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從技術的發展上看,06年注定不是個熱鬧的年份。公元2006年,并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科技突破,但這并不意味著06年就是一個平庸的年份,因為大量新技術恰恰是在這一年從幕后走到臺前,從實驗室走進千家萬戶。 2006最熱鬧的還是CPU市場的價格大戰,Intel終于被迫操起極不情愿的價格大戰的砍刀,曾經羸弱的AMD這一次真的把Intel逼到了懸崖邊上。當然,無論技
- 關鍵字:
06回顧 技術 芯片
- 針對嵌入式應用 看市面存儲器的技術發展趨勢
存儲器是整個嵌入式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媒體,不但肩負有指令緩沖的責任,也同時兼具儲存、管理、甚至是加速等作用,依照存儲器種類的區分,利用不同的設計與實作方式,來決定其不同的使用目的。 在加速資料處理方面,從大家耳熟能詳的SRAM、1T-SRAM到PSRAM、eDRAM等,分別都使用了不同的技術來達到符合特定應用的目的,而為了SoC/SiP的儲存需求,內嵌快閃存儲器也成了降低設計成本、降低體積的絕妙方式。■老
- 關鍵字:
06回顧 存儲器 嵌入式 存儲器
- 內容摘要:從RTO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發展的歷史、RTOS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變化、RTOS的未來及RTOS在中國幾個方面,給出RTOS的現狀、未來發展方向及RTOS的應用領域:系統級、板級、SOC級。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迅速發展,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應用日益廣泛,無處不在,從波音飛機到移動電話,都有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存在。在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應用開發中,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簡稱RTOS)是核心軟件,就像我們日常所用計算機的桌面系統中,微軟公司的Windows 98一樣重要。RTOS&
- 關鍵字:
06回顧 RTOS 嵌入式 實時操作系統
- 嵌入式市場一直是8位微控制器占據的主戰場,雖然過去也有采用32位處理器的嵌入式應用,但只限于少數追求性能的領域。隨著無線、視頻、游戲和高速通信應用市場的增長,情況正在出現變化。許多嵌入式應用對處理器性能的要求開始大幅提高,這種變化使現有的32位微控制器需求量增加,也使系統級集成(SLI)應用中32位處理器的用量大增。 消費電子、汽車、工業及軍事航空市場的共同需要,正推動著對32位處理器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主要源于
- 關鍵字:
06回顧 嵌入式 趨勢 微控制器
- 本報告是LinuxDevices的第6個年度報告,此報告的結果對于使用嵌入式Linux的開發人員以及從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業務的公司來說是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奮的 —— 調查顯示,人們對嵌入式Linux的興趣仍然在增長。
1.產品中嵌入式操作系統的使用情況
報告指出,在過去的4年中,Linux在嵌入式系統中的使用持續保持增長,雖然增長的速度照前些年有所減緩,但這并不妨礙Linux成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嵌入式操作系統。47%的被調查者在自己的項目或產品中使用Linux。
每年LinuxDev
- 關鍵字:
06回顧 Linux LinuxDevices 嵌入式
- 麥克賽爾展出300GB大容量光盤和0.092mm超薄光盤 日立麥克賽爾在日本千葉幕張Messe會展中心舉辦的“CEATEC JAPAN 2006”上參考展出了面向廣播電視等大容量數據存儲的2款光盤——存儲容量達300GB的“全息光盤(Hologram disk)”和厚度為0.092mm的超薄“SVOD”,此二產品均計劃于2007年投產。
全息光盤是將相同波長的2種激光分別從不同角度射向光盤的同一點來記錄數據。從2個方
- 關鍵字:
06回顧 Hitachi Maxell SVOD
- 日前,日立麥克瑟爾(Hitachi Maxell)向外界宣稱他們已經研制成功了新的基于藍光的SVOD光存儲技術,使用這項技術的光盤容量有望達到驚人5TB。 日立 5TB SVOD光盤 SVOD即stacked volumetric optical disc,堆疊式光盤,目前的產品由由100張92微米厚的雙面數據層構成,每數據層擁有9.4GB存儲容量,合計6.4厘米厚、940GB容量。而日立的新規劃是用雙面藍光取代雙面DVD,從而得到
- 關鍵字:
06回顧 Hitachi Maxell SVOD
- Hitachi Maxell宣布開發完成SVOD(stacked volumetric optical disc,堆疊式光碟)光存儲產品,數據存儲能力達到1TB。這種1TB SVOD光碟產品由100張雙面92µm數據層構成,每張雙面數據層擁有9.4GB存儲容量,100張重疊后三圍達到6.5 x 13.3 x 16.1cm,能夠提供近1TB存儲能力。Hitachi Maxell表示,這款光碟產品存在產品應用價值,預計1TB型號商業化產品售價將在4萬日元左右,折合約3000RMB。
- 關鍵字:
06回顧 Hitachi Maxell SVOD
- IBM、索尼和東芝公司聯合對外宣布將推出Cell芯片,三家將聯合開發下一代用于計算應用和數字家電的主流芯片。同時,三家公司宣布將在明年2月6-10日在舊金山舉行的Internat 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大會上公布Cell計劃的具體細節。三家公司表示,Cell是一種基于64位處理器的多芯片技術,具有多個可以同時進行大型浮點運算的芯片。Cell可廣泛用在計
- 關鍵字:
06回顧 Cell芯片 東芝 索尼
- 據路透社報道,IBM周三表示,他們將把被寄予厚望的Cell芯片技術用于索尼的PlayStation(PS)電子游戲機主機的核心上,并提議幫助客戶將其用于太空行業、軍事領域以及醫療產品等范圍廣闊的電子產品上。 Cell技術是由IBM、索尼和東芝Toshiba三家公司聯手開發的,是以家庭娛樂市場為目標的新一代處理器。有分析師預計,這項被嚴格保密的芯片技術將用于索尼即將推出的PS 3蒂娜子游戲機和東芝的一系列高端電視產品線上,但目前尚未以其它市場為目標。 IBM發言人Cary Zie
- 關鍵字:
06回顧 Cell芯片 IBM
- 創新的設計將8個協作核心與基于Power的核心結合在一起,使處理性能達到了最新PC處理器的10倍以上 2005年2月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舉行的國際固態電路大會(ISSCC)上,IBM、索尼、索尼電腦娛樂公司(索尼公司和索尼電腦娛樂公司被統稱為索尼集團)和東芝公司首次披露了他們聯合開發的代號為Cell的微處理器的突破性多核心結構設計的細節——Cell具備超級計算機般的浮點計算性能,觀察到的時鐘速度大于4 GHz。 自2001年3月以來,來自IBM、索尼集團和東芝公司的一個工程師小組就一直在
- 關鍵字:
06回顧 Cell芯片 IBM 東芝 索尼
- 采用SED技術的電視曾一度被視為平板電視的“未來之星”,而被業界寄予厚望。但由于其良品率難以提升和成本居高不下,全球兩大SED電視廠商東芝和佳能推遲上市時間,雖然沒有上市,但我們有幸在正在德國柏林舉行的IFA 2006年目睹了東芝全新SED電視的風采。 在本次IFA 2006大展上,東芝就展出了它的36英寸SED電視成品。據悉,采用了SED顯像技術的電視能夠同時擁有等離子的對比度、色彩、層次感表現和液晶電視出色的分辨率這兩大優勢,被視為這兩大平板顯像技術的終結者,所以東芝展出的這款全新
- 關鍵字:
06回顧 SED 東芝 佳能
- 東芝和佳能共同推出了一種名為“場發射顯示”的新技術(SED),目前該技術已經面世。據業內人士分析,該技術將很有可能取代目前的液晶以及等離子。 據了解,SED平板電視在亮度,可視角以及清晰度上都要大大優于目前的液晶以及等離子電視。由于SED電視也是平面的結構,因此可以采取印刷工藝生產,在成本上也要優于液晶和等離子。目前,東芝公司已經推出了基于SED技術的平板電視,預計將在07年推出市場。 據悉,包括康佳在內的多家國內知名的廠商都在關注SED技術,并表示該技術的優勢的確很強,但目前還沒有哪家國內的廠商
- 關鍵字:
06回顧 SED 東芝 佳能 等離子顯示 PDP
- 市場分析:SED技術將打亂平板電視市場 ,PCWorld.COM.CN | 2005-12-20 10:51 | 引:東芝與佳能明年將推出SED電視,針對此,工研院IEK研究經理鍾俊元認為,SED一旦推展有成,將對現有平面顯示產業造成莫大沖擊,相當值得關注。 鍾俊元指出,SED最大的優勢,即在于綜合PDP與LCD的成本優勢。PDP成本結構中面板材料約占三成、電路與驅動IC成本占七成;而LCD面板材料成本約占八成
- 關鍵字:
06回顧 SED 東芝 佳能
- VoIP技術在企業應用相對廣泛,而家庭應用卻發展緩慢,除了寬帶網絡普及不足的原因外,標準、功能特性定型以及半導體方案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制約因素。本文介紹了VoIP的應用現狀和技術平臺,并分析了VoIP相關的半導體和軟件的發展路線圖和未來VoIP技術的發展趨勢。 VoIP是通過分組交換網絡傳輸語音采樣。通常有三種VoIP業務類型,今天最常見的一種是通過IP電話卡來進行的通話,一般用于長途語音通信,使用者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他的通話是采用VoIP技術。
第二種是PC至電話(
- 關鍵字:
06回顧 VoIP WiFi WLAN 其他IC 制程
06回顧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06回顧!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06回顧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06回顧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