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媒體日前撰文稱,剛剛了解與AMD的多年反壟斷紛爭,英特爾又面臨麻煩:又一家競爭對手Nvidia提起訴訟,指責英特爾利用市場主導地位采取不正當手段壓制競爭對手。
以下為文章全文:
Nvidia CEO黃仁勛本來應該是春風得意。Nvidia股價已經從年初時的7美元低點一路攀升到現在的接近14美元。幾個月前,蘋果宣布在旗下所有Mac電腦上采用Nvidia的顯卡,給黃仁勛帶來了莫大支持。在競爭白熱化的上網本領域,憑借著性能卓越的高清視頻能力,Nvidia的Ion芯片也在不斷擴大市場。
但
- 關鍵字:
AMD 芯片
- 杜拜債信危機衍生出一堆問題,意外掃到臺風尾的卻是芯片大廠AMD與隸屬于阿布達比政府的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先進科技投資公司;ATIC)。
國營財團杜拜世界(Dubai World)積欠的590億美元債務,占杜拜整體債務比重近3/4。外界近期紛紛揣測,鄰國阿布達比有可能被迫出手援救杜拜。
更令投資人擔心的是,AMD與ATIC共同投資的晶圓代工廠Global foundries籌資擴張的能力恐受損害,使AMD股價感到不小壓力。
不過,FTN
- 關鍵字:
AMD CPU GPU
- AMD公司CEO梅德克今日對媒體表示,因為與英特爾訴訟案件和解,有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所以AMD將會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逆勢上揚,在談及英特爾12億美元和解費用的用途時,他透露其中大部分都用于處理AMD的過去的債務。
梅德克表示,現在AMD和OEM廠商之間的關系是前所未有的好,“OEM廠商可以毫無顧慮的選擇AMD的產品”。
他表示,歐洲有一家零售商,過去只能選擇英特爾CPU,現在他們開始嘗試AMD,某家知名的OEM廠商,過去只有臺式機產品里選擇AMD的處理器,現在他們
- 關鍵字:
AMD CPU
- AMD全球總裁兼CEO梅德克于今日再次訪華,并介紹了AMD近期的發展規劃,他向中國媒體表示,之前從AMD剝離的制造公司將不會再是AMD的子公司,AMD將在CPU與GPU的融合上實現突破。在談到未來的市場預期時,他坦言AMD渴望更大的市場份額。
正式脫離芯片制造 轉型芯片設計公司
梅德克對媒體透露,GLOBALFOUNDRIES作為一家從AMD剝離出來的制造公司將會逐漸走向獨立,AMD不再將該公司作為自己的子公司,并會加速改變該公司的股權的結構,AMD的股本會明顯的下降。
但他表示,A
- 關鍵字:
AMD CPU GPU
- AM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梅德克在北京表示,其所屬的芯片制造公司GlobalFoudries未來將會從AMD的財務報表中剝離出來。
GlobalFoundries是由AMD剝離的芯片制造業務、與阿聯酋的ATIC和Mubadala開發公司聯合組建的合資公司。
梅德克說,GlobalFoundries前景明朗,很多半導體公司將制造剝離出去,AMD在未來幾年也會完全將制造剝離出去,這對GlobalFoundries形成了機會。
“GlobalFoutries公司不僅僅只為AMD長期
- 關鍵字:
AMD 芯片制造 GlobalFoudries
- 市調機構iSuppli公布了2009年度全球半導體行業20大廠商的初步統計報告。雖然整個產業愁云慘淡,前十名中只有一家保持了增長,所有20名中也僅僅三家沒有倒退,但好消息是:一切原本可以更糟糕得多的。
全年整個半導體產業總收入2267.35億美元,相比2008年下滑了12.4%之多,其中前20名合計收入1424.22億美元(62.8%),同比減少10.7%。
iSuppli高級副總裁Dale Ford表示:“2009年注定將被銘記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最悲慘的一年,總收入比2008
- 關鍵字:
AMD 半導體
- AMD上周五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AMD又重新恢復了CEO德克-梅爾(Dirk Meyer)等高管的薪酬標準。
AMD在文件中稱,此次恢復基本薪水的高管包括CEO梅爾,首席運營及行政官羅伯特-里維特(Robert Rivet)和負責法律事務的執行副總裁湯姆-麥考伊(Tom McCoy)。今年早些時候,AMD削減了這些高管的基本薪水。
恢復后,梅爾基本工資從72萬美元增至90萬美元,里維特從55.25萬美元增至65萬美元,而麥考伊從46.24萬增至54.4萬美元。
- 關鍵字:
AMD CPU
- 日前,持續多時的英特爾壟斷案終于和氣收場。上周,據外媒報道,英特爾與AMD宣布共同達成全面和解。英特爾將于向AMD支付12.5億美元,而AMD將撤銷對英特爾在全球范圍內向當地監管部門提出的所有控訴。雖然有部分業界人士認為,兩大巨大之間的和解會對雙方有利,甚至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發展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也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一和解案也有可能造成聯手壟斷的可能性,律師游云庭認為和解行為讓英特爾在近期一系列壟斷相關訴訟中受到的打擊程度降低,同時他希望中國商務部對英特爾與AMD和解協議進行審查,這份和解協議可
- 關鍵字:
AMD CPU
- AMD表示,該公司計劃將債務減少14億美元,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資金將來自英特爾支付的12.5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AMD頭上一直懸著一把足以將其毀滅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12年將有大筆債務到期。AMD在昨天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回購價值10億美元、2012年到期的債券。AMD還將發行5億美元優先債券,為回購債券融資。
對于英特爾而言,支付12.5億美元避免AMD破產的代價并不高。一旦AMD破產,英特爾在全球將陷入無窮無盡的反壟斷調查中。
AMD昨天在另外一份聲明中說,部分資金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與AMD達成的反壟斷和解協議日前曝光,協議內容規定,英特爾必須遵守6大商業準則。
上周四,英特爾與AMD達成和解,英特爾將向AMD支付12.5億美元,從而解決雙方之間的全部反壟斷和專利侵權訴訟。
作為和解協議的一部分,英特爾同意遵守一系列商業行為規范,但當時雙方并未透露這些行為規范的具體內容。
日前曝光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K8文件顯示, 英特爾需遵守6個不準:
1. 英特爾不得向客戶提供任何好處,以換取客戶協議,承諾只購買英特爾處理器。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AMD
- 2009年11月17日,— AMD公司近日在2009年財務分析師大會(2009 Financial Analyst Day)上公布了其平臺路線圖的最新詳情,包括AMD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irk Meyer在內的高管探討了AMD在2010年及以后保持成功和繼續發展的戰略。
Dirk Meyer表示:“2009年,AMD憑借新的業務模式成為創新設計的領導者,從而帶來穩健的財務表現。2010年,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顯卡產品的領先優勢,并利用新的服務器和個人終端平臺加快我們的市場
- 關鍵字:
AMD 40納米 處理器
- 11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第34屆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日前出爐,AMD處理器表現神勇,居然獨占前四強。
排名超級計算機前5強的依次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美洲虎”(Jaguar)、IBM“走鵑”(Roadrunner)、美國田納西大學國家計算科學研究院的“海妖”(Kraken)、德國的“Jugene”和中國的“天河1號”。
在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 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近日表示,與AMD和解并非迫于美國政府的調查壓力。
英特爾和AMD宣布,雙方已達成和解協議,英特爾將向AMD支付12.5億美元,從而解決雙方之間的全部反壟斷和專利侵權訴訟。
對此,歐德寧稱,在此之前,英特爾已經與AMD談判了許久,希望能夠和解,而并非迫于美國政府調查的壓力。
上周三,美國紐約州檢察總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在特拉華州聯邦法院對英特爾提起反壟斷指控,稱英特爾通過“威脅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 11月14日消息,AMD昨天公布了Fusion處理器的產品路線圖,該處理器采用了下一代架構,整合了GPU與CPU。在AMD總部召開的年度分析師會議上,AMD透露,Fusion處理器2011年前不會上市。會上,AMD管理層還討論了明年的產品計劃。
AMD深信Fusion處理器將成為產業的顛覆者,它將CPU與GPU整合于一塊芯片中,整合后芯片將更小,效能更高。Fusion處理器中的CPU單元由兩個新的X86核心組成,代號為推土機(Bulldozer)與山貓(Bobcat)。Bulldozer用于主流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Fusion
- 英特爾與AMD達成和解并不僅僅是這兩家公司的事情。的確,這是一筆大交易,英特爾向AMD支付12.5億美元。本周四宣布的和解協議結束了這兩家公司之間五年時間的有關許可證的糾紛和AMD對不公平競爭的投訴。
除此之外,這個和解協議還將對這兩家公司與PC廠商做交易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確定芯片的價格產生影響。 不過,這個和解協議也許不會對消費者購買新的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電腦產生大的影響。
選擇
AMD處理器將提供給除了蘋果之外的大多數PC廠商。英特爾現在已經基本上同意不會處罰選擇在自己的產品中使
- 關鍵字:
AMD Atom 處理器
amd rx 900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rx 900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rx 900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rx 900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