市場來說也都是通常的淡季,相比年初要么下滑要么增長有限,而在全球經濟形勢疲軟的大環境下,今年第二季度GPU市場的環比增幅達到了驚人的31.29%。自從2003年以來,只有2005年和2007年的第二季度實現了環比增長,但增幅最大也不過3.13%。
關鍵字:
AMD GPU
沈陽市政府和超微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簡稱AMD)在沈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期望通過密切合作,推動沈陽乃至東北地區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
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后,雙方將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設及信息產業發展、高端人才培養等三個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在工業化及信息化融合方面:計劃在行業應用軟件、集成電路、數字化裝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開展長期戰略合作。
AMD公司擬與當地一家優秀企業的合作,共同建立AMD技術應用開發中心,AMD通過提供技術開發硬件平臺、技術培訓和資金支持等
關鍵字:
AMD 集成電路 數字化裝備 工業自動化
AMD于6月推出首款6核心Opteron處理器(Istanbul),日前則宣布推出3款6核心Opteron HE低電壓處理器,耗電量僅55瓦。 這3款處理器針對4路以上服務器環境,型號分別為Opteron 2423HE(2GHz)、2425HE(2.1GHz)與8425HE(2.1 GHz)。
同樣采用45納米制程,支持HyperTransport 3.0與DDR2內存,但平均耗電量從75瓦降低至55瓦。
HP目前已經推出采用此顆處理器的ProLiant G6服務器,IBM與Dell則預計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AMD今天發布了200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第二季度凈虧損高于此前預期,其盤后股價因此大幅下跌。
在截至6月27日的這一財季,AMD的凈虧損為3.30億美元,每股虧損0.49美元,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2008財年第二季度,AMD的凈虧損為11.95億美元,每股虧損1.97美元。AMD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為2.49億美元,去年同期運營虧損為5.69億美元。
不計入特殊項目,AMD第二季度調整后每股虧損62美分,這一虧損高于分析師的預期。路透財經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預計AMD第二季
關鍵字:
AMD 芯片制造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日前發布了三款新六核處理器,這是該公司皓龍(Opteron)產品線中首批隸屬低功耗HE系列的處理器。
AMD周一推出的55W皓龍HE處理器已為惠普公司率先采用。其它制造商也已表示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引入該產品。AMD表示,HE系列尤其適合網絡服務器以及處理云計算的系統。
AMD服務器業務主管帕特里克-帕特拉(Patrick Patla)在周一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六核皓龍HE處理器位“AMD至今推出的每瓦效能最高的產品”。
據AMD稱,與一個半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皓龍 Opteron
AMD日前又推出5款皓龍6核處理器產品,并聲稱新產品在提升性能的同時更加節能環保。
據國外媒體報道,此次推出的皓龍HE處理器新品中有三款是定位于云計算和Web服務器方向的,分別是2GHz的2423 HE、2.1GHz的2425 HE和2.1GHz的8425 HZ。
另外兩個皓龍SE處理器——2.8GHz SE 8439和2439則專門為高性能和關鍵任務所設計,如數據庫和客戶關系管理應用等。
AMD稱,新產品的直連式結構可以降低約18%的能耗,AMD服務器業務部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皓龍 云計算
AMD高級副總裁Rick Bergman近日在接受Inquirer網站采訪時宣稱AMD的平臺戰略比對手Intel要更勝一籌,并稱今年秋季AMD將推出許多“激動人心”的產 品。Bergman對此解釋稱:“我們的優勢在圖形,視頻與多媒體應用方面”,他認為當今用戶對移動設備上的圖形與視頻體驗越來越看重,而這也將成為 AMD未來關注的焦點。
同時,Bergman還不忘鼓吹自己有關移動設備實際續航能力的概念,他宣稱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是產品的實際續航能力,而不是
關鍵字:
AMD 移動設備 筆記本
據國外媒體日前報道,盡管AMD多次公開表示無意進軍上網本市場,但由于PC廠商采用其芯片生產上網本,使得AMD意外涉足這一市場。
就在宏碁旗下Gateway公布一款配置AMD芯片的上網本僅兩周后,歐洲Medion公司周一開始銷售配置低能耗閃龍210U芯片的“Akoya Mini E1312”上網本。
AMD曾嘲笑上網本尺寸過小,不能提供完整的PC功能。上網本的顯示屏通常不超過12英寸,配置的鍵盤尺寸較小。上網本主要運行基本的應用,例如上網和文字處理,起價通常為299美
關鍵字:
AMD 上網本 Athlon CULV
AMD稱,盡管產品因最近臺積電40納米工藝生產線成品率問題而出現供不應求,它會繼續與臺積電和Globalfoundries合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AMD平臺高級副總裁里克·伯格曼表示,“我們與臺積電合作已經有10年了,它是我們的一家主要合作伙伴。”
AMD上個月承認,ATI Radeon HD 4770芯片供不應求的原因是臺積電40納米生產線成品率低有關。6月份,臺積電40納米芯片成品率低于25%,這是任何芯片設計公司都不能滿意的,特別是AMD。
關鍵字:
AMD 40納米 Globalfoundries
“我們既不應該隨意猜測AMD轉讓X86技術背后存在商業陰謀,更不能因此懷疑‘中國芯’的發展前景。”11月2日,面對數日來不斷接到的記者質詢,中國龍芯項目總負責人、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院士再也坐不住了。
教學技術不能用于生產
記者:除了受到美國國家意志的限制外,還有什么其他原因使得AMD不能幫助龍芯獲得X86兼容技術?
李國杰:轉讓技術最早是和龍芯來談的,郭可尊(現任AMD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原來是計算所的副研究員,也是我的朋友。
關鍵字:
AMD 龍芯 X86 Linux
“半導體產業仍然令人興奮。”6月5日,出席2009臺灣電腦展的AMD總裁兼CEO梅德克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放在慘淡的行業背景下,此話似乎不合時宜。在全球經濟危機沖擊下,半導體產業已哀鴻遍野。世界第五大半導體制造商德國奇夢達公司已宣告破產,最大晶圓代工商臺積電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巨跌94.5%,就連半導體老大英特爾也難止下跌之勢——繼去年第四季凈利同比大跌90%之后,今年第一季度凈利又同比下降了55%。
AMD也未能幸免于難。不久前公布的財報
關鍵字:
AMD GPU
數據顯示,AMD本年第一季度所占的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從2.5%上升到了12.8%。而其競爭對手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則減少了2.5%,全球收入同時下降至原來的79.1%。
據國外媒體報道,iSupplis首席分析師馬修威爾金斯(Matthew Wilkins)指出,AMD在2008年連續3個財季在與英特爾份額競爭中處于劣勢,但是AMD終于在今年首個財季扭轉了這一局面。
由于在微處理器組合領域的良好表現,AMD微處理器全球分銷收入有所增加,特別是筆記本產品的銷售。
而英特爾在2007年
關鍵字:
AMD 微處理器 上網本
amd ryzen v200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ryzen v200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ryzen v200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ryzen v200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