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宣布,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電子系統設計課程選用了STM32 Nucleo開發套件,同時采用物聯網軟件平臺供應商聚碼科技公司在其小鋼炮物聯網開發系統中集成了STM32 Nucleo開發套件,這兩個項目的合作加強了意法半導體在豐富物聯網開發生態系統方面的努力。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電子系統設計課程采用了STM32 Nucleo開發套件。該課程基于STM32F4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物聯網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新推出的600V智能功率模塊可提高電機驅動電路的能效及可靠性,適用于空氣壓縮機(compressor)、電泵(pump)、風扇以及其它家電和工業電器。鎖定最高20kHz的硬開關電路驅動器,意法半導體的智能功率模塊可大幅提升能效,適用于輸出功率300瓦至3000瓦的各種電機驅動應用。 基于意法半導體經過市場檢驗的SLLIMM[1]?系列雙直列(dual-in-line)模塊在市場上取得的成功,第二代產品可直接連接低電壓微控制器及交流供電(ma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2015年11月28日,2015 ARM ST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智能設備創新大賽在意法半導體(以下簡稱ST)中國總部圓滿落下帷幕。本次競賽由ARM和ST主辦,360eet電子工程網承辦, 3月份啟動,歷時9個月,經過預賽、復賽和決賽三個環節,吸引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3所高校的800余支隊伍、2000多名師生參賽。 大學生智能設備創新大賽是面向國內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在校學生的電子設計競賽, 旨在激發大學生設計激情,培育大學生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本次閉幕式暨決賽為期兩天, 活動在S
關鍵字:
ARM ST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的EMIF02-01OABRY是一款擁有高集成度的汽車BroadR-Reach? 接口EMI 噪聲抑制解決方案。這款EMI低帶通濾波器(low-pass filter)具有15kV符合ISO 10605標準的電涌保護功能,并通過AEC-Q101汽車級質量認證。 以前,設計人員使用分立器件設計符合BroadR-Reach規范的EMI濾波器。因為不同器件之間的參數偏差巨大,設備廠商必須精確地調整這些分立器件網絡的性能,而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成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以太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慢性疾病對長期處于緊張工作狀態下的中青年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狀態和保健意識的增強,所有這些都在推動醫療模式的改變。從以癥狀治療為中心的模式轉向以預防為主,早診斷早治療的模式。醫療電子設備也開始從復雜的應用于醫院的大型設備,向既適合醫院有適合家庭和個人的便攜式,穿戴式設備轉化。 對于這些便攜式和穿戴式電子設備,實現預期的功能是最重要的,同時低能耗和方便的操作與通信功能也是其被用戶和市場認可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ST的MCU產品能夠為這些產品提供更全面的性能支持。我
關鍵字:
ST MCU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迎向萬物互聯、智能互動的物聯網(IoT)世界,為迎合這一趨勢,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業內資源最豐富的物聯網開發生態系統,以及使用該生態系統所開發的智能樓宇(smart-building)解決方案,同時還有各種先進的嵌入式系統解決方案。 意法半導體的物聯網開發生態系統基于STM32 ARM? Cortex?-M微控制器,能夠開發集成運算、檢測、連接、電源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物聯網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第三代基于32位ARM® SecurCore® SC300™處理器的ST33安全微控制器。
首款產品ST33J2M0安全微控制器的內部程序閃存容量(2MB)為市場最高,幾乎是市面現有安全微控制器的兩倍,這使新產品成為安全微控制器市場上的新標桿。全部采用意法半導體的40nm先進制造工藝以提高成本效益,新款安全微控制器擁有最強的運算性能及最快的加密處理器,再加上業內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C300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獲市場研究機構IHS評選為全球車載通信及導航系統(navigation and telematics)傳感器的領導廠商,同時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車用傳感器供應商。 專注于讓汽車變得更安全、更環保、更方便,意法半導體深耕汽車市場三十余年,已成為世界頂級的汽車集成電路(IC)廠商,產品技術覆蓋各種汽車子系統,包括32位微控制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率及智能功率技術、車載通信及娛樂系統服務(i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傳感器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新款具有更高安全性的移動支付功能的新開發生態系統,使當下智能手機扮演的數字生活中心地位將會受到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消費電子的挑戰。 2019年的物聯網穿戴式產品的數量將超過五億[1],這代表一個數量非常龐大的消費群體,他們偏好使用比信用卡或手機更自然順手的安全移動終端支付方式來進行消費活動。意法半導體新發布的開發生態系統有助于產品設計工程師,在穿戴式裝置內集成對支付、購票、數字門禁及會員卡(loy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TM32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宣布,旗下STM32系列ARM® Cortex®-M微控制器及市場領先的傳感器、通信接口和電源管理產品支持ARM mbed™IoT產品平臺及最新版ARM mbed操作系統。STM32微控制器的開放式開發環境已十分強大,現在mbed平臺又為該環境帶來一個標準的操作系統、云端服務及協助創新企業研發新物聯網應用的開發工具。
ARM物聯網事業部市場副總裁Zach Shelb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mbed
據IEA的Energy-efficiency?policy?opportunities?for?electric?motor-driven?systems顯示,全世界發電量的二分之一是被電機消耗掉。如果采用能效更高的電機控制技術,例如矢量控制,全球用電總量到2030年可降低15%。 因此,ST十分重視失量控制(FOC)電機的推廣(如圖1)。近日,該公司在華舉辦了電機控制巡演。在媒體交流會上,ST大中華與南亞區工業應用與功率分立器件產品部(I
關鍵字:
ST 3D打印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符合國際零待機功耗標準的新電源管理芯片,率先為白色家電(white good)、照明及工業設備提供喚醒功能智能管理方式。這也代表著電能吸血鬼(裝置在被關掉或處于閑置狀態時仍在消耗電能)將不復存在。
最大限度降低用電設備的待機耗電量(也稱:電能吸血鬼)是設計人員長期努力的目標,這也推動了全世界啟用IEA[1]等國際組織提出的節能建議,即在2010年和2013年前將電器待機功耗分別降至1W和0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MOSFET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發布功能豐富的開發生態系統(包括電路板和軟件支持),而全球首款集成MIPI-DSI[1]控制器的高性能微控制器STM32F469 / 479已開始量產。
STM32F469/479擁有業內最高的ARM® Cortex®-M4處理器性能,在180MHz主頻下進行CoreMark測試更取得了608分的優異成績,內置最高2MB的雙區(dual-bank)閃存和384KB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可支持最先進的物聯網(IoT)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TM32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的STCOMET智能電表系統芯片(SoC)創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利用智能電網技術整合多種再生能源等不同發電設施輸送的電力,讓全球的電力公司為人們提供綠色環保的電能。
STCOMET可簡化智能電表設計,在單片上集成關鍵的電表功能,包括符合主要智能電表行業標準的電力線通信(PLC, powerline communication)調制解調器。能夠將其導入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TCOMET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的新系列功率MOSFET讓電源設計人員實現產品效能最大化,同時提升工作穩健性和安全系數。MDmeshTM K5產品是世界首款兼備超結技術優點與1500V漏源(drain-to-source)擊穿電壓(breakdown voltage)的晶體管,并已贏得亞洲及歐美主要客戶用于其重要設計中。
新產品瞄準計算機服務器及工業自動化市場。服務器要求更高的輔助開關式電源輸出功率,同時電源穩健性是最大限度減少斷電停機時間的關鍵要素,電焊、工廠自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MOSFET
意法半導體(st)與德州儀器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意法半導體(st)與德州儀器!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意法半導體(st)與德州儀器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意法半導體(st)與德州儀器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