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三個月前開始關注可穿戴領域,驚奇的發現,目前炙手可熱的可穿戴領域與六年前視頻網站到現在的發展,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經歷了時空穿越的思考后,我決定將這一神奇的發現換變為文字,與大家分享。
產業格局,百家爭鳴
六年前的視頻行業由于UGC分享技術的普及,在2006-2007年期間,一下就在互聯網圈冒出數千家,煞有百家爭鳴的態勢。
時間仿佛可以倒回或是延續,就像盜墓空間中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游走于夢境與現實之間。現如今的可穿戴設備炙手可熱。于是,國外的大企業,以摩托羅拉傳統型企業,也會展開基
- 關鍵字:
google 可穿戴設備
- 英特爾首席技術官賈斯廷·拉持納(Justin Rattner)當地時間周一在彭博社Next Big Thing峰會上暗示,英特爾在開發與谷歌眼鏡(Google Glass)類似的可穿戴設備。2012年英特爾研發費用為101億美元。拉特納說,其中半數用于大膽的試驗性項目,另外半數用于為生產服務的技術項目。
?
自主設計設備是英特爾試驗性項目的重頭戲,拉特納沒有公布在市場上推出產品的計劃。拉特納回避了有關谷歌眼鏡能否成為主流設備的問題。谷歌眼鏡配置ARM架構芯片
- 關鍵字:
英特爾 可穿戴設備
- 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更長續航時間的電池至關重要。硬件初創企業Jawbone首席執行官侯賽因?拉赫曼(Hosain Rahman)認為:“計算不是問題,所有可穿戴設備都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盡管電池技術沒有像顯示屏等技術一樣飛速發展,但一些可穿戴領先企業仍寄望未來幾年電池技術取得大突破。
Atheer Labs首席執行官Soulaiman Itani認為:“未來5年,還會有其它方面的突破,比如遠程充電,它會出現下一個大躍進,以打破對電池的依賴。但目前來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電池
- 平庸的產品無法激動人心,但可穿戴式產品顯然從誕生起就不在此列。
在深圳華強北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類谷歌眼鏡”式和“類蘋果手表”式產品,雖然它們似乎還只是概念產品,不過,洞悉一切商機的華強北商人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要知道,這里是全球電子產品熱潮的一個風向標。
市場調查機構高德納咨詢公司(Gartner)也給出了最樂觀的預計,到2016年,可穿戴式智能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而整個互聯網市場將會向移動終端傾斜。不過,可穿戴設備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傳感
- 現在,諸如Google Glass之類所帶來的可穿戴技術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包括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和一些初創公司都開始了他們的可穿戴設備研究項目--從智能手表到電子紋身,再到視網膜植入物。而從Nautilus出版的最新一期中,人們發現,藝術世界的工作者也對這一技術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
?
Neil Harbisson和他的
Nautilus將這種藝術運動成為"transhumanism(超人類主義)"或"p
- 關鍵字:
Googl 可穿戴設備
- 編者的話:如今,可穿戴設備可以說是當下最火的概念,有人甚至借此論斷,硬件已經開始復興。但你是否考慮過,究竟是什么支撐起了這樣一次潮流。其實,在可穿戴設備的背后,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影子。正是后者的基因,才使前者能像如今這樣深入人心——與其說可穿戴設備是硬件的復興,不如說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一種體現。
你最好靜下心來了解一下“可穿戴設備”這個概念,不然你會落伍的。因為在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企業,絕大多數的風險投資,再加上相當一群科技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傳感器
- 現實是在大量的硬件領域的創業者,看到可穿戴式市場的火熱,積極投身到這個領域中,并希望產品一投放,便引起一片喝彩聲,投資人追捧的同時伴隨 著用戶的爭相購買。但市場的反饋往往反饋非常冷淡,所以創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怎么讓市場去接受我們,怎么聚焦一點來突破,讓大眾去接受并且樂意去主動傳播?
今天就來談談,如何從最開始的市場分析、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到市場傳播去談如何把一個好的概念商品化的過程。
穿戴式設備的市場在哪里
首先我們在去年獲得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時間生物學實驗室的授
- 關鍵字:
可穿戴設備 谷歌眼鏡
可穿戴設備介紹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