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月習近平上任后首次訪問荷蘭時表示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強調2014年目標總能耗至少降低3.9%。
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工信部發布《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從中央到地方,從省部級到市縣級,十余項半導體照明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不難看出,這些政策中幾乎都提到了LED路燈的推廣。
LED照明很好的契合了中國節能減排政策目標,據了解,無線智能LED道路照明可以實現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節能超過30%,維護成本則下降50%,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關鍵字:
LED 照明
- 記者從25日在廣州舉行的“LED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創新戰略高峰論壇”了解到,中國首個全國性LED產業專利聯盟正式成立,助力企業加強專利布局,合力對抗專利壁壘,增加國際競爭砝碼。
LED產業聯盟是由積極投身于LED產業、從事LED技術、標準和產品研究、開發、制造、服務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社會組織。根據聯盟會員的要求提供專利布局申請、分析、預警等咨詢服務,協助聯盟會員開展對外專利許可、交易,降低談判成本;協助聯盟會員處理國際、國內專利糾紛、專利訴訟和專利威權事件,篩選聯
- 關鍵字:
LED 照明
- 近年來,LED產業蓬勃發展,但同時一些諸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光效低、光衰快、色溫偏差大、可靠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凸顯。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了“新型交流LED光引擎”,通過對自適應熒光粉技術、交流電直接驅動技術、熒光粉轉換組件、流水化工藝的研究,形成集成封裝器件,實現光電一體化的LED照明模組,開發出滿足室內外照明需求的高性能低成本LED照明產品,可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替換性。
該項目可實現在色溫3000K,顯示指數大于80時,LED光源光
- 關鍵字:
LED 照明
- 隨著節能減排市場的進一步開放,LED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本周LED行業市場發展中,智能家居與LED照明的結合趨勢漸明,行業發展也從抱團發展到并購混戰,更重要的是國家開始采取3C強制驗證,今后的LED照明的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把控。接下來一起看看本周的八大關鍵詞。
關鍵詞:北美“蛋糕”
目前,部分前期專注于出口日本、歐洲的企業已開始轉戰北美市場。美國白熾燈禁令最終期限來臨,照明產品需求顯著增大,北美此時儼然已成為全球LED照明企業新的角逐賽場,中國LED照明企業此時進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據韓國經濟28日報道,中國大型發光二極管(LED)企業紛紛涌入韓國,引來韓業界一篇恐慌。
在中國銷量第一位的LED企業光源世家(MLS)近日進入韓國,該公司LED照明產品銷量雖排名靠后,但產量已為世界第一,其價格競爭力可見一斑。中國政府在2003成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大力培育本國LED產業,制定“到2015年將LED產業增長率提升至30%”的目標,并于2012年投入22億人民幣的資金予以支持。
而韓國則對LED產業的發展不夠
- 關鍵字:
LED 照明
- 工研院看好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照明在室內設計與燈具照明設計的新商機,并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宣布正式成立OLED照明聯盟(OLEDLightingCommercializationAlliance,OLCA),在照明公會與設計師團體的齊心協力下,整合材料、設備、燈源模組、燈具廠商、照明設計以及室內設計業者。目前已有錸寶、智晶、默克、康寧與東臺精機等大廠加入。
OLCA會長、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劉軍廷所長表示,OLED照明具有極輕薄、可撓曲等特性,易與各種建材整合,且光線柔和舒適,非常接近
- 關鍵字:
OLED 照明
- 在移動化、碎片化、個性化的全新商業環境中,快速掘金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謂微時代呼喚微變革,微變革帶來微機遇,誰能更深刻地理解移動互聯,誰就能贏得這個時代。傳統燈飾企業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在戰略策劃、組織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進行深度調整,大企業轉型抑或草根創業逆襲,如何在廣博的世界中開辟一片“藍海”?
市場倒逼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傳統的經營管理往往是想方設法去搞定客戶,當搞不定客戶時就會回頭折騰內部管理,都希望在戰略上是行業第一,產品上的密切追隨,數據上的好高騖遠。隨
- 關鍵字:
照明 LED
- 7月18日,上市公司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山市索正光電照明有限公司合作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中山古鎮舉辦。方大集團董事副總裁王勝國和索正光電董事長羅慧馳出席了簽約儀式。
7月22日,方大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收購羅慧馳控制的三家LED照明企業60%的權益,三家LED照明企業主營業務均為半導體照明(LED)應用,分別是中山市索正光電照明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中山市橫欄鎮滕鼎照明電器廠(附屬三家門市)、深圳市金碼盈科電子有限公司。
方大集團與下游企業組建合資公司
在18日的簽約
- 關鍵字:
LED 照明
- 產能擴張帶來的競爭加劇,將逼迫國內企業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客觀上將刺激中國LED芯片產業技術實力的提升。
多方數據表明,在照明應用的推動之下,LED芯片產業迎來新一輪擴產高峰,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利好。
今年7月,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相繼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前者凈利潤預增40%,后者凈利潤預增185%~215%。
三安光電的公告指出,隨著LED照明的滲透,LED芯片需求旺盛,報告期內,公司產能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華燦光電的公告也指出,2013年下半年以來,
- 關鍵字:
LED芯片 照明
- 從中國LED行業上市公司公布201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來看,自2013年在行業回暖后,今年上半年LED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市公司中有八成業績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長,但行業競爭依然嚴峻,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分化依然明顯。可以預見的是,這些企業會順應產業鏈發展趨勢有望在以后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小編通過對國內LED行業上市公司年中財報進行調查,根據各個公司凈利潤收入,精心排出2014年中國LED產業賺錢能力的10強企業。三安光電三安光電為我國LED芯片龍頭,核心驅動業務為LED芯片。其核心
- 關鍵字:
LED 照明
- 光電元件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的公司業績,其中照明行業的收入達到了4300萬英鎊,增長率為46%;而2013年上半年的照明收入為2930萬英鎊。
該公司的照明營業利潤增長了60%,金額為710萬英鎊,比去年同期增長270萬英鎊。
該集團首席執行官羅伊·伯頓表示:“工業方面的LED照明需求持續增長,而這正是我們銷售額和潛在的經營利潤的所在。這是一個潛力大并且重要的市場。雖然我們在這方面銷售業績很好,但是對市場的滲透率仍然有限。我們相信這個LED市場的機會是巨
- 關鍵字:
光電元件 照明
- 佛山照明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又有新進展,今日,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部分代理律師處了解到,第二批案件將于8月25日至29日在廣州市中院連續一周進行開庭審理,之前已經庭審的第一批案件目前處于司法鑒定階段,尚未宣判。
“今天收到法院傳票,通知8月21、22日交換證據,8月25至29日開庭”,為投資者代理佛山照明案的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謝良律師告訴網易財經,“從法院預留一周的開庭時間來看,這是場拉鋸戰”。
擔任佛山照明案書記員的法院人士證實
- 關鍵字:
佛山 照明
- 最近兩年,LED照明行業價格戰一直在升溫,產品價格一路直線下滑,企業利潤似乎已經見底。各大照明企業因此紛紛犯難:不做LED,必然是死路一條,而做LED,在硝煙彌漫的價格混戰中又看不到希望的曙光。2014年的光亞展,“智能”概念鋪天蓋地而來,讓LED照明企業又看到了些許希望。然而,“智能”能否撐得住LED的價格,至少目前來看,仍然是個未知數。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上半年,LED照明價格直線下滑,下降幅度已經跌破20%的關口。實際上,自2012年以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我國LED照明行業“危機四伏”
我國LED行業在經歷過繁華之后,即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威脅。LED燈是近幾年科技發展的新興產物,其節能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目前已在全世界得到普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對于LED研發的重視,現在的LED產品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低廉。由于日本、歐美等國家全面禁止使用白熾燈,導致了對LED燈的需求急劇加大,日本、歐美等國家向中國進口LED產品將是一大趨勢。
但是這一良好的國際環境趨勢為國內的LED產業提供了過于樂觀的生產預期,使得資本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據報道,飛利浦公司正在加速整改旗下照明業務部門,主要原因是隨著LED照明產品的價格逐漸接近傳統燈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更加節能的LED照明產品。
因此,飛利浦將加大投入整改的費用,2014年下半年的整改費用將從1億歐元(人民幣約8.38億元)增加到1.7億歐元(人民幣約14.24億元)。整改項目包括縮小傳統照明產品的生產規模,甚至可能關閉傳統燈具制造廠。
隨著全球各國開禁白熾燈,LED市場更加蓬勃向上。然而,日益激烈的價格戰不斷侵蝕著各大廠商包括飛利浦、歐司朗等的利潤。飛利浦昨日公
- 關鍵字:
飛利浦 照明
照明介紹
什么是照明?
在《辭海》中“照明”的含義如下:利用各種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場所或個別物體的措施。利用太陽和天空光的稱“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稱“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創造良好的可見度和舒適愉快的環境。
照明英文翻譯:Lighting
可見“照明”是一種措施,它包含“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室內設計的照明是對各種建筑環境的照度、色溫進行的專業設計。它不僅要滿足室內“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