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新經濟時代,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第一大產業,是國家經濟和世界經濟的支柱,電子信息技術正在各行各業廣泛滲透,引領和帶動著其他行業跨越式前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全球經濟走向、技術水平、文明程度和社會面貌。而電子元器件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電子元器件技術作為電子信息技術的關鍵,電子元器件創新水平作為各種電子信息產品創新水平的標志,電子元器件創新能力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能力乃至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靈魂,電子元件創新作為新經濟騰飛的動力,其戰略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回顧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程,通過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集成電路
- 本報訊 11月份,電子制造業生產增速進一步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14.4%,比10月份提高7.2個百分點。1-11月,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在27個重點監測的產品中,有19個產品當月產量實現正增長,其中手機、彩電、微型計算機、集成電路分別增長45.7%、31.5%、63.7%和41.8%,比10月份分別提高38.3個、17.8個、21.7個和24.8個百分點。
電子制造業銷售產值扭轉下滑勢頭。11月份,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17.5%,比10月份提高12.2個百
- 關鍵字:
電子制造 電子信息
-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2009年(第九屆)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評選結果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部黨組成員劉利華、部總經濟師周子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領導、部分專家以及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和入選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的單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電子信息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是典型的依靠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的產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表現為對創新發明的擁有和使用能力。歷年的重大技術發明評選評出了一批技術水平高、經濟效益好、市場潛力大、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封裝 顯示
- 電子信息產業,是成都主導產業的“一號工程”。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的傾注,這座城市從不缺乏決心與魄力。
從發展到聚集,從壯大到豐盈,作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核心承載地的成都高新區,對電子信息產業鏈發展方略,有了更縱深、更明晰的思考與行動——以集成電路、軟件、光電顯示、通信“四向著力”的產業集群方向,加速電子信息產業聚集。
然而,在成都,對電子信息產業的關注,并不僅僅是某個區域,或是某個部門的傾注,而是一座城市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電子信息
- 天津市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產業鏈向高端拓展,推進工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實現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全市工業逐步呈現出設計信息化、裝備智能化、流程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的良好發展態勢。
自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以來,信息化已成為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信息技術在產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滲透與融合,有效地帶動了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的革新,極大地提升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發展能級。黨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移動通信
- 從1月的市場低谷,到3月的逐漸復蘇,再到8、9月明顯好轉,2009年我國電子元件行業經歷了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溫學禮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今年我國電子元件行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基本一致,與年初我們的預測也基本相符。今年電子元件行業的銷售收入預計將與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實現利潤的情況會稍微好于預期,整個電子元件行業的利潤率預計為4.8%。”
政策扶持初顯成效
電子元器件產業在整個電子信息制造業中是僅次于計算機的第二大細分產業,無論產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 機頂盒
- 國際金融危機在2008年影響了全球企業,作為高科技的信息產業領域,計算機行業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很大打擊,國內計算機產業面臨嚴峻考驗,計算機產量、銷售產值增速明顯放緩,國內計算機企業經營普遍陷入低迷狀態,部分企業出現負增長或虧損。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計算機行業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在2009年,一些積極的內外因素,比如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政策,直接或間接拉動了國內計算機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國務院適時頒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國內計算機企業應對危機帶來了信心和政策支持,也為我國計算機行業市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計算機 PC
- 在《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2009年我國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行業克服種種困難,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方面成績顯著。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出臺了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出口退稅等一系列政策,全行業經濟景氣指數呈現逐月遞增的勢頭。平板顯示產業鏈日臻完善、家用電器產業向節能高端轉型、數字電視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帶動了終端產業的大發展,這些都為明年全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行業整體轉暖 拉動內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 日前,為了幫助廣大電子信息產品制造企業確定所生產產品的環保使用期限,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電子信息產品環保使用期限通則》(簡稱《通則》)。該《通則》一經發布,立即引起了業內的極大關注。其作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的配套標準,雖然屬于指導性技術文件類的標準,但對于規范行業開展污染控制工作,幫助消費者及時了解產品環保使用期限,營造綠色、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意義重大。
規范年限標識做好電子污染控制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子產品在人們生活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技術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電子元器件 電子測量儀器
-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肖華表示,新18號文件正在制訂當中,并已擬出征求意見稿,相對于原18號文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優惠政策更多一些。
2000年國務院發布實施18號文件《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促進了上述兩大產業的快速發展。但該文件的相關優惠政策即將到期,業內一直期盼能夠有后續相關政策出臺。
肖華表示,根據國務院的意見,原18號文件中尚未到期的增值稅優惠將繼續執行,有關方面加快了新18號文件的制訂進展,已經拿出征求意見稿,總體上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TD-SCDMA 集成電路
-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表示,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軟硬件比例仍不合理,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在北京舉行的2009年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周子學在發言時指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制造業、硬件業比重高,軟件業的比重少,產業增長的極限開始顯現。硬(硬件產業)的沒有太多的市場動力,技術上沒有新的突破,顯然發展的潛力就不足。而軟(軟件產業)的又要有待于培育,現在還沒有到達爆炸期。
“以勞動力為代表的傳統增長成本優勢正在逐步弱化,還有像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都導致了原來的增長方式是不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半導體
- 1-10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出口總額6076.34億美元,同比下降19.5%,占全國外貿總額的34.6%。
進出口增幅呈現負增長,降幅繼續收窄。1-10月,電子信息產品累計出口3593.7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37.5%,同比下降18.35%,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1-10月,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口2482.57億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31.1%,同比下降21.11%。
1-10月,便攜式電腦、手機、液晶顯示板依然排在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前三位。其中便攜式電腦出口額累計達到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處理器 液晶顯示板
- 12月4日消息,“2009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今天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等相關領導參加了本次年會。
年會以“經濟振興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等領導,以及來自Google、東軟、諾基亞西門子、IBM等企業代表在會上分別發表演講,暢談國內外經濟及信息產業當前發展態勢,以及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政策和新舉措。
會議透露,在電子信息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通信設備 測量儀器
- 工信部網站今天發布的2009年10月份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指出,下半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繼續呈現小幅回調態勢,從10月數據看,全行業總體企穩回升趨勢基本明朗,但部分行業和領域仍存在波動反復現象,產業轉型的階段性特征凸顯并出現新變化,全行業經濟回升的基礎仍需要鞏固和加強。
一、產業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明朗。1-10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增速比1-9月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10月工業增加值增長7.2%,比9月提高0.9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工業低9.5個百分點。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分立器件 集成電路
- 消費電子及相關產業主要包括終端、內容和渠道三大產業。終端主要包括家用影音設備、PC多媒體、通訊、便攜影音、汽車電子等消費電子產品;內容包括資訊、娛樂和廣告;渠道是指通訊傳播網絡,包括廣電網、電信網和互聯網。
06年以前,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了遠快于GDP的增長速度,體現了中國制造業在信息時代的崛起。但是隨著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世界地位確立,產業鏈上端尤其是內容和技術發展卻相對滯后,同時由于收入分配結構并未向個人傾斜,導致我國文娛及相關消費增長緩滯。在解決經濟結構失衡的大背景下,消費電子及相關產業將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消費電子
電子信息介紹
“電子信息”是近幾年頻頻出現的一個詞,它是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并在各個領域里得到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成為信息學的詞匯。電子信息在信息的存儲、傳播和應用方面已經從根本上打破了長期以來由紙質載體儲存和傳播信息的一統天下,代表了信息業發展的方向。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