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希捷科技宣布利用其先進的HAMR技術,已成功研發出世界上首款格式化且功能齊全的3.5英寸16TB企業級硬盤(有史以來最大容量的硬盤),實現了其開創性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批量出貨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雷鋒網了解到,希捷正在用這款基于HAMR技術的16TBExos硬盤預發布版本測試視頻監控等客戶常用的一些企業級應用。 據悉,這塊HAMR硬盤即插即用,并且可以像標準企業應用環境中的任何其他硬盤一樣運行。無需更改架構即可將HAMR硬盤集成到當前的數據中心和系統中。客戶只需像操作其他任何企業級硬
- 關鍵字:
希捷 硬盤
- 今天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根據希捷科技贊助、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擴展至163ZB,相當于2016年所產生16.1ZB數據的十倍;而這些海量的數據需要有載體存儲之后,才能談其價值。 因此數據增長首先考慮的是存儲的需求。數據存儲的介質發展到今天,討論最多的是基于閃存顆粒的SSD和磁頭技術的HDD。當然自從閃存出現以來,閃存替代磁盤的聲音一直存在,但是真實情況是一個什么樣子呢?近日,在“2018希捷數據+峰會”上,我們看到了答案。 希捷科技
- 關鍵字:
硬盤 希捷
- 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公司(NASDAQ:STX)與IBM(NYSE:IBM)日前宣布合作,利用區塊鏈和安全技術減少假冒產品。此項目通過IBM區塊鏈平臺鑒定硬盤來源,助力制造商、集成商和商業伙伴共同打擊假冒硬盤,為數據管理行業提供更高水平的多層次安全保護。 據國際反偽聯盟稱,全球假冒和盜版電子產品貿易額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希捷將在IBM Cloud的IBM 區塊鏈平臺更新產品認證數據以驗證產品真偽,產品認證數據基于制造過程中產品對應的Seagate Secure?電子ID(eID)
- 關鍵字:
希捷 IBM 硬盤
- 希捷公司上周發布了2019財年Q1季度財報,盡管還是依賴HDD硬盤業務,但是希捷當季當季營收29.91億美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則大漲了149%,當季出貨HDD硬盤3950萬部,也逆勢飛揚了。 HDD硬盤市場雖然是夕陽產業了,不過未來大容量硬盤的需求量還是居高不下,希捷也在這次的財報會議上宣布將在2019年上半年推出16TB的HDD硬盤,這將是傳統磁記錄技術最后的瘋狂了,而2020年革命性的HAMR熱磁輔助記錄技術硬盤容量將達到20TB,HDD續命的機會來了。 在上周的財報電匯會議上,希捷CE
- 關鍵字:
希捷 HDD
- 機械硬盤巨頭希捷發布了最新季度財報,取得凈利潤4.61億美元,同比大漲3倍,勢頭不錯。 業務分布中,HDD機械硬盤依然是希捷的重頭戲,包括SSD在內的其他業務收入僅1.83億美元,占總收入的區區6.5%。 其實對于SSD固態硬盤,希捷(和西部數據)并非看不到,也一直在努力投入,但始終沒什么存在感,到底怎么回事呢? 希捷在財務會議中披露,閃存業務方面,希捷在東芝閃存業務收購中出資了13億美元,年回報率5%左右,同時希捷也和東芝簽訂了閃存供應協議,可以獲得穩定的閃存芯片供應,保證SSD業務拓展。
- 關鍵字:
希捷 SSD 東芝
- 存儲服務商Backblaze發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硬盤服役情況報告,截止6月30號,BB共有100254塊硬盤,其中1989塊啟動盤,98265塊數據盤。統計中的機械硬盤共98184塊。之所以比總數少是因為剔除了那些通電時間很少的測試盤和單款保有量不足45塊的型號。所有硬盤的年化故障率為1.08%,為歷史最小值。 單看第二季度(4、5、6三個月),其中,故障量最高的是容量4TB的希捷ST4000DM000,134塊“陣亡”,當然,這一型號的服役時間也是最長的;故障量第二的還是希捷,型號ST120
- 關鍵字:
希捷
-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需求,大規模數據中心不僅對于硬盤容量的需求日增,對于硬盤讀寫性能的需求更為迫切。為了緩解這些壓力,希捷Seagate發布了全新Multi-Actuator多讀寫臂電機技術,通過兩組磁頭獨立讀寫的方式,可大幅提高HDD硬盤的讀寫性能,讓讀寫速度能夠追上磁錄密度的提升。
近日Seagate通過官方博文發布了Multi Actuator Technology多讀寫臂技術,終于為硬盤內部結構帶來些許變化。傳統硬盤無論具備多少用來儲存資料的盤片,每片盤片的
- 關鍵字:
希捷 Multi-Actuator
- 機械硬盤也好,固態硬盤也罷,兩者誰想把對方完全吃掉,都不太容易。
現在希捷宣布,將在全球裁員大約500人,而此舉可以為他們在2018財年計入5000萬美元的稅前支出,而裁員節省下來的成本將推動希捷年化成本節省大約6400萬美元。
按照今年第四財季的統計,希捷預計出貨3800萬塊機械硬盤,西數約3930萬塊,比起雙雄巔峰時期的5000多萬塊差了很遠,主要原因就是SSD的沖擊。
相比SSD來說,機械硬盤在容量上有著巨大的優勢,但銷量、利潤的雙雙下滑,還是讓廠商
- 關鍵字:
機械硬盤 希捷
- AI人工智能盛行的年代,希捷帶來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視頻監控硬盤“酷鷹人工智能”(SkyHawkAI),擁有空前的帶寬和處理能力,支持管理全天候、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可同時分析、記錄來自多個高清攝像頭的影像。
隨著網絡錄像機(NVR)加入分析感應器,全球對視頻監控硬件的需求正呈指數上升,估計視頻監控硬件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2760萬增長至2021年的1.26億,但希捷提出,只有在AI尤其是面部識別、違規行為分析等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應用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才能實現。
- 關鍵字:
希捷 硬盤
- 據外媒報道,希捷近日公布了截止9月29日的新一季財報,按照財務統計口徑,歸屬于2018年第一財季。數據顯示,希捷當季營收26億美元,毛利率28%,凈收入1.81億美元。如果按照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毛利增到29%,凈收入增加為2.79億美元。
對于這份成績單,希捷CEODaveMosley表示,符合他們對存儲市場需求和利潤的預期。
此次,希捷既沒有公布硬盤出貨量,也沒有公布容量,所以無法推算數量。不過,希捷CEO稱,總出貨容量創下了歷史新紀錄,當然,這可能與SSD漲價HDD復
- 關鍵字:
希捷 機械硬盤
- 據路透東京報道,一份來自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文件顯示,參與收購日本東芝芯片事業的希捷(Seagate Technology)承諾10年內將不會買進該事業的任何股權,這是180億美元收購協議的一部分;貝恩資本是收購財團的領頭人。
之所以做出此承諾,是因為東芝芯片事業合伙人西部數據反對將該事業賣給競爭對手。希捷硬盤(硬碟)業務是西部數據的競爭對手。西部數據仍反對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任何交易,并已經要求國際仲裁法院發出禁制令。
文件顯示,希捷已經“簽署一份10年
- 關鍵字:
希捷 東芝
- 希捷科技29日宣布以 12.5 億美元參與貝恩資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領軍的投標聯盟,此一聯盟已簽約收購東芝內存公司;同時, 希捷預計與東芝內存公司簽訂 NAND FLASH 供應長約,以持續為希捷不斷擴展的固態硬盤產品組合提供閃存。
而此由貝恩資本領軍的收購日本東芝內存公司的協議將在 2018 年 3 月交割。
希捷董事長暨首席執行官 Steve Luczo 表示,未來幾年,儲存產業將面臨數據量遽增和儲存需求高漲的趨勢,希捷必須有效滿足這些需求。 希捷與東芝簽訂的 NAND 供應合約,將有利
- 關鍵字:
希捷 東芝
- 一個是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個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領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希捷和百度今天宣布再次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強化雙方在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業務方面的合作。
早在2014年9月,希捷、百度就首次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合作。
根據協議,百度和希捷都將對方視為優先戰略合作伙伴,互相提供并共同投入雙方優勢資源,在產品、解決方案、服務等方面開展各種嘗試,聯合進行多種技術創新研究,包括SMR、云盤、氦氣盤等等。
近幾年,百度自有數據中心、對外公
- 關鍵字:
希捷 百度
- 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不僅熱播劇加入了數據分析元素,各行各業也都在紛紛引入,希望能幫助他們確定發展方向和提升業務。而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近日贊助IDC推出的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希捷產品戰略走向數據更深層次
根據IDC的預測,到2025年數據量將呈爆炸式增長趨勢,存儲將是數據存在的基礎,存儲將必然被大量需要,作為全球硬盤存儲市場占有量先鋒的希捷來說,將更加被需要。現在全世界也只有希捷一家在完全關注于硬盤領域的研發。所以說硬盤市場到2025年還能每年
- 關鍵字:
希捷 云計算
- 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不僅熱播劇加入了數據分析元素,各行各業也都在紛紛引入,希望能幫助他們確定發展方向和提升業務。而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近日贊助IDC推出的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希捷產品戰略走向數據更深層次
根據IDC的預測,到2025年數據量將呈爆炸式增長趨勢,存儲將是數據存在的基礎,存儲將必然被大量需要,作為全球硬盤存儲市場占有量先鋒的希捷來說,將更加被需要。現在全世界也只有希捷一家在完全關注于硬盤領域的研發。所以說硬盤市場到2025年還能每年
- 關鍵字:
希捷 云計算
希捷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希捷!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希捷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希捷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