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8年推出i740獨顯之后,Intel已經在高性能GPU市場上消失了22年了,今年他們要憑借10nm工藝的Xe顯卡殺回市場。現在的問題是Intel需要面對AMD及NVIDIA兩大對手,剛一上來免不了要拼性價比。Intel的GPU項目進行了多年了,2018年挖來了前AMD RTG部門主管、首席GPU架構師Raja Koduri,打造了Xe架構,這一個架構能夠滿足從低功耗核顯到數據中心GPU在內的多個市場需求。Intel之前已經明確,2020年就會推出首款顯卡,除了Tiger Lake處理器的Gen1
關鍵字:
英特爾 顯卡
Intel歷史上曾兩次涉足獨立顯卡領域,一次是曇花一現(i740),一次是出師未捷(Larrabee)。現在,Intel第三次發起了沖擊,全新的Xe架構被寄予厚望,將成為Intel全平臺產品線上的關鍵一環。Intel Xe獨立顯卡將覆蓋輕薄本、臺式機、工作站、服務器、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超級計算機等幾乎所有領域,分為低功耗的LP、高性能的HP、超高性能的HPC三種微架構。將在今年底發布的10nm Tiger Lake移動平臺會集成LP版本的Xe GPU,獨立顯卡形態的DG1有望明年發布,也是10nm工藝
關鍵字:
英特爾 顯卡 超級計算機 7nm
華擎今日發布了新款“RX 5500 XT Challenger ITX 8G”,這也是AMD 7nm顯卡家族的第一款ITX規格迷你刀卡,當然也是RDNA架構顯卡的第一次。該卡長度只有17.8厘米,高度不過12.4厘米,可輕松適應任何迷你機箱,搭載單個10厘米直徑風扇,當然體積是雙插槽的。盡管身材小小,它依然維持了完整的公版規格,Navi 14核心,1408個流處理器,核心基礎頻率1607MHz,游戲頻率最高1717MHz,加速頻率最高1845MHz,同時搭配128-bit 8GB GDDR6顯存,等效頻率
關鍵字:
AMD 華擎 顯卡 RX 5500 XT
2017年比特幣價格達到了巔峰,一度沖擊2萬美元大關,帶動數字貨幣全球大爆發,顯卡挖礦成了很多人發家致富的選擇,顯卡廠商也過上了暴發戶的日子,有廠商1個月的銷量頂得上以往半年的銷量。不過2018年上半年,比特幣價格暴跌2/3,從接近2萬美元直接跌到了7000美元左右,礦卡市場也隨即崩盤了,顯卡廠商積累了大量顯卡庫存,售價也一落千丈,RX 580、GTX 1060這樣的熱門礦卡價格從3000+回歸正常價位,RX 580甚至跌到了千元附
關鍵字:
顯卡 礦卡
之前傳聞NVIDIA將對GTX 1650顯卡升級,將GDDR5顯存升級為GDDR6,現在已經確認了,技嘉的GTX 1650 GDDR6顯卡已經可以預售了,帶寬提升了50%,難得的是加量不加價。NVIDIA的桌面版GTX 1650顯卡使用的是TU117核心,896個CUDA核心,基礎頻率1485MHz,加速頻率1665MHz,配備8GHz GDDR5顯存,位寬128bit,帶寬128GB/s,售價149美元,國內價格千元出頭。升級之后,TU117核心什么的不會有變化,主要就是顯存從GDDR5變成了GDDR6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GDDR6 GTX 1650
NVIDIA前不久號召用戶家參與Folding@Home項目,現在有40萬PC玩家參與,貢獻的算力性能已達47億億次,是全球TOP500最強超算的2倍還多。COVID-19病毒在全球肆虐,對抗它的最好辦法是迅速找到合適的藥物,這也是全球科研攻關的重點。3月14日,NVIDIA GeForce官方推特發布公告稱:“PC玩家們,讓我們的GPU一起加入工作吧。加入我們,用閑置的GPU算力支持Folding@Home項目,以對抗新冠病毒”。Folding@home是一個研究蛋白質折疊、誤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關疾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超算
繼全球GPU出貨量報告之后,JRP日前又發布了2019年Q4季度全球AIB獨顯的報告,當季獨顯出貨1230萬塊,環比增長12.2%,同比大漲了33.4%,AMD的市場份額提升到了31.08%,上一年同期為18.77%。JPR表示,這是全球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獨顯出貨增長,但這一好事預計會在Q1季度被打亂,因為疫情的影響,中國市場供應鏈中斷將導致顯卡出貨持平或者下降,廠商給出的指引顯示下滑約為9%。目前獨顯GPU市場上主要是AMD及NVIDIA兩家的二人轉,AMD的GPU市場份額從上一年的18.77%大漲到了3
關鍵字:
AMD 英偉達 顯卡
2月10日晚間,AMD正式發布了新款圖形工作站專業顯卡Radeon Pro W5500,同時還有移動版的Radeon Pro W5500M。二者均基于7nm工藝、RDNA架構、Navi 14核心,都支持PCIe 4.0,22個計算單元,1408個流處理器,搭配128-bit GDDR6顯存,等效頻率14GHz,帶寬為224GB/s。其中,W5500 FP32浮點性能5.35TFlops,顯存容量8GB,并配備四個DisplayPort 1.4接口,支持四路4K或者單路8K/60Hz輸出,最大功耗125W,
關鍵字:
AMD 顯卡 工作站 Radeon Pro
今天早些時候,我們聽說了AMD新款服務器加速卡Radeon Instinct MI100的消息,核心規模更大,但是功耗更低,相當不可思議。現在,TechPowerUp發現已經有人上傳了該卡的BIOS,也進一步確認了其規格。BIOS文件信息顯示,MI100的設備ID字符串為“0x1002 0x738C”,確認來自AMD、代號為Arcturus(大角星),BIOS文件版本為“000.000.000.000.013547”,今年1月23日新鮮出爐。結合文件內的字符串“MI100 D34303 A1 XL 200
關鍵字:
AMD 顯卡 7nm Radeon Instinct
曾經有傳聞稱,AMD Navi核心的下一代將是“Arcturus”(大角星),但后來得到AMD官方人士證實,這其實是一款針對服務器專業加速卡產品的代號,而不會出現在消費級游戲卡中。大角星也叫牧夫座α星,是牧夫座(Bootes)中最亮的星,也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恒星,亮度全天排名第四,和AMD此前用過的代號Vega(織女星)、Polaris(北極星)同屬一類。今天,硬件曝料專家@KOMACHI_ENSAKA 給出消息稱,發現了一款新的AMD專業加速卡“Radeon Instinct MI100”,應該就是A
關鍵字:
AMD 顯卡 Radeon Instinct
Intel重返獨立顯卡市場可以說是萬眾期待,但進度真不算快,不同產品線也是有快有慢。目前,Intel已經宣布了面向移動筆記本領域的Xe LP架構的DG1,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登場,還有面向高性能計算的、Xe HPC架構的Ponte Vecchio,接下來只剩下一個面向游戲市場、Xe HP架構的還未露面,也就是DG2。其實去年的時候,就有測試驅動泄露出來,赫然可以看到DG1、DG2的身影:iDG1LPDEV = "Intel(R) UHD Graphics, Gen12 LP DG1" &q
關鍵字:
英特爾 顯卡 臺積電 7nm
終于,Intel獨立顯卡回歸!在反復宣講了許久之后,Intel終于在CES 2020大展上第一次拿出了全新設計的Xe架構顯卡,首款產品代號“DG1”,將搭載于系下一代移動平臺Tiger Lake,集成其中,而非獨立的PCIe擴展卡樣式。事實上,Intel去年10月才第一次從工廠拿到返回的Xe GPU芯片,所以無論硬件、驅動開發還是軟件、游戲適配工作都還處于初期階段,這次的首秀也只是讓大家嘗嘗鮮,距離上市還遠得很。有趣的是,除了使用筆記本進行演示之外,Intel還制作了一批Xe軟件開發套件(Software
關鍵字:
英特爾 顯卡
本屆CES上,AMD帶來了RX 5600系列顯卡,對標GTX 1660 Ti的5600XT國行定價2099元,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開賣。
關鍵字:
AMD 顯卡 Navi RDNA
1月7日,AMD在CES 2020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Ryzen 4000系列處理器與Radeon RX 5600XT顯卡。規格上,RX 5600XT顯卡采用了與5700系列一致的7nm RDNA架構,36個計算單元,1357MHz基礎頻率,1560MHz加速頻率,6GB GDDR6顯存。在AMD官方數據中,在1080P分辨率Ultimate特效下,《使命召喚:現代戰爭》、《全境封鎖2》、《戰爭機器5》三款大型3A游戲中,RX 5600XT顯卡游戲幀數要比GTX 1660Ti分別高出10幀、
關鍵字:
AMD 顯卡
近日,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除了因1X納米良率問題導致供貨不及,使得服務器內存價格領漲以外,顯卡內存價格也快速反轉向上。由于顯卡內存相較于其他產品類別,屬于價格波動明顯的淺碟市場,因此在買方積極拉貨下,預期價格將較前一季上漲逾5%,漲幅為所有產品中最高。顯卡與游戲機規格提升,高容量GDDR6需求增溫觀察2020年整體需求狀況,市場正快速從GDDR5轉向GDDR6,顯卡市場中,NVIDIA的主流產品RTX顯卡幾乎已經全部轉用GDDR6,而AMD正在積
關鍵字:
顯卡 內存
顯卡介紹
【概述】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顯示圖形的輸出,對于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得非常重要。目前民用顯卡圖形芯片供應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兩家。
【工作原理】資料 (data) 一旦離開 CPU,必須通過 4 個 步驟,最后才會到達顯示屏:
1、從總線 (bus) 進入顯卡芯片 -將 CPU 送來的資料送到顯卡芯片里面進行處理。 (數位資料)
2、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