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文章
最新資訊
Altera公司宣布,系統級解決方案(SLS)的USB 2.0高速/全速器件控制器方案進一步擴展了公司的知識產權(IP)產品組合。這一新的解決方案包括軟核IP、軟件和類驅動器,以及SLS的Snap-On PHY子卡。子卡專門設計用于Altera®開發套件。
全速和高速USB器件控制器在多種市場應用中迅速替代了老的RS232端口,例如消費類、醫療、工業、存儲和汽車信息娛樂等前沿應用領域。設計人員認識到FPGA這一平臺非常靈活,可更新能力強,越來越多地在FP
關鍵字:
消費電子 Altera USB 2.0 控制器
根據賽迪顧問最新發布《200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07上半年,在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增長與國內電子信息制造業平穩發展的帶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保持穩定較快發展的勢頭。據賽迪顧問統計,1-6月中國集成電路總產量達到192.74億塊,與2006上半年相比增長15.2%,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總額607.22億元,同比增長33.2%,其增幅與2006上半年48%的超高增長相比有所回落。
從上半年國內集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集成電路 芯片 封裝
通信世界網消息,華為公司近日對外發布了其2006年財報,該財報為華為公司成立近20年后的第一份正式年報,意義相當重大。預示著華為公司將逐步揭開其神秘面紗,被業界所了解。該舉措也意味著業界廣泛流傳的華為公司將在短期內上市的傳言有很高的可信度,因為公司的這一舉措,正是為了讓業界更加了解華為,讓華為更加透明。 2006年財報顯2006年,華為CDMA產品2006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EV-DO新增商用合同數16個,業界居首位。全年共獲得28個WCDMA /HSPA商用合同,新增市場份額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華為 財報
“早在三年前,我們就開始實施自有品牌的建設,不過當時所有的人都在質疑我們能否做得好,三年的努力讓我們看到的我們的業績,我們相信,我們會在09年的時候做出一個真正的AOC品牌,我們做品牌的決心不會變,可以這么說,如果AOC再單純回去做代工,我段振華就會消失。” 昨天,在冠捷高層的媒體見面會上,冠捷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歐洲區亞洲區總經理段振華再次當眾表達了冠捷自有品牌的建設決心。 段總表示,品牌的建設與包裝是冠捷遇到到最大挑戰,不過三年的摸索也讓冠捷收獲不少,現在冠捷內部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冠捷 代工 顯示器
技術的升級不斷引發產業革命。 CRT時代,作為中國彩電業崛起的功臣,八大彩管廠風光無限;但隨著平板顯示器件的快速發展,整個彩管行業遭遇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在主要發達國家,平板電視已經開始在銷售數量上超過CRT電視。與此同時,全球CRT電視市場的銷量、份額、金額則繼續下滑,其中尤其以大屏幕CRT電視所受到的影響更大。在國內市場,雖然平板電視的普及率和滲透速度要慢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平板對CRT的替代壓力也在日益加大。未來彩管行業將繼續面臨平板電視所持續帶來的影響。 轉型已經成為各大彩管企業的不二選擇。但正所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彩管 CRT 平板顯示器
營業額再創歷史新高,達125.6億港元 7月25日,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布了2006財政年度(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業績年報,顯示創維數碼營業額再創歷史新高,達125.6億港元,比上年凈增17.4%;毛利升至20.5億港元,升幅為2.3%,純利為1.28億港元;股東回報率為凈資產32.63億港元之3.9%,每股基本盈利為5.59港仙。 創維在國內市場銷售額上升22.5%,達113億港元,占總營業額的90%;新興業務,包括數字機頂盒及
關鍵字:
創維數碼 消費電子 營業額
信息產業部日前發布的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彩電總產量為3389.1萬臺,其中液晶電視產量達634.4萬臺,比上年同期增長65.4%,占彩電總產量的18.7%。 統計表明,在高端彩電中,除了液晶電視產量有大幅上升外,背投和等離子彩電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背投彩電產量僅達4.7萬臺,比上年同期下降92.9%;等離子彩電產量達23.5萬臺,比上年同期下降27.8%。 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有關負責人說,高端平板電視中,液晶和等離子在國內彩電銷售量中占到一半以上。液晶電視因近兩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產量
8月1日消息,根據信產部近日發布的相關統計,電子信息產業上半年收入突破2億大關,其中,通信設備制造業更為突出,同比收入大增。 信產部統計顯示,07年年上半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收入達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制造業收入為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7.6%;軟件業收入為2601億元,同比增長23%。 其中,通信設備制造業34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5%,屬于電子信息產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具體來說,移動通信基站設備收入同比增長60.7%;移動通信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子業 收入
功能越來越多,體積越來越小,數字科技發展到今天,使得各種終端產品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諾基亞為旗下的N95手機,打出了“引領多媒體電腦新時代”的廣告。而蘋果在發布iPhone的時候,更強調它是一款移動電話、無線上網終端、音樂播放器的集合體。今天,我們又看到一種融合了PC、手機和PDA等功能為一體的超級智能終端,她就是超移動設備(Ultra Mobile Device)。 超移動設備,是時下數碼、IT、電信業蓬勃發展的產物,由于微軟和威盛等軟硬件平臺領導廠商
關鍵字:
消費電子 3C產業 威盛 超移動平臺
在iPhone的帶動下,NAND閃存市場近期一片大好,國內的晶元代工大廠中芯國際也抵制不住NAND閃存市場的誘惑,在近期宣布,下半年將開始量產2Gb NAND閃存顆粒并已經投入8Gb NAND閃存顆粒的研發,預計明年將成為全球重要的NAND閃存顆粒供應廠之一。 受到今年Q2內存價格崩盤以及0.13微米制程代工競爭激烈影響,國內晶元代工大廠中芯國籍Q2營收出現約200萬美元左右的稅后虧損。做為晶元代工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芯國際 NAND
據消息透露,跟隨臺灣奇美電子(CMO)的腳步,臺灣與韓國的LCD面板制造商將繼續提高寬屏顯示器的生產比例。 據估計,目前寬屏面板占CMO顯示器總出貨量的80%。有消息稱,CMO將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19寸與22寸寬屏LCD顯示器面板的生產上,其19寸寬屏面板月出貨量達到100萬,22寸寬屏的出貨量目前也已超過50萬。CMO還開始了24寸寬屏面板的小批量出貨。 友達光電(AUO)也在其生產線中加入了19寸、20寸、22寸以及24寸寬屏面板,六月開始生產26寸寬屏面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臺韓 液晶面板 寬屏
由于LED技術的進步,LED應用亦日漸多元化,由早期的電源指示燈,進展至具有省電、壽命長、可視度高等優點之LED照明產品。然而由于高功率LED輸入功率僅有15至20%轉換成光,其余80至85%則轉換成熱,若這些熱未適時排出至外界,那么將會使LED晶粒界面溫度過高而影響發光效率及發光壽命。 LED發展 散熱是關鍵 隨著LED材料
關鍵字:
消費電子 LED 散熱基板
現如今的手機可謂五花八門,各式各樣。其中深受商務人士喜愛的無疑是智能手機,個中原因除了外觀氣派之外,各種商務娛樂以及網絡安全功能強大是更深層次的原因。而隨著智能手機人性化操作能力的加強和功能的不斷提升,以往對于智能家族易用性和實用性的質疑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之間的優劣討論,和對價格經濟且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的期盼。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現狀剖析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Windows Mobile (PPC版和Smartphone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智能手機 操作系統 SmartNX
盡管上半年北京、廣州、天津、南京等一級城市都加快了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簡稱整轉)的速度,但中小有線電視運營商拒絕整體平移的心理又有所抬頭。從目前運營商所采用的銀行貸款、賣方信貸、投資等三大商業模式來看,并沒有讓數字電視良性循環起來。8月1日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將正式實施,2008年奧運會將采用高清數字電視轉播,這些將預示著今年數字電視將有一次大的井噴。在發展速度放緩和美好前景預期的矛盾中,中國數字電視產業是低迷還是蓄勢待發呢? 部分運營商拒轉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發布了業界首批基于PXI Express總線接口的高速儀器以及業界第一款18槽PXI Express機箱。這一批全新的模塊化儀器包括:NI PXIe-5122 100 MS/s、100 MHZ 雙通道數字化儀,NI PXIe-6537和NI PXIe-6536分別為50 MHz和25 M
關鍵字:
消費電子 NI PXI Express 高速儀器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電路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相關帖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資料下載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