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3G應用關鍵年、08奧運科技備戰年,隨著TD-SCDMA技術標準、同頻干擾、組網方式、終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擴大規模試驗在國內十城市展開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經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場定位、業務開發、產業鏈建設和長期發展演進等仍然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為分析全球移動通信的最新動態,圍繞移動通信的演進這一焦點,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以“移動通信的演進之路”為主題主辦了《“3G在中國”2007全球峰會》,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隆重舉行。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聞庫司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移動通信 移動通信
- 在日前召開的“3G在中國”2007全球峰會上,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楊澤民代表主辦方致詞。楊澤民表示,3G在全球進入商用階段已經有幾年時間,3G的發展過程就像多章節的故事一樣,演化出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篇章。楊澤民用兩句話概括:有些如大家所預期,有些出乎人們的預料。
楊澤民認為,如同全球業界的預期,3G確實提供了2G技術所不能提供的服務,也提供了2G技術做得不夠好的服務。我們看到,3G運營商已經創造出很多精彩的故事,3G的業務發展對于很多企業,甚至對一些國家的經濟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對于出乎人們預料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移動通信
- “目前,10城市的TD-SCDMA設備供貨都已全部完成。”9月25日,TD聯盟秘書長楊驊在“3G在中國”2007峰會上否認了此前有關部分TD設備商出現供貨延遲的傳言。 是次會議的相關與會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按照信產部的TD發展規劃,相關網絡建設到2007年10月底之前應完成80%,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但從目前來看,由于基站選址問題,今年內是否能建設完所有網絡,“還無法下定論”。 楊驊表示,目前相關的TD測試網絡尚在建設中。據了解,在TD設備到位后,目前網絡建設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基站選址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大唐 TD 移動通信
-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與摩托羅拉簽署協議,將為摩托羅拉開發基于英飛凌SMARTi UE芯片的全新多模3G射頻(RF)收發器單芯片。 這種射頻收發器是手機或其它移動無線設備的核心組件,主要功能是發送和接收數字數據。隨著用戶要求移動終端具備更強的多媒體功能,該射頻器件將在實現支持移動內容和業務所需的數據傳輸速率和信令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英飛凌為摩托羅拉開發的這種全新射頻芯片,將具備最出色的HSDPA和HSUPA性能、更低的功耗和緊湊的設計,可滿足當今市場對3G業務不斷增長的需求。 英飛凌副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英飛凌 摩托羅拉 3G射頻芯片 移動通信
- 日本無線電株式會社 (JRC)在WiMAX World USA 2007 年會(9 月 25—27 日在芝加哥舉辦)上推出緊湊式、安裝于戶外的移動 WiMAX 基站 NTF-291。 JRC NTF-291 移動 WiMAX 基站帶有一個符合 IEEE 標準 802.16 TM-2005 的基于&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JRC WiMAX 基站 移動通信
- 富士通微電子美國公司在 WiMAX World 年會(9 月 25—27 日在芝加哥舉辦)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移動和固定 WiMAX 設備技術。 富士通高調推出了其 MB87K21 802.16e-2005 移動 WiMAX SoC 產品,這是一款單芯片 MAC 和 PHY 混合信號設備,為移動基站、移動終端及 PC&nb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富士通 WiMAX 移動設備技術 移動通信
- 時值3G應用關鍵年、08奧運科技備戰年,隨著TD-SCDMA技術標準、同頻干擾、組網方式、終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擴大規模試驗在國內十城市展開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經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場定位、業務開發、產業鏈建設和長期發展演進等仍然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為分析全球移動通信的最新動態,圍繞移動通信的演進這一焦點,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以“移動通信的演進之路”為主題主辦了《“3G在中國”2007全球峰會》,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隆重舉行。信息產業部科學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移動通信 奧運科技 移動通信
- 信產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3G在中國’全球峰會”上表示,我國計劃在2008-2009年之間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本土4G標準。他還表示,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發展趨勢,就是IP化、寬帶化、移動化。目前看E3G技術標準發展比較快,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主流,而WiMAX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產品。 4G技術可令用戶在利用手機與(PDA)收發電子郵件和下載電影與音樂,但速度比3G快得多。ITU此前要求,各國在明年提交4G標準,4G技術預計在2010年正式商業化。我國此前已自主開發3G技術標準TD-SCDMA,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國際電聯 中國 4G標準 移動通信
- 1、引言 時分雙工(TDD)是一種現代通信系統常用的雙工方式,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用于分離接收與發送信道(或上下行鏈路)。如圖1所示,在TDD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接收和發送使用同一頻率載波的不同時隙作為信道的承載,用時間來保證接收與發送信道的分離。而傳統的頻分雙工(FDD)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的接收和發送使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承載,用頻段來保證接收與發送信道的分離。
圖1 TDD和FDD的工作原理
由于TDD方式中上下行信道使用同樣的頻率,上下行信道具有互惠性,從而使TDD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呈現出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TDD 時分雙工 通信系統 移動通信
- 1.引言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系統通信是當今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然而在網絡系統中利用現有電話網作為通信信道則是最經濟、最方便和最可靠的方法。當前現代電話通信網已經進入程控交換時代,技術比較先進,速度快,容量大,因此采用電話通信網建立數據通信系統確實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利用單片機系統采集灌區水位、水流量,實現無人職守和科學的管理水資源具有實際意義,特別對少雨缺水地區更具有應用價值。
2.系統硬件設計本系統采用了modem將前端單片機采集的數據通過電話網遠程傳輸到中心站pc機,并實現一對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PC機 電話 遠程通信系統 移動通信
- Profile Tuning Suite(PTS)是藍牙技術聯盟制定的眾多有重要意義的內部程序之一。正是這些程序成就了藍牙技術聯盟的獨特地位,也使其成為這項有著光明發展前景的無線技術的保護傘。由藍牙技術聯盟制定并在其9,000家會員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的 PTS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工具,它能夠自動實現藍牙規范測試,從而降低認證成本,縮短認證時間,并更好地保證藍牙設備在應用層面的互操作性。 PTS可在電腦上運行,并模擬任何藍牙設備或規范。借助這一工具,企業可以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藍牙技術聯盟 測試工具 典范 移動通信
- 隨著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經歷20周年高度發展邁向2007年的今天,中國信息通信技術(ICT)產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發展機遇和產業變革;其中以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本地高端制造業的全面突進、濱海新區為中心的環渤海電子信息產業圈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國ICT產業新的國際化角色等等變化,促使了每年在中國最大的移動電話制造基地天津舉辦的“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暨論壇(IMIE)”走進日本,利用CEATEC平臺全面尋找日本及亞洲的合作伙伴。在本屆CEATEC上,IMIE將帶領中國頂級市場研究機構在其展位(展位號:5G09)上連續舉辦“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移動通信 ICT產業 IMIE
- 在召開的3G在中國2007全球峰會上,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謝飛波表示,無線電頻譜并不是一個放開的市場,采取限制發展的做法更有利于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謝飛波是談到無線接入頻率規劃現狀時作以上表述的。目前有觀點認為我國的只有兩家移動運營商,競爭不充分對產業發展不利。但謝飛波表示,我國嚴格控制移動運營商數量以及無線電頻譜分配,正是有利于產業發展的作法。他表示,無線電頻譜并不是一個放開的市場,包括WTO方面也沒有要求對此自由競爭。在我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兩家移動運營商共分配2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信息產業部 移動通信
- 2007年,華為公司與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絡解決方案。
- 關鍵字:
華為 移動通信
- “Wimax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Wimax要想于中國乃至全球獲得成功,必須具備四個方面條件:市場、技術、頻譜和完備的生態系統。”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副總裁吳斌博士在Winmax論壇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線寬帶是目前中國主流電信運營商的增長動力,無線寬帶表現出兩種發展趨勢,即:寬帶無線化和無線寬帶化。 吳斌認為,在這個大趨勢之下,Wimax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Wimax要想于中國乃至全球獲得成功,必須具備四個方面條件:市場、技術、頻譜和完備的生態系統。 據有關數據,全球WiMAX用戶數到2010年的時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Wimax 無線寬帶 貝爾阿爾卡特 移動通信
移動通信介紹
移動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臺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