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行業組織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周五稱,因價格下跌水平重于半導體產品總出貨數量7%的增速,二季度全球半導體產品銷售額比上季度減少2%,跌至599億美元。
半導體產業協會會長Scalise在報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芯片行業的主要事件就是產品價格持續快速地下滑。” 該會長說,消費者對個人電腦與手機的需求與預測的增長速度一致,但半導體產品價格在下跌。電腦和手機占所有半導體產品需求的60%。 SIA還指出,6月銷售額比5月減少了3億美元,從203億美元跌至200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其他IC 制程
- 為筆記本電腦制造背光產品的廠商看到了這種新的背光技術巨大的發展前景。隨著冷陰極熒光燈(CCFL)將被LED(發光二極管)所取代,背光單元現在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LED能夠比CCFL提供更平均的照明和耗電量更少。雖然LED目前僅占市場份額的5%,但是,至少一家廠商預計在2008年銷售的筆記本電腦中將有四分之一采用LED背光。
臺灣地區廠商中強光電(Coretronics)背光單元業務部門總裁Fred Huang說,雖然目前LED背光單元的價格是CCFL背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發光二極管 LED
- Vativ科技公司近日發布新一代HDMI接收器樣片----VTV2313。VTV2313支持HDMI1.3a規范中新增功能。VTV2313與Vativ第一代3輸入端HDMI接收器(VTV2310)的引腳兼容,在1080p和UXGA分辨率下可支持xvYCC和高達36-bit深色,所支持最大帶寬為6.75Gbps@225MHz。
VTV2313主要用于高清電視和顯示器,集成有3個輸入端和1個輸出端,通過去掉電視機內不必要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Vativ VTV2313 消費電子
- 隨著NAND閃存芯片需求的增加,內存廠商已越來越難得到充足的NAND閃存芯片供應,NAND閃存芯片吃緊加劇了內存產業整合,業內人士稱現在已有許多小規模的內存廠商從市場中退出。 今年前一段時間NAND閃存芯片價格出現了下滑,現在價格又開始了回升,可這并不能讓眾多內存廠商高興起來,因為并非所有的內存廠商都能得到足夠的NAND閃存芯片供應,特別是在蘋果霸占了三星的大量NAND產品的情況下。 現在約有一半的二線三線內存廠商退出了NAND閃存業務,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由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NAND 閃存 芯片
- 8月6日國際報道 導體產業協會(SIA)本周五表示,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599億美元,較第一季度下跌了2%,原因是價格下跌的影響超過了銷售量增長7%的影響。 SIA總裁喬治在一份報告中說,今年上半年芯片產業的大趨勢仍然是價格迅速下跌。他說,消費者對個人電腦和手機的需求達到了預期的水平,但價格卻在迅速下滑。 PC買主在繼續享受著微處理器和DRAM價格下跌帶來的好處,PC廠商能夠以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提供功能強大的系統。臺式機平均售價已經下滑到約70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全球芯片
- 據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和瀚宇彩晶(HannStar Display)等中國臺灣液晶面板制造商表示,2008年它們將謹慎投資,減少公司的資金投資預算。 友達光電表示,公司下年的資金投資預算為新臺幣700億元(約合21億美元),相比之下,今年友達光電的投資預算為新臺幣900億至950億元。在下年的投資中包括另一條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公司安排的2009年投產的第二條7.5代生產線(L7B)最初的產能為四萬塊。 奇美電子同樣降低了公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臺灣 液晶面板
- 諾基亞發布了2007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得益于與西門子成立網絡設備合資公司所產生的一次性收益,諾基亞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8%。 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諾基亞的凈利潤為28.28億歐元(約合38.7億美元),每股收益72歐分。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2006年第二季度,諾基亞的凈利潤為11.4億歐元,每股收益28歐分。諾基亞第二季度運營利潤為23.59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15.02億歐元增長57%。諾基亞第二季度銷售額為125.87億歐元,比去年同期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諾基亞 利潤
- 8月4日消息,全球半導體協會(SIA)本周五發布報告顯示,半導體市場整體受削價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全行業收入增長率只有2.1%,而同期受PC和手機強勁銷售的推動,芯片出貨量卻較上年同期增長7%,出現增產不增收情況。 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前五個月全球芯片銷售額達121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184億美元。半導體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嚴重影響了芯片廠商所獲利潤,但毫無疑問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卻是好消息,因為幾乎所有類型的芯片都受影響,包括PC微處理器、數碼相機的DRAM存儲芯片以及手機核心部件DSP等。&nbs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半導體 增長
- 未來幾年DTV銷售火爆,將為半導體供應商創造巨大的商機。iSuppli公司預測,2006-2011年該領域中的芯片銷售額將增長一倍。2011年全球DTV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將從2006年的71億美元上升到142億美元。總體半導體銷售額中包括DTV音頻/視頻板上的芯片,以及其它類型電視中的芯片,包括輸入/輸出電路、驅動器、音頻與電源。它還包括電壓調節器、LCD驅動器、背光變極器、等離子面板(PDP)驅動器,以及用于背投電視(RPTV)的數字光處理(DLP)、LCD和硅基液晶(LcoS)芯片下圖所示為iSuppl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數字電視 芯片 2011年
- 8月5日消息,LinuxWorld大會&展覽會本周一將在舊金山開幕,預計有超過11000人參加。市場研究機構IDG一位分析師指出,消費用戶評價開源軟件所采用的標準與評價商業版權軟件的標準一樣,即價格適中且運行功能完備。 據國外媒體報道,IDG分析師馬特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DG 開源
- 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液晶電視價格近日開始出現回調。記者在西安家電賣場走訪調查后發現,大多數液晶電視價格促銷已經不多,一些小尺寸產品已經開始有小幅回調,而40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價格卻出現較大下調。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是由于“五一”的促銷價格比較低,淡季回調價格屬于正常。 小屏漲 兩大因素促回調 據悉,受到液晶面板漲價、“五一”黃金周“透支性”促銷等因素的影響,7月開始液晶電視價格回調。據悉,相對去年產業不景氣、各大面板廠放慢擴產的情況,今年液晶電視、電腦等產品對面板的需求大大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 除了消費者對平板電視青眼有加以外,還有許多國家的政府要求電視產業從模擬向數字轉化,而平板電視天生就是數字式的。這個潮流始于美國。美國將在2009年2月17日停止模擬電視廣播。歐洲、日本、韓國和其它國家也都計劃在一定時候停播模擬信號,向數字電視過渡。多數國家將在2015年以前完全轉向數字電視。 誘人的外形尺寸一直是刺激消費者對DTV興趣的一個因素,而價格大幅下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大。DTV的兩大主要部件——玻璃和半導體,價格都在快速下降。預計玻璃價格將繼續走低,尤其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DTV DTV
-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銷量將同比增長12%,增長速度略快于上一季度。 Strategy Analytics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銷量將達到2.83億部,同比增長12%,增長速度連續第二個季度低于20%。今年第二季度,諾基亞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領先優勢。諾基亞在第二季度財報中稱,得益于在新興市場的優異表現,以及摩托羅拉的市場份額大幅下滑,該公司第二季度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手機銷量
- 本周三,市場調研廠商iSuppli表示,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收入增長速度在持續下滑━━今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將達到3000多億美元,原因在于價格下跌和一些熱門產品的銷售增長速度放慢。 據iSuppli稱,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將由去年的3270億美元增長到3440億美元,增長幅度為5.2%。去年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了9%。 iSuppli分析師加里表示,銷售收入增長速度放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ASP(平均銷售價格)的下滑,但其它原因是數字電視、數碼相機等熱門產品的銷售增長速度放慢。例如,在3、4年前,數字電視銷售的增長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市場
- 據信息產業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出口總額達到3507.5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5.7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增速1.6個百分點。 其中累計出口額為1981.1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增速比去年低13.8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外貿出口增速2.7個百分點;累計進口總額為1526.4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去年低18.1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外貿進口增速0.4個百分點。 從出口企業性質分析,外商獨資企業出口1339.4億美元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子信息產品 出口
消費電子介紹
“消費電子”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最終實現消費者自由選擇資訊、享受娛樂的目的。消費電子主要側重于個人購買并用個人消費的電子產品。
面對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人們對信息的整合運用與隨時調整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電子無疑將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目前,消費電子行業每年都持續增長,所涉及的產品領域和行業越來越多。豐富的消費電子新品正從各個角度向消費者展示著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