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汽車電子產品的開發與應用,如何解決汽車電子系統的電磁兼容問題,提高汽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問題。然而接地設計作為根治電磁兼容問題方法之一,地偏移測試顯得就尤為重要了,因此本文對接地設計及地偏移測試進行了解讀。 一、整車系統接地設計 1、地線的意義 地線在汽車上不僅僅是一個接點,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汽車電氣系統,它的主要功能有: ?提供給直流負載、交流負載和瞬變負載電流回路,連接蓄電池或發電機的負極端; ?提供電壓給傳感器、通訊系統、單端數字輸入等
- 關鍵字:
CAN 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
- 詳解電磁干擾的原理-所謂的電磁干擾,廣義來說,一切進入信道或通信系統的非有用信號,均稱之為電磁干擾。電磁干擾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
- 關鍵字:
電磁干擾 電磁感應 共模干擾
- 以下為一款電磁干擾濾波器的原理電路,該五端器件有兩個輸入端、兩個輸出端和一個接地端,使用時外殼應接通大地。電路中包括共模扼流圈(亦稱共 模電感)L、濾波電容C1~C4.L對串模干擾不起作用,但當出現共模干擾時,由于兩個線圈的磁通方向相同,經過耦合后總電感量迅速增大,因此對共模信號 呈現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過,故稱作共模扼流圈。它的兩個線圈分別繞在低損耗、高導磁率的鐵氧體磁環上,當有電流通過時,兩個線圈上的磁場就會互相加強。當額定電流較大時,共模扼流圈的線徑也要相應增大,以便能承受較大的電流。
- 關鍵字:
濾波器 電磁干擾 共模干擾
- 本文以一款反激式開關電源為例,闡述了其傳導共模干擾的產生、傳播機理。根據噪聲活躍節點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一種新的變壓器EMC設計方法。通過實 驗驗證,與傳統的設計方法相比,該方法對傳導電磁干擾(EMI)的抑制能力更強,且能降低變壓器的制作成本和工藝復雜程度。本方法同樣適用于其他形式的帶變壓器拓撲結構的開關電源。
隨著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的發展,開關電源高功率體積比和高效率的特性使得其在現代軍事、工業和商業等各級別的儀器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隨著時鐘頻率的不斷提高,設備的電磁兼容性(EMC)問題引起
- 關鍵字:
開關電源 電磁兼容 共模干擾
-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 關鍵字:
電磁干擾 濾波器 原理電路 共模干擾
-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 關鍵字:
EMI濾波器 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 低頻干擾
-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 關鍵字:
EMI濾波器 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 回流路徑
- 使用屏蔽電纜和良好的接地方式可以使接口電路免受或降低外界共模干擾電流的影響,但是在很多場合屏蔽電纜并不 ...
- 關鍵字:
噪聲抑制 共模干擾 屏蔽電纜
- 常常會有人簡單地認為:當系統中設置有隔離變壓器時,其抗干擾功能就一定會很強。這種認識并不完全正確。在供...
- 關鍵字:
UPS 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
- 1引言現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密度越來越大,電路模塊之間、設備之間的干擾問題日益突...
- 關鍵字:
電磁兼容 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
-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于補償原理的共模干擾抑制技術,通過抑制電源輻射來減少變換器的共模干擾。這種方法被推廣應用于多種功率變換器拓撲,理論和實驗結果都表明該技術有效減少了電路的共模干擾。
關鍵詞:開關電源;共模干擾;抑制技術
引言
由于mosfet及igbt和軟開關技術在電力電子電路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功率變換器的開關頻率越來越高,結構更加緊湊,但亦帶來許多問題,如寄生元件產生的影響加劇,電磁輻射加劇等,所以emi問題是目前電力電子界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
傳導是電力電子裝置中干擾傳播的
- 關鍵字:
開關電源 共模干擾 抑制技術 放大器
共模干擾介紹
目錄
1 概述
? 共模電流
2 如何識別共模干擾
3 消除共模干擾的方法包括:
概述
由陳偉華主編的《電磁兼容實用手冊》中對“共?!备蓴_的定義是指電源線對大地,或中線對大地之間的電位差。對于三相電路來說,共模干擾存在于任何一相與大地之間。共模干擾有時也稱為縱模干擾,不對稱干擾或接地干擾,這是載流導體與大地之間的電位差。它與差模的區別是差模干擾存在于電源相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