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網絡融合是一個大趨勢,融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盡量簡化網絡環境,降低運營維護的復雜度和運維成本,這是所有運營商所期望的。為此,本文深入分析和探討了固網與移動網融合的技術路線及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三網融合”的融合內容、融合方法及其技術基礎。 關鍵詞 網絡融合 電信網 計算機網 有線電視網 一、引言 網絡融合是一個大趨勢,也是一個熱門話題。融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盡量簡化網絡環境,降低運營維護的復雜度和運維成本,這是所有運營商所期望的。近幾年,業界一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繼移動聯通后,中國電信和網通也如期已拿到3G號段,步入移動運營商的行列。但是由于網通、電信南北劃江而治。在融合與溝通上存在著一定的利益矛盾。如何避免在3G移動領域出現現有固話的網間瓶頸便成為當務之急。 近日來自中國電信的政策制定機構--中國電信北京研究所,其內部人士向eNet透露,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正在為尋求3G網絡的全國暢通,進行內部溝通,雙方有可能共同成立第三方公司來協調管理未來的3G移動網絡。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2001年4月18日掛牌成立,一直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 交換網絡一旦發生嚴重的通信故障,不但會造成電信業務收入的流失,而且會使電信用戶的業務蒙受巨大的損失,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然而,由于交換網絡的復雜性以及受多種因素的制約,難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通信故障,這些故障的不可預見性給故障的預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造成的后果嚴重威脅著通信暢通。所以如何快速、有效地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疏通有效話務,恢復通信暢通,將是減少故障損失、彌補社會影響的主要途徑。“交換網絡應急處理專家系統”能在交換網絡發生某一故障時,提供一些有效的緊急處理方案,指導技術人員進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路由器能支持的接口種類,體現路由器的通用性。常見的接口種類有:通用串行接口(通過電纜轉換成RS232 DTE/DCE接口、V.35 DTE/DCE接口、X.21 DTE/DCE接口、RS449 DTE/DCE接口和EIA530 DTE接口等)、10M以太網接口、快速以太網接口、10/100自適應以太網接口、千兆以太網接口、ATM接口(2M、25M、155M、633M等)、POS接口(155M、622M等)、令牌環接口、FDDI接口、E1/T1接口、E3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作為服務器虛擬化領域的主導廠商之一,SWSOFT進入中國后的舉措堪稱高調。5月16日,其高舉“虛擬化引領服務創新”的大旗,開始了第一次的布道,而這顯然是VPS市場日益火爆所造就的結果 按照SWSOFT(中國)CEO張自力的說法:“虛擬化所引導的服務創新大潮已經來到中國。而VPS作為以虛擬服務器為目標的技術,已經不僅僅是新的網絡服務手段,同時還將帶動一個新的產業鏈。”而所謂的VPS(虛擬專用服務器),則恰恰是SWSOFT賴以領導這個產業鏈的武器。 這種說法顯然有據可查,IDC報告稱,由于大量用戶正在向基
- 關鍵字:
服務器 通訊 網絡 無線
- 手機即時通信(MobileIM)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手機來實現移動即時通信,只是由于網絡的限制,移動即時通信目前并不能像在互聯網上那樣通達全球各地,因此,跨網絡跨國界的移動即時通信就成為人們所期待的一種新的應用,也為全球的移動運營商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移動即時通信的主要功能 具體而言,移動即時通信業務是將固定線路電信市場上的電腦用戶中普遍使用的即時通信服務的范圍延伸到手機上,提供如下主要功能。 實現用戶狀態的呈現與管理、提升業務體驗,包括屬性訂閱、通知、取消訂閱。其中屬性可以是對
- 關鍵字:
手機即時通信 通訊 網絡 無線
- 摘要 分析了下一代互聯網的安全需求與挑戰,對下一代互聯網的安全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探討了下一代互聯網的安全保障問題。 關鍵詞 互聯網 網絡安全 IP 一、引言 時至今日,互聯網在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巨大成功,已滲透到人類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在為人們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在逐漸影響工作生活的態度與方式。 由于互聯網設計上的一些缺陷(例如地址空間問題等),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再持續高速發展。對下一代互聯網的研究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
- 關鍵字:
互聯網安全 通訊 網絡 無線
- 戰略決策:DSP+模擬 作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的TI,今天的成功源于16年前的重大戰略抉擇:把重點放在模擬和數字方面。公司毅然出售了筆記本電腦、存儲器等PC時代最為熱門的事業部,致力于發展數字時代的引擎——DSP;收購了知名的高性能模擬公司Burr-Brown公司、友利電公司的電源部等,大大加強了連接數字與真實世界的模擬部分。最近,該公司又出售了傳感與控制部門,進一步集中精力發展半導體業務,以迎接通信+娛樂時代。
定位:通信+娛樂 就像上世
- 關鍵字:
單片機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嵌入式系統 通訊 網絡 無線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隨著網絡業務的激增,企業網用戶對于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從性能還是從安全、智能化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需求。在萬兆做核心日漸普及的今天,如何建立一個更先進的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銳捷推出了RG-S5750-24GT/12SFP安全智能萬兆多層交換機,該產品以極高的性價比為中小企業網核心、大型企業網和園區網的匯聚層及數據中心服務器接入提供了多層交換、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務質量、靈活豐富的安全設置和基于策略的網管,最大化地滿足了高速、安全、智能的企業網需求。獨特設置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2006年6月9日,來自中國衛通的消息,現任中國衛通集團總經理張海南由于到了退休年齡正式卸任總經理職務。與此同時,國資委于今天上午召集會議宣布該結果,同時公布繼任者為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經理助理的芮曉武接任中國衛通集團總經理一職。 芮曉武,1960年生人,可謂少壯派。歷任航天部710所副所長、所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業務助理、經營部部長,到達衛通之前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經理助理,同時兼任中國天地衛星股份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一、寬帶業務的發展 目前,寬帶已經成為運營商最主要的利潤增長點。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寬帶用戶數已達到6430萬人,超過了窄帶用戶。 三重播放業務、商業應用業務和移動數據業務是目前寬帶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 三重播放是充分利用語音、數據、視頻作為業務載體,打造充分調動用戶聽覺和視覺的業務。三重播放業務作為嶄新的業務形式,將推動傳統固網運營商向提供融合語音、視頻和數據業務的
- 關鍵字:
城域網 通訊 網絡 無線
- 當企業進入業務擴張期,勢必將分支機構設到全國各地,相應的,員工出差也成為家常便飯。對于這些商務人士而言,經常需要與同事或客戶召開會議,而傳統的會議電視方式既昂貴又使用復雜,不利于提高溝通效率。 針對這個難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推出了多媒體協同會議系統,為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多媒體協同會議系統(Multi Media Instant Conferencing, MMIC)能實現語音、數據和視頻的協同工作,使身處異地的人們可以在同一時間合作解決同一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移動多媒體 醫療保健類
- 意法半導體公司(ST)的ADSL+VoIP解決方案允許終端業者在增加最少成本的條件下,為原有的ADSL路由器加上VoIP網絡語音功能。這一方案設計使得用戶不僅可以通過ADSL寬帶接入到互聯網,而且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通話,大大節省了通話成本。VoIP功能的加入不僅給原有的ADSL路由器帶來附加價值,而且對原有ADSL路由器不造成帶寬影響。當然,方案設計需要考慮核心運算器的運算能力,一般使用資源有限的1到2個頻道是比較合理的配置。 本解決方案在產品上是以增加最少的器件來實現傳統家用電話連接寬帶網絡的,所增加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軟交換:有時也稱為媒體網關控制器,負責呼叫控制,即進行呼叫連接的建立、監視和拆除。其功能相當于原來電路交換機里的呼叫處理模塊所完成的功能。軟交換只負責信令和呼叫控制,沒有傳輸功能,也就是說,兩個用戶之間通信,只有在呼叫建立和斷開的時候,通過信令(或稱協議)和軟交換發生交互,其它時候,兩個用戶之間的語音、視頻或者其它媒體流,并不經過軟交換。 接入設備:包括接入媒體網關和IAD(綜合接入設備),它的功能就是實現最終用戶的接入,就像傳統交換機里邊的用戶板。但是,由于NGN是架構在分組網上的,因此,NGN的接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 WiMAX是IEEE802.16乙太網絡的界面標準,就像Wi-Fi 是802.11乙太網絡的標準一樣。這兩年來,WiMax 已經成為無線網絡界最流行的專用字匯。 同時它也可能是近年來最被夸大誤解的技術之一。 對WiMAX常見的誤解有: WiMAX的傳輸范圍一定比Wi-Fi大 WiMAX的速度比Wi-Fi快 WiMAX會跟Wi-Fi競爭,進而取代Wi-Fi WiMAX比Wi-Fi更安全。 WiMAX的傳輸范圍一定比Wi-Fi大 WiMAX的設計可以在需
- 關鍵字:
通訊 網絡 無線
無線介紹
WIFI相關簡述 全稱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無線局域網聯盟(WLANA)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準本身實際上沒有關系。但是后來人們逐漸習慣用WIFI來稱呼802.11b協議。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