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寬帶正在和有線寬帶進行激烈的競爭,LTE將為移動運營商提供強大支撐。
受益于無線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寬帶市場的發展也日益提速,甚至已經出現了對固定寬帶進行替代的趨勢。在帶寬提高以后,移動互聯網產業也開始加速,在軟件和應用的支持之下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同時,為了讓下一代移動技術產生最好的規模經濟效應,沃達豐和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合作,開展了LTE測試,期望能夠幫助業界建立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
沃達豐的研發部門重點是推動無線產業的發展,我們的全球研發力量主要集中在歐洲,現在在美
關鍵字:
無線寬帶 LTE 移動寬帶 有線寬帶
今年底,上海“無線城市”網絡將建成3000個無線熱點覆蓋,在上海主要商務樓、高星級酒店、中小型商務談判場所、南京路步行街等商業休閑區域實現無線寬帶覆蓋。近日,上海電信在楊浦區、閔行區就推進“無線城市”建設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到今年底,上海“無線城市”網絡將建成3000個無線熱點覆蓋,在上海主要商務樓、高星級酒店、中小型商務談判場所、南京路步行街等商業休閑區域實現無線寬帶覆蓋。
今年年底Wi-Fi熱點覆蓋建設完成之后,在熱點地區
關鍵字:
Wi-Fi 無線寬帶 WiMAX 移動寬帶 無線城市 3G
Wavesat發表其無線寬帶產品系列——Odyssey™。Odyssey芯片組及解決方案系列產品基于創新的多模4G架構,可讓客戶發展多重無線寬帶技術,包括WiMAX Wave2、WiFi和XG-PHS,并能無縫轉移至未來的4G技術,例如LTE( Long Term Evolution)。
Odyssey芯片組列由獨特的4G多核心架構所發展而成,具有多重超低功率DSP,可提供高性能及極低的功耗。Odyssey的架構是特別針對高性能的無線寬帶應用所設計,能使單一無
關鍵字:
Wavesat 無線寬帶 Odyssey
Wavesat于2008年5月19日發表其命名為Odyssey的4G無線寬帶芯片組系列,具有獨特的彈性,多模4G架構可發展WiMAX Wave2、WiFi、XG-PHS,并能無縫轉移至未來的4G技術,例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 。
Odyssey系列的首個產品為Odyssey 8500,目前已開始送樣,此芯片組由獨特的4G多核心架構所驅動,并結合多重超低功率DSP,可在不犧牲任何質量的情況下提供高彈性、高性能及低功耗。此SoC架構使用先進的嵌入式DRAM技術制造,毋需額
關鍵字:
無線寬帶 Wavest 芯片 WiMAX WiFi XG-PHS
2008年以來,光纖接入市場一改“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進入規模建設階段。但是,在近日舉辦的2008年中國FTTH發展高峰論壇上,眾多專家指出,FTTH離大規模商業化進程中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包括政策環境、完善產業鏈、技術標準等等。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年底FTTH市場規模達到3.5億人民幣,用戶規模突破10萬、僅武漢一地就達2萬戶之多。在未來幾年中,在3G基站建設、村村通工程、“光進銅退”以及IPTV、NGN等業務的刺激下,FTTH將成為
關鍵字:
無線寬帶 光網絡 光纖接入 FTTH IPTV NGN
近期熱點新聞包括新的無線寬帶加速計劃、便攜式ATM,以及取自航空技術的無線心臟監視儀等。
最近,英特爾和臺灣官方簽署協議——在臺灣成立一家新公司,旨在加速Wimax開發,并提高供應商之間Wimax的通用性。
該公司的詳細情況將于今年下半年公布。之所以選擇在臺灣成立這一公司,是因為該地區已經成為包括基站和PC卡在內的主要Wimax網絡設備市場之一。來自當地公共基金投資的研究公司市場智能中心的一份報告表明,Wimax供應商2007年向島外發售了1.59億美元的Wimax
關鍵字:
WiMAX 無線寬帶 RFID 藍牙 Wi-Fi
《福布斯》日前刊文指出,新成立的Clearwire公司給了英特爾WiMax帶來了新的遐想,英特爾的WiMax能否在美國市場成為主流,似乎就在此一舉了?
日前美國WiMax先鋒Clearwire公司和移動運營商Sprint Nextel聯手成立了一家規模145.5億美元合資公司,新公司命名為Clearwire,以向用戶提供高速無線互聯網業務。這對于芯片巨頭英特爾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對于英特爾來說,WiMax戰略對于其今后的成長至關重要。英特爾副總裁及銷售首席官肖恩-馬龍表示,
關鍵字:
WiMAX 英特爾 無線寬帶
,新浪科技訊 2月12日消息,華為在西班牙巴塞羅拉舉行的2008世界移動大會(3GSM)上,宣布2007年其移動網絡解決方案全球銷售超過70億美元。之前華為透露公司去年的合同銷售額逾160億美元,這樣無線產品即占據其銷售的半壁江山。
華為自測,UMTS(WCDMA)新增44個合同,累計超過86個合同;GSM去年出貨量超過70萬載頻;CDMA全球獲得65個EV-DO商用合同;WiMAX獲得12個商用網絡和26個預商用網絡合同。
目前,移動無線技術的演進路徑主要有三條:一是WCDMA和TD-SCD
關鍵字:
華為 無線寬帶 華為
移動通信領域全球最大規模展會本月11號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預計有超過6萬業界人士參會。
圖為: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CMMB展臺
本次展會的中國元素依然大放異彩,華為通信專門搭建的巨大展館;中興通訊參展陣容強大;7號展館中毗鄰大會新聞演播中心的標著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惹人注目,雖然展覽規模屬于中等,占地約200平方米,但因為是來自中國的新面孔,尤其移動電視又是今年展會的一個熱點,中國的移動電視標準自然更加令人側目。
關鍵字:
CMMB 無線寬帶 TD 3G
2月11日,前身為3GSM世界通信大會的移動世界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800多家參展商和230余位業界CEO、高層人士的演講,諸多移動通信的最新產品和應用,使得這一盛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移動通信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晴雨表。而從展會中最受關注的移動演進技術LTE、WiMAX到最吸引觀眾的移動業務手機電視、移動視頻、手機導航,從硬件設備無線基站、核心網絡到軟件設備多媒體業務平臺、手機平臺,無論在產業的哪個環節似乎都在告訴著我們,在信息通信業發展大潮中,移動與寬帶注定“相遇&r
關鍵字:
無線寬帶 3G
如果你現在還墨守著電信業傳統的技術壁壘,那么你必將被時代所拋棄。當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電信交換的意義之后,無線寬帶網絡正以同樣的速度入侵保守的移動通信領域。
3G是什么?也許幾年前3G就是擴頻通信的代名詞,就是CDMA,可是現在呢?當Wi-Fi這樣的無線網絡技術日漸完善,當曾經的4G搖身變成WiMax并不斷完善,別忘了還有諸如UWB、Zigbee等技術在虎視眈眈,我們已經無法把第三代移動通信這個光環獨自帶到CDMA頭上。
也許無論哪種無線技術都無法取代CDMA技術在主干
關鍵字:
無線寬帶 移動通信 3G
3G這個詞是近些年炒作得次數最多的概念了,不管是國內的TD還是國外逐漸發展的Wimax,3G標準已經逐漸從神秘走向了大眾化,雖然國內的TD標準依然在研發沒有投入到實際的使用中,但是下一代的4G標準卻馬不停蹄,這不在3G未決的時候4G已經來襲,各種4G的信息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我們眼前,中國移動也信誓旦旦的要努力發展國內4G標準和相關產品,人大會議也準備將4G標準的制訂戰略提到會議日程上。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4G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吧,他在國內的推廣和應用是否也像3G一樣步履為艱呢?
一、中移動參
關鍵字:
無線寬帶
無疑無線通信是通信領域發展最快的部分,同時通信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傳輸寬帶化、業務多樣化的趨勢,而當以光通信為基礎的核心網已經具備超高速、超容量的特征時,接入網建設就成為電信網必須解決的瓶頸。
寬帶無線接入以其組網靈活迅速、升級方便等特點受到業界的青睞,但還存在尚未建立切實可行贏利模式等諸多問題。近年來,由于Wi-Fi(Wireless Fidelity)、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等寬帶無線技術具有接入速率高、系統
關鍵字:
無線寬帶 無線 通信
剛剛結束的廣州信息產業周“城市信息化國際高峰論壇”傳出消息,在未來三年內,即2010年亞運會前,廣州市有關部門計劃拿出超過10億元的資金,建成覆蓋全市的無線寬帶上網,努力打造“無線寬帶廣州”。
如今,無線寬帶上網和移動手機上網都成為了趨勢。那么,固網與移動在發展上網方面誰更有優勢?如何看待“寬帶的移動化”與“移動的寬帶化”的融合?針對此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信產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
寬帶上網VS手機上網 誰更有優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無線寬帶 手機 光纖 移動通信
剛剛結束的廣州信息產業周“城市信息化國際高峰論壇”傳出消息,在未來三年內,即2010年亞運會前,廣州市有關部門計劃拿出超過10億元的資金,建成覆蓋全市的無線寬帶上網,努力打造“無線寬帶廣州”。
如今,無線寬帶上網和移動手機上網都成為了趨勢。那么,固網與移動在發展上網方面誰更有優勢?如何看待“寬帶的移動化”與“移動的寬帶化”的融合?針對此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信產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
寬帶上網VS手機上網 誰更有優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0次中國互聯網絡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無線寬帶 手機上網 無線 通信
無線寬帶介紹
Wi-Fi 俗稱 無線寬帶
Wi-Fi第一個版本發表于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