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導體生產廠家ROHM株式會社使用4種元素(AlGaInP)新開發出高亮度、高可靠性的“ExceLEDTM”系列產品,并提供6種封裝類型。 本產品已從2007年3月開始供應樣品(樣品價格30日元/個),并計劃從4月開始按照每種型號1000萬個/月的生產規模、由ROHM WACO(岡山縣)、ROHM 半導體(中國)、ROHM-WAKO-ELECTRONICS(馬來西亞)SDN.BHD進行批量生產。 在車載、工業機器領域,質量要求通常比其它領域更高,一直以來ROHM都能夠支持。此次R
關鍵字:
ExceLED系列 LED組件 ROHM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發光二極管 LED
1. 引 言
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種新的污染(電磁垃圾污染)已被提到環保日程上來了。電磁垃圾污染不像其它污染那樣: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出。它分布在空中,潛伏于地下,能造成飛機、輪船、車輛和電氣、電子產品運行失常、失靈,甚至被損壞;還會損害人類身體健康,導致人體多種疾病的出現。它是無形的殺人兇手,是“電磁世界”里的“海、陸、空恐怖分子”。 并且不受時間、空間和國界的約束,隨時都可能向人類發起進攻。由電磁垃圾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危害與其它污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研制的“防
關鍵字:
電磁兼容 電氣設備 電源技術 電子 模擬技術
全球領先的高能效電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號:ONNN)擴充電源計算產品系列,推出兩款新雙緣多相控制器。NCP5387和NCP5382多相降壓控制器滿足服務器和VR10.x、VR11.0與Parallel VID規格臺式個人電腦的電源需求,這兩款器件與公司去年推出的NCP5391和NCP5385雙緣控制解決方案配套,為VR10.x/VR11臺式電腦應用帶來更高能效且更精密的主處理器電源(Vcore)解決方案。 安森美半導體計
關鍵字:
安森美 電源技術 控制器 模擬技術 雙緣多相
1 引言
開關電源是各種系統的核心部分。開關電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可靠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涉及系統可靠性的因素很多。目前,人們認識上的主要誤區是把可靠性完全(或基本上)歸結于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制造裝配的工藝,忽略了系統設計和環境溫度對可靠性的決定性的作用。據美國海軍電子實驗室的統計,整機出現故障的原因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在民用電子產品領域,日本的統計資料表明,可靠性問題80%源于設計方面(日本把元器件的選型、質量級別的確定、元器件的負荷率等部分也歸入設計上的原因)。以上兩
關鍵字:
電源技術 開關電源 模擬技術 模擬IC 電源
1 引言
可飽和電感是一種磁滯回線矩形比高、起始磁導率高、矯頑力小、具有明顯磁飽和點的電感,在電子電路中常被當作可控延時開關元件來使用。由于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可飽和電感在高頻開關電源的開關噪聲抑制技術及大電流輸出輔路穩壓技術等方面也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
2 可飽和電感的基本物理特性
圖1(a)和圖1(b)分別是普通鐵氧體電感和可飽和電感的磁滯回線。從兩者的對比中可以明顯看出可飽和電感具有高磁滯回線矩形比(Br/
關鍵字:
電感 電源技術 開關電源 模擬技術 噪聲抑制 元件 制造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 張愛芳) 河北晶龍集團今年將把單晶硅產能從1800噸擴大到3000噸,保持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晶龍集團位于河北省寧晉縣,目前已成為世界主要太陽能級單晶硅生產廠家之一。據介紹,2006年它的單晶硅產量達到1169噸,占國內總產量的50%。2005年它的產量為1126噸,占70%左右的國內市場份額,20%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為了鞏固其在國內太陽能級單晶硅生產領域的龍頭位置,晶龍集團今年將新上單晶爐160至200臺
關鍵字: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寧晉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安森美半導體擴充電源計算產品系列,推出兩款新雙緣多相控制器。NCP5387和NCP5382多相降壓控制器滿足服務器和VR10.x、VR11.0與Parallel VID規格臺式個人電腦的電源需求,這兩款器件與公司去年推出的NCP5391和NCP5385雙緣控制解決方案配套,為VR10.x/VR11臺式電腦應用帶來更高能效且更精密的主處理器電源(Vcore)解決方案。
安森美半導體計算產品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Bill Schromm表示:“我們相當高興能夠進一步擴展我們創新的雙緣技術,包括這技術的
關鍵字:
安森美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雙緣多相控制器
飛兆半導體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推出兩種全新的200mW數字晶體管系列,在目前市場上最小的封裝中集成了一個外接電阻偏置網絡。FJY30xx (NPN) 和 FJY40xx (PNP) 系列專為開關、逆變器、接口及驅動電路而量身定做,無需外接電阻。這種高集成度減少了元件數目,有助于設計人員節省板空間、降低設計成本、簡化電路設計并使到系統性能最大化。此外,線路板空間因采用了表面貼裝技術 (SMT) 進一步得以優化。這些晶體管備有超小超薄 (1.7mm x 0.98mm x
關鍵字:
電源技術 飛兆半導體 模擬技術 消費電子 業界最小 消費電子
據臺灣媒體周四報道,最近,國際半導體市場上模擬集成電路(Analog IC)的平均價格不斷下降。全球芯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公司日前宣布,將向長期的模擬邏輯電路代工客戶提供百分之五的折扣,以幫助他們減輕降價壓力。 據報道,將從臺積電公司這一政策獲益的公司包括Richtek科技公司、Advanced Analog Technology、Anpec電子公司和Global Media Technology (GMT)公司。 在半導體產業鏈上,臺積電是一個芯片代工廠商,根據芯片設計公司的要求加工芯片,收取加工費。加工好
關鍵字:
單片機 電源技術 模擬IC 模擬技術 嵌入式系統 臺積電 模擬IC 電源
今天的模擬系統設計工程師面臨許多設計挑戰,他們不僅需要選擇正確的IC元件,還必須準確地預測這些元件在系統內的相互影響。從這點來看,模數轉換器的設計是一個巨大挑戰,因為它具有必須在系統級加以考慮的各種不同的輸入采樣結構。本文將探討幾種通用的輸入采樣結構,并討論每種結構對系統其它部分的影響。
在如今許多 CMOS模數轉換器中,常用的解決方法是采用開關電容器結構實現輸入采樣。這種輸入結構的最基本形式由相對較小的電容器和模擬開關組成,如圖1所示。
當開關設在位置1時,采樣電容器被充電至采樣節點的電壓(
關鍵字:
電源技術 放大器 模擬技術 模數轉換器 輸入采樣
標準中的要求
保護接地器在電氣設備出現故障或發生短路時,保護用戶不會受到危險接觸電壓的傷害。為確保此基本功能,保護接地線上的電流必須加以限制,這是為什么大多數產品安全標準中包含漏電流測量和限制條款的原因。辦公室設備和信息技術設備的產品安全標準EN 60950-1進行了相關說明。
盡管都使用漏電流這個術語進行描述,但是標準在實際上對接觸電流和保護導體電流進行了區分。接觸電流是人在接觸電氣裝置或設備時,流過人體的所有電流。另一方面,保護導體電流是在設備或裝置正常運行時,流過保護接地導體的電流。此電流也稱為
關鍵字:
電源技術 漏電流 濾波器 模擬技術 模擬IC 電源
Linear推出適用于大功率受電設備(PD)的以太網供電(PoE)接口控制器 LTC4264。LTC4264 允許用戶開發超出 IEEE 802.3af 規定的 12.95W 限度的大功率應用,同時仍然保持向后兼容性。LTC4264 可以為兩線對系統提供高達 35W 的功率,以及為 4 線對系統提供高達 70W 的功率。為了控制系統中的接通浪涌電流,LTC4264 采用了精確的雙重限流電路和片上功率 MOSFET 以及檢測電阻,這樣無需增加外部組件就可組成一個完整的浪涌電流控制電路。LTC4264 與 P
關鍵字:
Linear PoE接口 大功率 電源技術 控制器 模擬技術
Maxim 推出MAX6618/MAX6621轉換器,可將Intel專有的平臺環境控制接口(PECI)數據轉換為I2C協議。該系列器件可為系統管理微控制器的溫度管理提供簡單且低成本的解決方案。MAX6618/MAX6621具有I2C/SMBus端口,可用于與系統管理微控制器間的通信,因此免去了所需的中間微控制器。
MAX6618/MAX6621為每個CPU分別分配兩個域,可通過集成的PECI兼容主機接口監視多達4個CPU的溫度。器件通過配置可以對溫度讀數取平均值,并將PECI溫度格式轉換為攝氏度,以絕
關鍵字:
I2C/SMBus Maxim PECI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轉換器
AD9549雙輸入網絡時鐘發生器為網絡和數據通信方面的設計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性能標準,以最大限度延長網絡正常運行時間并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AD9549采用了一種基于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專有的DDS(直接數字合成)技術的新架構設計,可以實現更為穩定的保持(holdover),能讓設計者有更多的時間來實現故障停機時的時鐘基準恢復。如果一路輸入基準時鐘失效,則時鐘發生器IC可以繼續"保持"輸出的頻率,直到基準方面的故障被恢復為止。
采用AD9549后,實現保持的時間長短沒有限制--輸出將維持到系統斷電或者提
關鍵字:
AD9549 ADI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時鐘發生器 雙輸入
“綠色”電源技術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綠色”電源技術!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綠色”電源技術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綠色”電源技術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