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移動終端的內涵開始變得越來越寬泛,各類終端的定義邊界開始越來越模糊化。所謂“融合”的趨勢明顯。
手機在融合了MP3或者MP4等的多媒體功能之后,又開始融合GPS功能,現在正在炒得火熱的投影手機也是手機試圖融合全息技術的明證;MP3、MP4也沒閑著,iTouch融合了通話功能之后,搖身變成了iPhone,不小心創造了2008年IT通信領域的一大奇跡;車載導航PND也在考慮著革新和融合之路,先是融合了多媒體功能,再就是準備向在線服務和mobile TV領域進軍,那
- 關鍵字:
移動終端 GPS 多媒體 WiFi
- TD射頻和基帶全部量產
?
????聯發科的射頻(RF)技術是100%自主研發的。我們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家能提供包括射頻在內的整套TDD(時分雙工模式)量產芯片的公司。我們的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射頻產品是基于我們著名的Othelo射頻技術開發的。
????整合是目前半導體工業界的重要趨勢。對TD射頻產品來說,整合包括幾個層次,一個是集成外接器件的整合,另一個是同基帶芯片之間的整合,整合最終
- 關鍵字:
TD 3G RDA GPS 展訊 RF
- 0 引 言
列車的振動性能,包括舒適性、平穩性的檢測與評價是新型列車研究、檢驗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我國鐵路新型高速列車研究、研制及實驗運行工作的大面積展開,十分需要一種方便、快捷的便攜式列車振動測試儀。
國內有多家單位開展了研制工作,例如,北京化工大學開發的基于DSP的便攜式測振儀,河北工業大學研制的便攜式車輛振動測試分析系統,東北農業大學研制的便攜式測振儀等。這些專用儀器對常規速度列車的振動檢測是比較有效的,信號控制與數據采集也比較方便。但這些設計多采用有線傳輸方式,對于高速列車,
- 關鍵字:
DSP Notebook 無線 列車測振儀 藍牙 GPS
- 近日,記者從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簡稱“中定協”)了解到,我國首部導航定位行業的自律公約——《中國導航定位行業自律公約》出臺,值得注意的是,該公約首次將“知識產權”和“行業形象”列為重點的保護對象,違反公約者將成為眾矢之的,使那些侵權廠商更加舉步維艱,無處藏身。
據瑞圖萬方集團副總裁薜勍透露,瑞圖萬方作為導航定位協會的理事會成員,參與了本次自律公約的起草、討論和審議通過等全過程。“
- 關鍵字:
導航 全球定位系統 瑞圖萬方
- 圖形關
Intel進入嵌入式領域,還要遭遇到其CPU領域的老對手——AMD/ATI呀,威盛呀,nVidia之流。尤其這幾年,視頻、圖像應用大繁榮,老朋友們也想分一杯羹呢!處理器的趨勢是增強圖形功能。在即將問世的的“Tolapai”中,Intel并不打算支持圖形處理,而是用所謂的高性能顯卡彌補。
Davis先生展示了圖像在嵌入式應用的前景,比如車載應用就需要很多的圖像能力,Intel集成了高性能顯卡,高性能顯卡能夠讓我們車輛導航的時候把很多二維的信
- 關鍵字:
嵌入式 CPU GPS Intel
- 通常,CDMA手機用戶撥打E911來獲取他們所在位置的信息,這是通過內嵌GPS器件來實現的。到目前為止,基于用戶終端的GPS接收端大多數都采用時分復用模式(TM-GPS)來工作。其中,GPS信號和手機通話信號要連續來回切換。這種技術很有吸引力,因為同一時間只需要一套射頻器件工作,并且很容易實現。
- 關鍵字:
靈敏度 S-GPS 提高
- 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PCWorld》雜志編輯Melissa Perenson很幸運地成為首批成功激活3G版iPhone的用戶之一,她在過去48小時中試用了該手機的各項功能。她表示,盡管iPhone的界面和操控性極具吸引力,但新版iPhone的3G、GPS和第三方應用下載等三大功能都表現不佳。
1.3G
3G功能主要受限于AT&T的網絡。通過iphonenetwork.com的測試,在紐約不同地區3G網絡的速率在96至350kbps不等,但從未達到400kbps。如果這一測試
- 關鍵字:
iPhone 3G GPS 手機
- 專為移動消費電子設備提供電源管理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商研諾邏輯科技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代碼:AATI),今日宣布推出編號為AAT2603的芯片,這是一款新型高度集成的電源管理芯片,專門針對移動全球定位設備(GPS)、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以及其它以單節鋰離子電池供電的手持移動系統而設計。這款芯片在小型4x4-mm TDFN封裝內集成了6種電源功能,包括兩個降壓轉換器和4個LDO,每個都帶有獨立控制管腳,因此可提供設計的最大靈活性。
“現在的便攜式GPS裝置和PMP在不斷擴展其
- 關鍵字:
研諾 電源管理 芯片 GPS PMP
- 【eNet硅谷動力消息】In-Stat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07年中國GPS手機市場出貨量正規渠道達到了近100萬,是上年出貨量的8倍。
報告說,具有定位和導航功能的手機正日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GPS功能是手機繼拍照、音樂和上網功能之后的又一個新的被廣泛看好的賣點。越來越多的手機芯片廠商開始將GPS功能集成到手機主芯片當中,為手機廠商提供整體芯片解決方案,從而加速了GPS手機的市場滲透。主流手機生產廠商陸續進入了GPS手機市場,推出了多款GPS手機,主要分布于中高端機型。雖然GPS手機市場仍然很
- 關鍵字:
GPS 手機 移動 芯片
- 0引言
作為導航領域內一種全新的技術,GPS全球定位系統主要利用衛星進行定位。GPS最初由美國政府機構控制使用,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成熟和完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由30顆(4顆為備份星)在軌衛星組成。早期的GPS系統對民用信號的定位精度限制為100米左右,2000年后則取消這一限制。目前,GPS可以提供的民用信號定位精度為10米左右。GPS現可應用于多領域(如民用航空,車輛調度管理,深海海運等整個海陸空范圍內的導航等),特別是在目前的車載導航領域,GPS全球衛星定位技術更是具有廣泛的應用。隨著應用
- 關鍵字:
GPS 接收機 JP7-T 衛星導航儀
- 圣邦微電子(SGMICRO)最新推出SGM2022,是面向便攜設備音頻,攝像模組,存儲器,協處理器供電的一個雙路LDO,可以提供多組電壓組合輸出,與RT9182/9011完全兼容,本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手機、GPS、數碼相機等消費類電子市場。
SGM2022作為圣邦微電子新近推出的雙路LDO,工作電壓為2.5~5.5V,額定輸出電流250mA,在散熱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達到300mA,空載工作電流190uA,250mA負載條件下壓差小于250mV,輸出精度可以達到2%,啟動關斷時間小于20uS,具有過
- 關鍵字:
手機 圣邦微電子 LDO GPS 數碼相機
- 目前,GPS系統已被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GPS定位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硬件的不斷改進,GPS定位系統也日益完善。本文將從軟件實驗的角度分析GPS接收機高頻通道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個增益分配方案,分析下變頻電路的噪聲特性,同時給出高頻通道電路在System View平臺上的系統仿真結果。
1 接收機的天線和傳輸損耗
GPS信號由于使用了碼元速率fb1=1.023MHz的擴頻碼(C/A碼),調制后信號將占用2.046MHz帶寬。L1波段(1575.42MHz)信
- 關鍵字:
GPS System View 系統仿真 接收機
- 只有不到20人的初創公司——美國Sensor Platforms公司正計劃把它的運動傳感技術集成進自由空間定向和室內導航應用中。例如在PC上省去了鍵盤,在三維空間上操縱,以便玩激動人心的游戲。在GPS/PND市場上,該公司采用傳感控制算法和先進的自主探詢功能的精密模擬混合信號CMOS,可以在室內GPS和衛星聯系不上時進行定位。
該公司正在尋找有加速度傳感器、磁力計、算法和精密的模擬技術的供應商,來開拓這塊呈指數增長的運動傳感和定位市場。
“許多人已經認識
- 關鍵字:
GPS PND 傳感器
- 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近日發布了NI LabVIEW GPS 工具包,這是一款圖形化系統設計環境下的擴展工具包,使NI RF PXI 平臺可用于多衛星GPS信號仿真。通過NI LabVIEW軟件創建波形來仿真多達12顆衛星(L1波段的C/A編碼),工程師可以使用NI PXIe-5672 射頻矢量信號發生器測試GPS接收機特性,如靈敏度、首次定位時間(TTFF)以及定位精度等。
通過這款全新工具包,工程師能夠利用結合的仿真與記錄的GPS波形作為一
- 關鍵字:
NI LabVIEW GPS 放大器
- 市場趨勢報告和預測皆顯示,市場對手機的GPS、藍牙與FM功能需求將愈來愈高。? IMS Research資深GPS分析師Patrick Connolly表示:“2011年以前,在手機用戶中GPS普及率將達到30%,而藍牙普及率也將達70%,此趨勢顯示,市場對結合GPS和藍牙功能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能將這2項技術結合,同時降低成本、體積和功耗,并維持效能的手持裝置,將是接下來4年驅動GPS功能在手機市場發展的重要關鍵。”
單芯片整合度越來越高,因應消費者對手機G
- 關鍵字:
GPS 藍牙 FM 單芯片
全球定位系統(gp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全球定位系統(gps)!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