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明設計這個行業雖然進入中國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二十年,但就從國內遍地開花的優秀照明設計案例來看,中國照明設計無論從專業層面或者理念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北京智美照明首席設計師任見,卻在國內一片叫好的樂觀形式下,表達出了他的憂慮:“中國照明設計只是在自家唱唱戲,真正走上國際卻成了沒有發言權的毛頭小子。要是我們再不拿出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改革決心,這繁榮的景象將是曇花一現。”
很多殘酷的現實確實印證了這位資深照明設計師的話。據中國照明業界權威人士稱:“在照明設
- 關鍵字:
照明 LED
- 又到年末收官,在終端市場,有的商家在全面沖刺、有的商家在躊躇滿志、有的商家在反省自我、有的商家則一聲嘆息……不同的表情,共同演繹著年末照明燈飾市場。
合肥歐曼旗艦店登陸
12月12日,合肥市東方大廈歐曼照明旗艦店正式開業。布局精致的旗艦店向顧客展示了燈帶、球泡、尖泡、護欄管、數碼管、天花燈、射燈、筒燈等LED系列產品。該店經營面積50平方米,金、白的主題顏色也尤引人注意。
歐曼照明辦事處經理孫建向記者介紹,歐曼在安徽擁有多家網點,有良好口碑。登
- 關鍵字:
LED 照明
- 今年“雙十一”,燈具銷售有出色表現,同時也體現出明顯的特征。通過分析“雙十一”天貓燈具單店銷售額前20榜單、燈具銷售前20名榜單等數據,以及深入研究榜單的品牌和燈具品類,我們不難發現LED廠商發展電商有跡可循。
通過“雙十一”數據分析,記者發現LED吸頂燈、花燈、LED商照以及臺燈比較適合企業開拓電商渠道,燈具比光源更適合走電商渠道。當LED光源價格與光源相差無幾時,更節能、更長壽、更環保的LED球泡性價比更高,所以在電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政策的利好是推動LED照明企業發展的一大催化器,在國內LED企出走海外,艱難的“淘金路”上,一直也欠缺國外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但是LED照明企業要明白的是,LED照明企業發展缺的從來都不是政策,各種利好政策不間斷地紛至沓來,缺的是品質和技術,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絕對是自身的“內力”,內力不夠就往往朝不保夕,即使有瞬間的繁榮,也如曇花一現。
美國禁售白熾燈,引發LED行業大熱,但還須強身健體修“內功”?鴻利光電緊急叫停電商,
- 關鍵字:
LED 照明
-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這將使LED照明市場的競爭秩序得到逐步規范,所提出的目標也更為切實可行,LED照明產業有望進入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階段。中銀國際分析師李鵬指出,我國LED照明產業面臨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低、核心專利需突破、市場競爭無序等挑戰。2013年將會繼續過去的整合淘汰過程,一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將被逐步淘汰,優勢企業有望借助政策推動做大做強。
數據顯示,2012年LED封裝應用于照明市場的產值約$26.6億美元,相較于2011年,成長了23.5
- 關鍵字:
LED 照明
- LED是席卷整個照明產業的一次全新革命。企業在渠道開拓的道路上不斷擴張,得渠道者得天下。新的產業格局已初具雛形,擺在LED企業面前的是機遇也是挑戰,此時此刻,企業是時候停住匆忙的腳步,沉淀下來深刻思考未來的路怎么走,何以用渠道贏取天下?
LED渠道多元化擴張下的“蝴蝶展翅”
解密一:何以扇動翅膀引發龍卷風需用渠道贏天下
渠道多元化擴張,是企業所關注的重點。2013年底,電商的沖擊,也給整個照明產業帶來了機遇和警醒。如何把握挑戰?如何規避風險?如何線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據悉,我國首條線性OLED照明生產線在南京第壹有機光電有限公司首產成功。該生產線是世界第一條能夠生產三層發光體結構OLED照明面板的生產線,能夠成功制造出能效達111.7lm/w的內光提取白光IES-OLED照明器件,從而生產世界發光效能最高的OLED照明面板。
近年來,我國OLED產業主要集中在OLED顯示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國的OLED照明產業起步較晚,尚處于OLED照明技術小規模研發階段。南京第壹有機光電于2012年承擔了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
- 關鍵字:
OLED 照明
- 這些年來,由于LED的火爆,越來越多人開始搶灘這個行業。照明行業,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也使很多根本不在行的老板確實掙到了錢,于是乎,就吸引了更多的行外玩家進入。意料之中的是,大量資本與企業的涌入,肯定會導致行業的競爭白熱化,結果很多中小型LED企業,或者一些以前根本就沒涉足LED的企業,陷入了產品銷售不出去的困境。
于是,大家都把砝碼壓在招商上,紛紛在加強渠道拓展上下沉力度,優化渠道網點覆蓋率。以為得渠道者得天下,畢竟就目前的LED行業而言,只有掌握渠道才能掌握市場。所以,企業都在著力尋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白熾燈禁令,美國將于2014年元旦起開始停止銷售市場最暢銷的40瓦和60瓦白熾燈。此項舉動旨在推廣節能的緊湊型熒光燈、LED燈和其它能效比更高的燈泡。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國也將把白熾燈的規制范圍從現有的產業用領域擴大至住宅用室內照明。
與白熾燈相比,LED燈在節能效果上優勢明顯;與傳統的一體式熒光節能燈相比,LED燈在環保方面更有優勢。此外,節能燈中含有汞等有害元素,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而LED燈不含汞,其電路板的回收利用較節能燈更為容易,對環境的污染也
- 關鍵字:
LED 照明
- 節能是全球照明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歐盟、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等紛紛推出淘汰白熾燈等傳統高能耗產品等措施,旨在普及推廣節能燈。根據歐洲委員會規例,所有非指示性燈具必須符合最低能源效益規定。傳統白熾燈泡已經不能符合該等規定,因此須逐步取締。墨西哥照明節能計劃自2011年8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將在未來2年內全部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今年內所需的2290萬只節能燈將從中國進口。為了節約電力,阿根廷早在2008年就通過一項法律,規定從2011年6月1日起,阿境內將全面禁止銷售25瓦以上
- 關鍵字:
節能燈 照明
- 時令進入冬季,各地不同程度地已經感到寒意,但是,人們心中更多的是溫暖,因為前不久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讓人們看到今后國家和個人更加美好的前景。
照明行業是一個制造和傳播光彩的行業,走過的這一年充滿挑戰和震蕩,但總的來說是向前發展取得成績的一年。
這一年,照明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從國家出臺半導體照明產業規劃到深圳廢除半導體照明產業規劃;從歐普申請上市到雷士完成重組;從一些大企業介入照明行業到一些小企業折戟照明行業;從廣州國際城市燈光年會到北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明年LED照明滲透率上看20%,LED近期成為市場當紅炸子雞。身兼億光董事長、晶電副董事長的葉寅夫近日指出,LED市場成長看好,以上游的晶片廠而言,晶電受惠程度高于大陸業者。而有下游業者評估,明年國際前三大照明廠競相推出新品,承接歐美OEM訂單的臺廠將得利。
業界預期,明年LED照明滲透率將達20%,后年甚至有機會上看30%。葉寅夫指出,就LED晶片鏈來看,大陸一線廠向臺灣產業借將,使大陸一線廠技術與臺灣差距已經不大,但是晶電還是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他認為晶電受惠程度將高于大陸廠。葉寅夫指
- 關鍵字:
LED 照明
-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科技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平民化。
燈飾也從傳統的白熾燈到常規的節能燈,再快速邁入LED時代。
當前,LED照明行業由于資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利潤空間優勢對比明顯,再加上LED照明可期的市場前景,眾多企業蜂擁而入,造成LED市場混亂無序。LED照明企業良莠不齊,亂象叢生。
一是投機倒把型。LED行業初期,很多人認為LED行業資金、技術門檻低,前景好,人人躍躍欲試。一些本身毫無制造業經驗,一心想著一夜暴富的投機分子,更是想著“空手套
- 關鍵字:
LED 照明
- 臺灣LED晶片廠新世紀董事長鐘寬仁2013年12月17日出席由經濟部主辦的“微笑臺灣綠色永續展望2014全球綠商機”研討會時指出,LED產業在大陸廠商陸續退出市場后,2013年價格跌幅趨緩,供需趨于平衡的時間點將提前到來,預期2014年農歷年后LED產業就會回溫。
鐘寬仁指出,受到大陸產能大幅開出沖擊,LED產業從2011年開始陷入供過于求的低迷狀態后,市場原先預估這個狀況要等到2015年才會好轉,隨著LED照明需求已從2013年逐步發酵,預計LED產業于2014年農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時間如白駒過隙,回顧今年的LED行業發展,總會有不少的企業老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沒有做出大動作,沒有出新招,沒有新模式,經營方面也是顯得不如人意。其實,很多企業光是看到了創新的吸引力,只是看到了創新帶來的好處和價值,反而忽略了一個企業要達到創新的實力先要有個堅實的基礎的現實。蓋好樓先要打好地基,練神功先要蹲好馬步。企業發展同樣如此,LED老板想要讓自己的企業穩步發展,必須要讓自己的企業打好基礎,走好第一步。根據LED企業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有幾道門檻需要跨過。
首先是心態要好。企業的老板
- 關鍵字:
LED 照明
照明介紹
什么是照明?
在《辭海》中“照明”的含義如下:利用各種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場所或個別物體的措施。利用太陽和天空光的稱“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稱“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創造良好的可見度和舒適愉快的環境。
照明英文翻譯:Lighting
可見“照明”是一種措施,它包含“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室內設計的照明是對各種建筑環境的照度、色溫進行的專業設計。它不僅要滿足室內“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