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近日推出了擴展數字音頻測試性能的新版AudioMASTER, 為模擬和數字音頻驗證及生產測試增加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基于可配置的AudioMASTER 6.0軟件接口結合高性能、的NI PCI和PXI模塊化硬件,為用戶提供一種簡單易用、以軟件定義的測試解決方案,它提供的性能完全可以與高端音頻分析儀相提并論。現在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可以結合AudioMASTER 6.0軟件、NI 7813R可配置I/O硬件和NI CB-2180 Fl
- 關鍵字:
NI,數字音頻,AudioMASTER
- MAXIM公司的D類數字音頻放大器MAX9700與線性音頻放大器(如A類、B類和AB類)相比,在功效上有相當的優勢。對于線性放大器(如AB類)來說,偏置元件和輸出晶體管的線性工作方式會損耗大量功率。而MAX9700的晶體管只是作為開關使用,主要用來控制流過負載的電流方向,所以,其輸出級的功耗極低。MAX9700單聲道D類數字音頻功率放大器具有AB類放大器的性能和D類放大器的效率,并可節省板上空間,大幅降低很多便攜式/緊湊型應用的成本,同時可延長電池壽命。由于采用D類結構。
- 關鍵字:
9700 MAX 數字音頻 放大器
- 近幾年,數字音頻市場發展非常迅速。獨立式音頻與多媒體播放器近幾年已成為數字音頻市場的主流。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都在想辦法將其便攜式播放器與家用音響和車載立體聲音響進行最佳連接。這激勵著目前的家用和車載音頻設備廠商為迎接數字時代的到來而開始準備他們的HiFi系統。為了滿足人們對播放器不斷提高的要求,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芯片或芯片組。但這些進入數字音頻市場的芯片往往有很多缺陷,問題就出在合適處理硬件的選擇方面。
傳統解決方案
有些廠商試圖將計算機的一些組件用于音頻或多媒體播放器。盡管這些組件在一臺
- 關鍵字:
數字音頻 ASIC NAND
- 歷經數十年技術的研發、產業化的沉淀,目前中國音視頻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名片之一。諸如日漸成熟的DRA音頻技術、產業化步步為營的AVS視頻技術,抑或是已經成為國際標準的閃聯數字家庭標準,無不彰顯著中國音視頻產業這些年取得的巨大進步。
在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這些年中國音視頻產業的發展歷程。
客觀說,由于音頻、視頻作品的相關技術并非起源于中國,并且中國對于這項技術應用和發展的也比較晚,因此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掌握還比較弱,筆者以歷屆中國音視頻產業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為導線,
- 關鍵字:
DRA 音頻技術 數字音頻 MPEG-2
- 近日,瑞薩科技公司(Renesas Technology Corp.)推出總共八款SH7262和SH7264高性能32位微控制器新產品型號,這些集成了1M字節片上SRAM的器件適用于數字音頻和圖形儀表盤應用。樣品將從2008年8月開始在日本交付。
作為SuperH*1 系列32位RISC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的組成部分,SH7262和SH7264屬于針對數字音頻應用的SH7260系列微控制器。芯片上集成的1M字節SRAM,可以用來取代外部SDRAM。這將有助于實現主要采用單芯片的圖形儀表盤系統強大的
- 關鍵字:
瑞薩科技 SRAM 微控制器 數字音頻 圖形儀表盤 芯片
- 如果你打算設計一個包含數字音頻的SoC系統,或者正在進行這樣一個項目,那么花幾分鐘時間閱讀本文可以幫助你在各種技術參數之間做出更好的平衡,避免設計方向出現偏差,提高流片的成功率,從而節省數周的開發時間。我們將為你逐一分析設計備選方案,評估中的關鍵因素以及由此做出的決策。
消費類音頻產品的歷史
消費類音頻產品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0年前,在開始的100年間,音頻回放只能采用模擬技術。那時采用數字技術的產品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對于消費類產品來說也過于復雜。直到1982年,CD光盤和CD播放器的
- 關鍵字:
SoC 數字音頻 CD光盤 MP3
- 隨著音樂、電視、視頻和圖像變化到全數字格式,需要開發能變換數字格式到媒體消費者所接受的聲音和圖像的引擎。
當今音頻系統必須支持多種數字音頻格式,從最早期的格式到最先進的格式。然而,隨著音頻數字格式變得更先進,格式也變得更復雜。
而且,因為有大量流行數字音頻媒體格式(如MP3、AC3、AAC、WMA)和用于移動電話的各種語音編譯碼器,所以數字音頻轉換需要某類可編程處理器。這可用可配置處理器芯核,可產生一種具有DSP特性和通用處理器功能的音頻處理器。
可編程處理器
采用多種可編程處
- 關鍵字:
Tensilica Xtensa HiFi 數字音頻 低功率
- 引言
符合Audio Codec'97協議(簡稱AC'97,是由Intel公司提出的數字音頻處理協議)的音頻控制器不但廣泛應用于個人電腦聲卡,并且為個人信息終端設備的SOC(如Intel的PXA250)提供音頻解決方案。本文設計的音頻控制器可為DSP內核提供數字音頻接口。全文在介紹音頻控制器結構的同時,著重強調其與內核之間數據的協調傳輸,并給出基于FPGA實現SoC內核仿真環境對音頻控制器進行功能測試的方法。
音頻控制器的結構和原理
AC'97系統由音頻編解碼器(Codec)和音頻控
- 關鍵字:
數字音頻 接口 DSP FPGA SoC 內存
- 摘要:介紹了數字音頻廣播(DAB)信道編碼的原理和關鍵技術,并應用單片FLEX10K100系列FPGA實現DAB信道編碼器。
關鍵詞:數字音頻廣播(DAB) 信道編碼 FPGA
1 數字音頻廣播(DAB)發射系統及信道編碼器
DAB是繼調幅和調頻廣播之后的第三代廣播體系。與模擬廣播相比它不僅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聲音信號(CD音質),也可以提供數據、圖像等多種其他附加服務。它可以保護在高速移動接收時的聲音質量,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在同要瓣頻帶寬度和環境下,DAB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多種多樣的
- 關鍵字:
數字音頻 FPGA DAB 編碼器
- 與AVS一樣,由廣晟數碼主導研發的國家數字音頻行業標準——DRA——亦在加緊產業化。
4月12日,廣晟數碼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成為國家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CMMB核心成員后,廣晟數碼基于CMMB技術體系,設計開發了各種手機平臺的DRA解碼插件,目前已有多種品牌的手機終端支持DRA音頻節目播放。
由于廣東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平板電視的產銷量,廣晟數碼專門開發了為高清電視伴音的多聲道數字音頻系統。此外,其還與美國Linear Acoustic公司聯合推出用英語節目制作播出的專業音頻編解碼器。
- 關鍵字:
CMMB 數字音頻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Blackfin處理器的處理能力和性能夠使廣播傳輸系統制造商 為MDU客戶傳送多達384個數字音頻通道。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在馬薩諸塞州諾伍德市(Norwood, Mass.)發布X-Digital 系統公司——一家廣播傳輸系統制造商——在其帶有FM調制器的集成衛星接收器中采用了ADI公司的Blackfin®處理器。X-Digital系統公司采用Blackfin處理器,提供了這樣一種產品,允許衛星運營商將數字音頻傳送到遠遠還沒有打開的市場——多住戶單元(MDU),例如酒店和公
- 關鍵字:
Blackfin® X-Digital 處理器 單片機 酒店 嵌入式系統 數字音頻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JamTech推出新型數字音頻放大器,制定市場競爭新規則 JM2020的上市使PWM技術在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成為現實 JamTech日前宣布推出新產品——JM2020 True Fidelity分段脈沖寬度調制(PWM)數字音頻放大器,由此將會在消費電子產品音頻放大器市場建立新的競爭規則。JM2020能夠提供高品質的16位音頻信號,同時具有98dB的線性范圍,使消費電子產品的音頻設備可以通過低階信號獲得高保真度的聲音。JamTech是全球首家推出這一產品的公司,新產品兼具傳統Clas
- 關鍵字:
JamTech 放大器 數字音頻 消費電子 模擬IC 電源 消費電子
- 德州儀器 Aureus™ 數字音頻解決方案 助力哈曼卡頓、安橋與雅馬哈家庭娛樂新品 獲獎的音頻 DSP 幫助 OEM 廠商為客戶實現精彩特性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三家領先的音視頻 (A/V) 接收機制造商(哈曼卡頓、安橋與雅馬哈)已采用獲獎的 Aureus™ 系列高性能音頻 DSP 產品,并應用在多款新一代 A/
- 關鍵字:
Aureus™ 德州儀器 解決方案 數字音頻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6月22日,高清晰多媒體接口(HDMI)規格的日立、松下、Philips、Silicon Image等七家發起廠商聯合發表了最新版規格HDMI 1.3。HDMI 1.3不僅將HDMI的帶寬加倍,還支持深色(Deep Color)技術,一個更廣闊的色彩空間、新的數字音頻格式、自動音/視頻同步功能(音唇同步)以及適用于數碼相機等便攜設備的小型選裝連接器。
- 關鍵字:
數字音頻 HDMI DeepColor
數字音頻介紹
數字音頻
數字音頻計算機數據的存儲是以0、1的形式存取的,那么數字音頻就是首先將音頻文件轉化,接著再將這些電平信號轉化成二進制數據保存,播放的時候就把這些數據轉換為模擬的電平信號再送到喇叭播出,數字聲音和一般磁帶、廣播、電視中的聲音就存儲播放方式而言有著本質區別。相比而言,它具有存儲方便、存儲成本低廉、存儲和傳輸的過程中沒有聲音的失真、編輯和處理非常方便等特點。
目錄
1簡介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