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文章
最新資訊
- 大把燒錢的液晶屏制造業一直被私募基金(PE)忽視,隨著今年開始的行業回暖,美國PE們集體將目光瞄準了韓國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液晶面板企業。
繼今年9月華平以2.5億美元收購中華映管10%股份后,記者近日獲悉,臺灣第四大液晶屏廠商瀚宇彩晶可能成為下一個收購對象。此外,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光電都已經接到了凱雷、新橋等美國私募基金的詢價和拜訪要求,其中,凱雷和新橋已經與京東方有了初步的接觸。
私募的“嗅覺”
長期以來,以追求短期利潤回報為主要盈利模式的私募很少將目光投向液晶屏產業。液晶屏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 京東方 基金 液晶顯示 LCD
- 英特爾正持續向中國數字電視市場滲透。在參股中國數字電視標準制訂專利方凌訊科技后,該公司今天再次出手,與天柏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
根據雙方協議,英特爾與天柏集團將合作開發一款支持交互式數字娛樂服務的混合機頂盒芯片產品。
英特爾官方表示,公司媒體處理器一直被用于如數字機頂盒和網絡媒體播放器等消費硬件設備中,未來,英特爾將在一塊芯片上集成多核、影音處理與圖形等更多功能,以拓展消費電子市場。
這是英特爾數字家庭戰略的一部分,此前2005年,它已公布了歡躍平臺,但是進展不利。此次它顯然是在借道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英特爾 中國 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
- 近日從閃聯聯盟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0月底,隨著萬利達等5家新成員的加入,閃聯聯盟的成員總數擴大到100家,會員單位包括了大陸、臺灣、日韓和歐美等國際化大企業,以產學研為代表的聯盟平臺為基石,共同致力于IGRS標準的制定推廣、產業化和國際化等工作。
閃聯是全球3C協同領域中最具代表性和領導力的產業聯盟,成立于2003年7月,由聯想、TCL、長城、海信和康佳等國內大企業發起成立的產業聯盟,通過研究制定“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閃聯)系列標準,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在信息產業部、國家發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閃聯 IGRS 3C 消費電子
- 2007年11月5日,意法半導體(ST)新封裝廠的奠基儀式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舉行。作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之一,意法半導體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對其全球產業布局有何重要意義?意法為何對深圳情有獨鐘?意法如何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封裝新廠服務于意法全球戰略
早在1994年,意法半導體就與深圳賽格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立了意法在中國的第一家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深圳賽意法微電子有限公司。到2006年,賽意法公司已發展成年產能70億只、員工總數近3800人、產品門類豐富的封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意法半導體 封裝 深圳 消費電子
- 手機防盜(即在非法使用時自動隱形撥號報失)已是許多中國手機廠商的賣點,但令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是由號稱手機防盜第一人的民間發明人解文武發明并獲得中國國家專利的技術。但除了廈門夏新、深圳天時達、杭州東信、北京CECT(中電通信科技)、北京恒基偉業(商務通)五家公司獲得授權并支付過部分專利費外,其他手機企業都在海爾通信公司訴此專利權無效一案的復審過程中故意或無意侵權使用。
而《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經過多個回合的訴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日前下達了終審判決書,駁回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上訴請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手機 專利 侵權 手機
- 電子制造業中大量使用的錫鉛合金(Sn/Pb)是污染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各國都在推行電子制造領域的無鉛計劃。目前,電子制造正處于從有鉛向無鉛材料過渡的特殊時期,無鉛材料、印制板、元器件、檢測、可靠性等方面都沒有標準,在無鉛工藝方面,我國目前還處于比較混亂的階段。由于有鉛和無鉛混用時,特別當無鉛元器件遇到有鉛工藝時會發生嚴重的可靠性問題。由北京電子學會主辦、北京SMT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07年北京國際綠色(無鉛)制造技術及材料研討會上,各界專家針對無鉛制造的現狀、無鉛制造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過渡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錫鉛合金 鉛 PCB 元器件用材料
- IBM公司與重慶信息產業投資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CITIS”)共同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數據中心建設技術服務協議》,將展開全方位合作以全面提升CITIS的IT和外包服務水平,進而推進重慶整體服務外包能力。借助這一契機,CITIS不僅成為IBM的授權培訓中心(ATP),并通過引入IBM先進的技術、管理平臺與人才培訓體系,迅速成長為重慶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并發揮標桿作用,促進重慶信息產業的全面發展,加速建成國內外知名的服務外包基地。同時,IBM全球服務(中國)有限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BM 重慶 戰略合作協議 消費電子
- 業內分析人士日前表示,歐洲仍然引領全球網絡電視(IPTV)市場的發展,不過中國、東歐以及俄羅斯的網絡電視市場發展十分迅猛。
市場研究公司MGR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一年兩次網絡電視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獨立運營商與大型電信公司穩步和快速推動著北美網絡電視市場的發展。預計,全球網絡電視用戶數量將從2007年的1350萬增加至2011年的7260萬,年復合增長率將達40%。
該報告還指出,歐洲大型運營商正計劃于今后推出以盈利、改善運營和保持持續增長為重點的網絡電視整合服務,不過此類服務要到1年半之后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歐洲 IPTV 亞洲 數字電視
- 中國家電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一個基礎薄弱、年產值只有8.6億元的產業,發展到今天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年產值將近5000億元、位居世界第三的家電生產大國,取得的成績令中國產業軍團驕傲、也令世界為之驚嘆。截至2005年,相關統計顯示,全國家電行業約有4000多家比較大的家電企業,專業范圍涉及冰箱、冷柜類、空調類、洗衣機類、廚房家電類、家電配件類等12個大類;28種家用電器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冰箱、洗衣機、空調產量分別占世界份額的34%、35%、67%,顯示出了“世界工廠”的實力,成為“中國制造”馳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家電產業 冰箱 洗衣機 消費電子
- 目前,總的來說,全球的IPTV市場正在逐步啟動,而中國在內容監管政策整體限制的情況下,IPTV用戶數仍舊呈穩步上升趨勢,總體呈現出良好發展的態勢。
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中國的IPTV業務發展存在較多值得深層次思考的問題:
(1)需求問題:以電視時移為核心的“電視新看法”是否是IPTV滿足客戶的主體訴求,是否可以支撐起IPTV的規模發展,IPTV還需要擴展什么樣的客戶核心需求?
(2)技術問題:如何突破傳統通信廠商提供端到端的IPTV封閉構架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更豐富的差異化終端和更快速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消費電子
-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向普通家庭生活的不斷普及,如何將消費電子、計算機和通信融為一體,已成為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智能家電網絡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家用電器的網絡化、智能化管理。 通過該系統將家中的網絡電器與互聯網和GPRS網絡相連,這樣無論何時何地,用戶都可以通過該系統遠程操縱家用電器。本文主要討論智能家居遠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 關鍵字:
ARM 智能家居 遠程控制 嵌入式 消費電子
- 奇夢達公司近日公布了第四季度和截至2007年9月30日止的2007財政年度(財年)的財務數據。2007財年第四季度的凈銷售額為7.11億歐元,較2007財年第三季度的7.4億歐元下降4%,較2006財年第四季度的12.3億歐元下降42%。2007財年第四季度的息稅前收益額為虧損2.58億歐元,而2007財年第三季度的息稅前收益為虧損3.23億歐元,2006財年第四季度的息稅前收益為2.15億歐元。第四季度的凈虧損為2.65億歐元,或每股(基本的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奇夢達 財務數據 消費電子
- 11月1日,思科公司總裁CEO錢伯斯在我國訪問時表示,公司未來3-5年將向中國投入160億美元,其中包括本地采購、教育投資、融資租賃、研發以及銷售和服務運營等直接和間接投入。 錢伯斯還表示,思科將通過與中國教育部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的規模。今后3年內,思科將以中國中西部省份為重點,在眾多高等職業學院中新增300所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此外,思科還將與國家開發銀行、阿里巴巴集團等簽署一系列涉及教育、聯合投資及中小企業等領域的合作項目。 同日,英特爾公司與海爾集團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跨國公司 中國 思科 消費電子
- 在11月10日閉幕的’2007中國國際工業技術博覽會上,上海高清推出的國標數字電視項目戰勝眾多對手,摘得金獎。。 上海高清獲金獎的數字電視項目是“新型無線寬帶數字圖傳技術與設備”。此項目利用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DTB-T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形成了系統化、產業化的地面數字電視設備,并且推出了“兩神兩高”四種主要的應用模式。“兩神”是指目前已在國內廣電部門廣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數字電視 消費電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電路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相關帖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資料下載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