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抗震救災新聞發布會,通報近一階段工業生產恢復情況。據對四川災區的初步調查,已恢復和在1個月內可恢復生產的受災企業約占51%,1~3個月內可能恢復的約占25%。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災情損毀情況進行核實,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生產恢復工作,同時加強生產恢復與災后重建的銜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生產恢復組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牽頭單位,由發改委、財政部等17個部門組成,任務是幫助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對災情損毀情況進行核實,指導制訂恢復生
- 關鍵字:
地震 通信 工業和信息化部 抗震救災
- 隨著災后重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受災地區的通信恢復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整個過程將分為三步,爭取到8月底前使所有受災地區的臨時公共通信能力基本恢復。
據了解,通信恢復的第一階段是用10天時間對受損較輕的通信線路和設備進行搶修,保證受災的21縣縣城對外通信基本暢通,在21個縣(轄451個鄉鎮)中95%的鄉鎮、重災8縣(轄167個鄉鎮)中70%的鄉鎮恢復臨時公眾通信的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第一階段的目標已提前完成。截至6月5日,在8個重災縣的167個鄉鎮中,已有1
- 關鍵字:
地震 通信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國內最大的國產等離子屏生產線可能面臨著“跳票”的危險。原計劃6月份第一片等離子屏下線,8月份趕上奧運平板銷售熱潮,但是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和即將從綿陽通過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洪峰,可能會將這個日期推遲。
盡管長虹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劉海中對外宣稱,虹歐等離子屏的下線時間不會推遲,但是記者在虹歐等離子屏廠了解到的情況表明,要實現按時開工,可能將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廠區的外墻上有大量腳手架,但腳手架上并沒有工人。在廠房與廠區院墻之間,沙石堆成了一
- 關鍵字:
長虹 地震 電器 等離子
-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刺痛了祖國,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這時,參加2008“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的同學已經在開始研制采用語音識別機器人來探測受災人員生命的方案了。
近幾年,高校學生們參賽獲獎作品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應用等方面,檢驗和測控成為競賽的難點和奪魁的熱點。
例如,上屆(2006)“英特爾杯大學競賽”的英特爾杯得主之一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智能移動人臉辨識系統——跟
- 關鍵字:
測控 檢驗 微軟 NXP TI 英特爾 地震
- 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的那一場地震,成了四川都江堰市某農業咨詢公司的銷售部的一個噩夢,5月12日下午兩點28分前,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同往常一樣,安寧祥和,緊張有序的工作。沒有誰意識到瞬間降臨的災難,在幾十秒鐘內會將這個城市變成人間地獄。幸運的是,他們公司所在的大樓只是輕微損害。
經歷過死亡與麻木,堅強的人們,開始了災后重建工作。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在整理電腦數據的時候,發現因為斷電,當時正在登記的幾年來所有的資料都失去。利用一般的恢復軟件都難以恢復。目前對著這樣的“災難”,
- 關鍵字:
地震 數據恢復 科技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趙志國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時表示,初步測算通信業在本次地震中直接經濟損失67.2億元。
截至5月29日15時,受強地震和隨后屢次余震影響,四川、甘肅、陜西三省累計受災電信局所3897個,移動通信、小靈通基站累計損毀 28714個,光電纜損毀28765皮長公里,累計通信電桿倒斷142078根,四川重災區八個縣與外界的通信聯系一度完全中斷。本次地震造成電信企業死亡8人,受傷69人,失蹤34人。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資料,截至29日15時,仍奮戰在四川災區現場的搶修人員
- 關鍵字:
通信 地震
- 昨天,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跨入長虹總部大門時,恰好余震襲來,一群員工慌張跑出。在采訪中,記者在長虹辦公室明顯感到地面及整棟大樓的震動,并伴有沉悶的聲音,這是又一次余震。
現在長虹面臨最現實的威脅是,距其約60公里之外的湔江上的唐家山堰塞湖一旦發生潰堤,超過一億立方米的洪水將席卷北川縣城,在青蓮鎮附近沖入涪江后,涌入綿陽段,并與另一條河流安昌河匯合,在涪江橋一帶讓水位抬高13.61米,淹沒綿陽。
長虹在綿陽的員工近3萬人,其總部、主要產品的生產工廠、物流公司、合資廠、職工生活區、醫院等,散
- 關鍵字:
長虹 地震 堰塞湖
- 5月24日15:40,隨著彭州受災最重地區銀廠溝的中國電信接入點正式開通,5.12汶川地震中成都市所有中斷通信的鄉鎮全部恢復。中國電信不辱使命提前20天恢復所有鄉鎮通信。
為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步伐,5月18日,中國電信成都分公司召開災后通信恢復工作會,明確提出堅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王曉初總經理1個月內恢復鄉鎮通信的要求和省公司災后恢復通信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務必在20天內全面恢復所有鄉鎮受災局點。而事實上,中國電信公司僅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完成這個目標。
在這一周里,在省公司相關部門的大力支
- 關鍵字:
電信 通信 汶川 地震
- 中國教育新聞網5月26日訊 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廣大高校學生心系災區、情牽祖國,及時行動、奉獻愛心,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積極參加抗震救災工作,展現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涌現出了一批先進群體和個人。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2008年第5次新聞發布上,剛從災區回來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劉貴芹介紹了全國大學生積極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的先進事跡。
他介紹說,地震發生后,受災地區高校學生在各高校黨政領導下,沉著冷靜、理智鎮定地面對災情,以積極態度參加抗震
- 關鍵字:
大學生 地震
- 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二十二日在此間表示,隨著受災民眾臨時安置地的建立,中移動將在一個月內,最遲六月底完成受災網絡的初步重建,包括提供網絡服務和建立規范、簡易的營業場所。
王建宙稱,目前通信恢復手段只是臨時措施,雖然光纜拉通了,但主要都是置于道路上,即使一次余震仍有可能導致通信中斷,因此未來還有包括建立通信桿或將光纜埋于地下的繁重工作。至于何時可恢復至災前水平,王建宙并未給出時間表,他稱,這要根據重建規劃和公路恢復情況。
據悉,在中移動因災被毀的四千多個基站中,目前還有五百余個沒有恢復。
- 關鍵字:
移動 奧運 通信 地震
- 英特爾發言人查克·穆洛伊(Chuck Mulloy)日前表示,受汶川地震影響而停產的成都工廠現已恢復運營。
受四川汶川地震影響,英特爾成都封裝與測試工廠于5月12日暫時停產。該工廠共有1600員工,目前尚無人在地震中受傷。
穆洛伊在聲明中稱:“英特爾正在評估當前的庫存、工作進展和其他因素,以確保為用戶提供最佳服務。”
有報道稱,英特爾成都工廠的停產已經造成G31、G33和945GC芯片組短缺,并導致價格上漲。但穆洛伊表示,英特爾本身并未提高售價。
- 關鍵字:
地震 英特爾 封裝 測試
- 汶川地震發生后,由于通信癱瘓、道路阻隔以及天氣惡劣,只有衛星能夠發揮作用。一顆顆對準地震災區的各種衛星的應用情況凸顯了推進這一產業的關鍵作用。
成像應用
在地震發生時,國家測繪局安排3顆高分辨率、雷達遙感衛星對準災區,獲取衛星影像,同時調集飛機赴災區進行航空攝影。有關測繪人員和其他先進測繪技術裝備,于13日晚赴災區實施實地測量工作。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任郭華東表示,遙感衛星圖在地震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從14日晚上開始,在高層會議上,無一例外,都有遙感圖像在起作用。
- 關鍵字:
地震 衛星 IC 成像應用 導航 通信 遠程 汶川
- 5月19日,超低空無人駕駛遙感飛機對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鄉和高川鄉的堰塞湖進行了拍攝,這些航拍照片將為制定抗震救災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5·12”地震災害使安縣茶坪鄉和高川鄉的山體倒塌,堵塞了河流通道,在肖家橋和罐子灘形成了較大的湖泊,人們稱之為堰塞湖。
19日,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安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員組成了科技組,利用超低空無人駕駛遙感系統對堰塞湖進行了空中拍攝。
據了解,這次遙感系統共拍回393張照片
- 關鍵字:
遙感 飛機 堰塞湖 地震
- 這是半導體產業鏈的沖擊波。
“西部園區大部分工廠至今仍然停工。”5月19日,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北京投資促進中心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
這是汶川大地震第八天,對于半導體產業鏈來說,也是一個焦急的等待。
在此之前,這是一條夢幻產業通道。在“成都-都江堰-九寨溝”旅游通道兩側,規劃面積35.5平方公里的西部園區內,分布了半導體、生物醫藥、精密機器等高新制造產業。
這其中包括全球半導體巨
- 關鍵字:
半導體 產業鏈 地震 汶川 英特爾
- 昨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給通信行業造成的損失:四川、甘肅、陜西省內累計受災電信局所3811個,累計受災移動基站29064個(含小靈通基站),累計損毀線路22704皮長公里,累計倒桿斷桿117057根,直接經濟損失已近30億元。
截至5月21日,通信行業累計投入救災資金約達7億元,共出動搶修人員3.2萬人。
到昨天15:30為止,四川8個重災縣轄因地震全部中斷通信的鄉鎮共109個,已搶通64個。
由于公路以及通信是此次抗震救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除了直接通過現金捐助的方式
- 關鍵字: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汶川 地震 通信行業 華為 愛立信 摩托羅拉
地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地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地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地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