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Zen3及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發布會的尾聲環節,CEO蘇姿豐不忘預告28號的顯卡產品。 此番正式確認,基于RDNA2架構的新Navi顯卡歸屬于Radeon RX 6000系列。其中Big Navi公版采用三風扇設計,類似于Radeon VII。 會上,蘇姿豐博士表示,RX 6000系列Big Navi將是迄今為止AMD打造的、性能最強悍的游戲GPU。 從官方性能圖表來看,搭配銳龍9 5900X的測試平臺運行在4K分辨率下,《無主之地3》最高畫質幀率達到了61FPS,《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 關鍵字:
AMD RX 6000系列 NVIDIA RTX 3080
- RTX 3080、RTX 3090崩潰閃退問題最近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給本來光芒四射的安培新卡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不過還好,NVIDIA迅速出手,昨晚新發的456.55版驅動已經完美解決,官方雖未解釋細節,但明確表示改善了穩定性,實測也是如此。在此之前,有人分析認為是電容元器件使用不當所致,但是快科技從AIC廠商處了解到,此事與電容其實無關,主要是早期驅動在頻率、功耗的配置上存在不足,只需更新驅動即可解決。至于部分廠商緊急更新顯卡、換裝驅動,主要還是輿論壓力所迫,也是為了確保更加穩妥。我們使用七彩虹的iGa
- 關鍵字:
RTX 3080/3090 鉭電容
- 這兩周正好是RTX 3080及RTX 3090顯卡發布,由于安培架構強大的性能,同時再加上NVIDIA難得的降價,這兩款顯卡要搶破頭了。然而高興沒幾天,RTX 3080、RTX 3090顯卡又爆出了黑屏、花屏等問題,引發國內外玩家的擔憂。目前還沒有官方的結論,但是之前一些媒體及網友的分析將黑屏、花屏的原因指向了電容,這個事之前有過詳細分析了,可以看這里。簡單來說,RTX 30系列顯卡的背板PCB上MLCC(多層陶瓷芯片電容)及POSCAP(導電聚合物鉭電容)可選,都可以滿足設計目標。每家顯卡廠商使用的ML
- 關鍵字:
RTX 3080/3090 鉭電容
- RTX 3080、RTX 3090翻車事件這兩天在DIY圈無疑是最火熱的話題,各家AIC廠商也紛紛做出了各自的回應,大多數都強調現有的設計尤其是電容配置不存在任何問題,但也有部分廠商悄然在進行升級,以確保安全。有國外網友發現,微星的RTX 3080 GAMING X TRIO(魔龍版)就是如此,原本在顯卡芯片背部采用的是5顆POSCAP電容、10顆MLCC電容的組合(5+1),現在改成了4顆POSCAP電容、20顆MLCC電容的組合(4+2)。當然,按照微星的說法,RTX 3080 5+1其實也是完全合格
- 關鍵字:
RTX 3080
- NVIDIA的RTX 30系列顯卡今天凌晨發布了,旗艦RTX 3090顯卡雖然價格漲到了1.2萬元,但是性能比RTX 2080 Ti翻倍,簡直是開掛一樣。就跟2018年圖靈GPU發布時一樣,老黃這次在發布會上再次強調安培GPU是有史以來性能提升最大的一次,這點上也沒錯,畢竟顯卡性能翻倍是這10年來都少見的。RTX 3090顯卡是怎樣做到性能翻倍的?除了第二代RT單元、第三代Tensor單元之外,CUDA核心數也猛增到了10496個,要知道RTX 2080 Ti也不過4352個。CUDA核心數一下子從400
- 關鍵字:
RTX 3090 3080 3070
- 北京時間9月2日凌晨,NVIDIA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基于Ampere安培架構的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首發包括RTX 3090、RTX 3080、RTX 3070三款型號。NVIDIA宣稱,新一代產品號稱實現了GeForce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性能飛躍,對比Turing圖靈架構的上一代性能提升2倍,能效比提升1.9倍,可讓玩家享受前所未有的實時光線追蹤、AI游戲體驗。NVIDIA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激動地表示:“20年后,我們再回首往事,會發現游戲從今天起騰飛。”第二代RTX系列顯卡在架構和技
- 關鍵字:
RTX 3090 3080 3070
- 最近,NVIDIA的RTX
3090
PCB(或也許是3080)的照片在Bilibili論壇(現已刪除)中意外曝光,圖片展現出了很多讓人意外的設計:VRAM芯片與第二個處理器(協處理器?)一起位于PCB的背面;NVLink連接器則不同于Turing
GPU上的連接器。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功率要求。有3個8針電源連接器,這意味著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功耗超過300W。背面的假定協處理器周圍有11個內存堆棧,所有內存堆棧都緊密封裝在一起。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正在考慮具有10或11GB GDDR6 / 6X
- 關鍵字:
NVIDIA RTX 3080
308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308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308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08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