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電訊技術最近有新的突破,第三代移動電話(3G)的技術已逼近日本、韓國等國家,但與北美、歐洲的技術尚有差距。據了解,中國將在明年底推出第三代移動電話,并發給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等三家公司經營執照。
近幾年來,中國移動電話市場每年以兩位數字快速增長,市場潛力相當龐大,但礙于電訊技術落后,嚴重局限了電訊市場的發展。為此,中國方面投入了人民幣三億元,從事第三代移動通訊的技術研究和開發。據了解,現階段僅動用了一億元左右,但已掌握相關技術并計劃在明年試用,爭取在明年底或二○○二年初正式推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 6月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岸通信產業合作及交流會今大進入第2天,包括大唐移動、中興通訊、華為、合勤、正文、環隆電氣、達威等在內的企業參加了會議。 此外,兩岸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和威寶電信也在3G應用服務合作、協助建設TD-SCDMA實驗網等議題上進行了會談。
會議結束后,據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劉立清透露,兩岸雙方將由企業組成的對口單位,一同規劃共建TD實驗網,下一步再建立TD測試中心,方便臺灣廠商開發的TD產品在銷售前就近完成測試
- 關鍵字:
中興 TD-SCDMA 3G
- 據臺灣媒體報道,威盛凌瓏(Nano)首度打入聯想集團主流筆記本供應鏈,將于6月出貨。
威盛總經理特別助理陳主望3日表示,同方、紫光、上海展英通等內地廠商均采用Nano處理器,預計威盛第四季度在品牌廠商及山寨本市場都會有明顯增長。
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威盛發布Nano處理器和3G手機晶芯片的最新開發成果。陳主望表示,威盛集團目前以x86處理器(威盛)、3G芯片(威睿)、威信(支援ARM架構的處理器)為三大主軸,這三大主軸將是推動威盛集團成長的主要動力。
由于去年第四季每股凈值跌破5元臺
- 關鍵字:
威盛 3G Nano CPU
- 任何先進的技術、產品,只有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產生價值。華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技術作為實現客戶需求的工具,并圍繞滿足客戶需求進行技術、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業務創新。正是這種市場導向型的創新,讓華為在獲得了豐碩創新成果的同時也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市場決定創新方向
華為可以說是中國自主創新的典型,它連續6年蟬聯中國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第一,并且所申請的專利絕大部分為發明專利,并連續3年蟬聯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華為累計申請專利35773件。同時,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 關鍵字:
華為 3G
- 由TD-SCDMA技術論壇主辦的“2009 TD-SCDMA&TD-LTE國際峰會”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出席會議并致辭。
婁勤儉指出,今年年初,依照企業的申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法定程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發放了TD-SCDMA(簡稱TD)、CDMA2000、WCDMA三張3G牌照。目前,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正在全面加速3G網絡建設和市場營銷,不斷豐富業務和產品,積極推動產業鏈完善。中國移動承擔的TD已全面步入商用,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TD
- 隨著中國移動TD試驗網的招標進程啟動,國內的3G網絡建設邁入了實質性的階段。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國內會有...
- 關鍵字:
3G 網絡 動環 集中 監控系統
- 3G牌照發放后,中國移動加大了對TD的運營力度,這讓此前對TD冷漠的洋巨頭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讓國產手機廠商在這一輪新的商機中謀得了先機。
在中國移動的大力推廣下,TD正展示出蓬勃的生機。然而,在這一誘人的商機面前,眾多洋巨頭卻失去了以往敏銳的市場觸覺,對TD的冷淡給了國產手機廠商一個壯大的機會。
4月29日,中國移動首批深度定制的TD-SCDMA(以下簡稱TD)手機,將在今年5月正式上市。據《IT時代周刊》記者了解,中國移動此次共采購了4款TD手機,分別來自于宇龍酷派、中興通訊和LG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TD
- Vivante Corporation 今天宣布,中國3G 移動平臺和硅產品的主要開發商重慶重郵信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Chongqing CYI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信科技術公司)已選擇用 Vivante 的 GPU 技術來部署 TD-SCDMA 解決方案。信科技術公司將采用 Vivante 的 GPU IP 內核開發專門針對 TD-SCDMA 3G 標準的芯片,該項標準正在中國和全球范圍內迅速擴展。
Linley Group 分析師及《
- 關鍵字:
Vivante 3G TD-SCDMA
- 類似的場景即將在中國成為現實。用戶在電腦上瀏覽運營商的業務池,看到喜歡的業務,只要直接向旁邊的3G手機方位一拉,就可以通過WIFI傳送到自己的手機上,實現3G網絡和光纖寬帶網絡的無縫連接,全業務融合應用就這樣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這就是中國電信業去年展開的重組對普通人信息生活將要帶來的改變。雖然看上去只是很簡單的業務升級和豐富,實際上是整個通信業的一次巨大變革。從網絡運營到業務創新再到產業鏈合作,運營商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全面轉型,當然也為全行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當前,雖然我國剛剛進入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TD
-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了《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受電信業3G投資拉動,4月份,通信設備制造業內銷增長9.5%,其中交換設備行業增長79%。但國內市場增勢對扭轉行業下滑的作用有限。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宣布3G大規模商用或試商用,全國越來越多的城市相繼開通3G網絡,各種網絡設備、終端需求明顯增強,在此情形下,通信設備增勢明顯。
龍頭股主力減倉明顯
本周大盤在前兩個交易日一度上攻并逼近2700點,但此后三個交易日連續出現調整,一周累計下跌了1.80%,呈現先揚后抑的格局。
- 關鍵字:
中興 3G 光纖
- 在全球經濟危機愈演愈烈的環境中,3G通信牌照的發放為通信設備制造業帶來了重大利好。為了幫助通信設備制造商把握機遇贏得轉機,國內領先的科技租賃服務提供商——北京東方中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集成)繼續推動其成功的租賃模式,加大了包括3G研發、生產以及工程安裝等環節所需的測試儀器儀表的投入,幫助客戶在解決了必須的測試條件的同時,也在目前惡劣的宏觀環境下,節省寶貴的資金,以協助客戶抵御金融、市場與技術風險,最終度過目前的經濟寒冬。
日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分別發布了各自未來
- 關鍵字:
東方集成 3G TD-SCDMA CDMA-2000 W-CDMA
- 5月14日,3G發牌后的第一場大規模手機產業專業展會——第七屆天津國際手機展覽會暨論壇正式拉開帷幕。雖然處在全球經濟危機、手機產業處于低谷的不利背景下,我國3G商用的大規模啟動,還是令參展企業對整合產業資源,共迎手機產業回暖信心倍增。為期四天的展會匯聚了包括運營商、手機整機廠商、增值服務商、零部件、設備、軟件開發等廠商在內的手機產業鏈上下游近300家企業。為了解決手機制造商飽受產能過剩、市場飽和以及金融危機的三重沖擊的不利局面,天津手機展組委會還邀請了數十家來自南亞、東南亞、南
- 關鍵字:
東方集成 3G 儀器租賃
- 在今天舉行的2009TD國際峰會上,備受關注的國產3G標準TD-SCDMA的下一步演進研發及測試安排得以披露,據透露,我國已成立TD-LET工作組,計劃在明年下半年啟動規模試驗。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透露,目前國家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重大專項中的TD-LTE產業化項目已經全面起動,工信部的TD-LTE工作組正推動TD-LTE實驗測試工作,中國移動在做好TD-SCDMA工作的同時,也積極推進其后續演進技術TD-LTE的發展。
他同時表示,中國移動通過3GPP等國際組織,以國際成熟的運作手段,推動TD-
- 關鍵字:
3G TD-LTE TD-SCDMA
-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廈門召開TD-SCDMA無線城市和行業應用經驗交流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蘇金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等出席了會議并講話。
蘇金生在講話中表示,TD-SCDMA(TD)作為我國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3G主流標準之一,進入2009年以來發展態勢良好。截至2009年4月底,全網TD用戶達到約83萬。同時,在當前TD發展中還面臨著市場推廣、應用開發等難點,需要我們加強TD后續建設能力,為廣大用戶享受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做出不懈的努力。
蘇金生指出,推進TD發展,
- 關鍵字:
TD 3G 無線城市
- 與全球手機市場不同,受惠于政府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和一季度節慶效應的影響,中國手機市場在2009年第一季度逆勢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分析,中國手機市場一季度的銷量達到五千八百萬臺,較上個季度成長九個百分點。其中,品牌GSM手機銷量為四千四百萬臺,CDMA手機銷量為五百八十萬臺。與此同時,中國本地白牌手機的銷量在八百萬臺。
預計中國手機市場2009年的銷量為兩千三百八十萬臺,較去年成長7.8%。然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手機的出貨量將呈現負增長,出貨量為11億部手機。附圖為中國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CDMA 手機 3G
3g介紹
簡介 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要能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