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在手機市場每一年都會出現迭代性的技術,可相比于10年前的初代iPhone,無論是產品外觀還是交互方式,并未作出革命性的改變,況且手機行業已經是一個十足的存量市場。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柔性屏、全面屏等新概念相繼出現,同時也有一些手機廠商尋求交互方式和用戶體驗上的創新,風口之上的人工智能自然成了手機廠商的眼中物。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智能手機
- 2017年8月17日,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服務商云知聲對外宣布獲得3億人民幣戰略投資,該資金將幫助云知聲在人才隊伍組建、技術研發、產品及業務方面完成更深的拓展;除了資金支持外,戰略投資方還將提供海量數據,并與云知聲進行聯合研發。本次戰略投資由漢能投資集團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云知聲CEO黃偉博士表示:“本輪引入的3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主要將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第一,加強物聯網人工智能服務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以驅動AI技術創新,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業務創新和轉型升級;第二,加大人工智能專用芯片UniOne
- 關鍵字:
云知聲 人工智能
- AI火爆的今天,重新回顧上世紀兩次堪稱產業災難的事件很有意義。尤其當我們發現,今天的很多畫面都只不過是場景重現的時候…….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 據CNBC北京時間8月13日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周五就人工智能(AI)發出新的警告,稱這種技術對人類的威脅比朝鮮核武器還要大。
馬斯克是人工智能的長期批評者,他曾將開發人工智能比作是恐怖電影中的“召喚惡魔”行為。周五,他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再次發文稱,人們應該提高對人工智能崛起的警惕。
“如果你不擔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那么現在你應該擔心。它比朝鮮核武器危險得多,”馬斯克在Twitter上稱。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 2017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大會召開在即,行業大咖、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知名媒體將齊聚一堂,為您分享前沿視點、解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之策、就當下熱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目前大會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確定參加大會的包括(排名不分先后)小i機器人、觸景無限科技、康力優藍、蕪湖瑞思機器人、飛躍機器人、安徽南斗星仿真機器人、北京精琢機器人、武漢飔拓科技、山西安信恒創機器人技術等各界大咖。他們將如何支招人工智能新常態,不妨先睹為快! 解讀人工智能發展前世今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機器人
- 全球最大的圖形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偉達一直靠人工智能、游戲圖形、任天堂Switch游戲機和無人駕駛汽車芯片獲取收入。近日,英偉達在其報告中稱,其第二財季營收達到了22億美元,這遠遠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
分析師此前預計,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計算,每股收益為70美分,季度營收為19.6億美元, 凈利潤為每股92美分,而一年前僅為41美分。并且,英偉達一年前收入僅為14億美元。
英偉達于1993年創立,是數十家圖形芯片初創公司之一。它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
- 關鍵字:
英偉達 人工智能
- 根據瑞士神經學家、 Starmind聯合創始人Pascal Kaufmann的說法,人工智能今日遭遇困境,這是因為如今的公司都把人腦比作電腦。然而,大腦對信息的處理、知識的檢索,以及對記憶的儲存并不能像電腦那樣運作。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無關
“當企業聲稱利用人工智能來支持下一代產品時,他們在潛意識里指的是大數據、邏輯分析以及自動化的交叉領域。如今所謂的人工智能,通常只是將程序員的個人智力濃縮到源代碼之中,”曾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從事機器人工作的Kaufmann說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 一架波音787每秒就會產生5GB的數據;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每秒會產生1GB的數據,并且它還要求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處理;2020年,全球大約將會產生500億的物聯網設備;2016年數據顯示攝像頭部署數量已經超過了人眼數量,每天收集數百億張人臉圖像;IDC發布的相關預測,到2019年,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儲存,到2025年,物聯網將產生95%的實時數據。
海量數據中,由于商業用戶和消費者對效率和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低延遲已經成了標配。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一種新的計算方式:邊緣計算進
- 關鍵字:
邊緣計算 人工智能
- 英國《獨立報》近日撰文稱,在剛剛結束的圍棋華山論劍中,AlphaGo大獲全勝,那么在其他領域,AI能全面勝過人類,讓我們感覺無地自容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過程要花多長時間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來自牛津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攜手數百位機器學習專家進行了一次靠譜的預測,他們給出的答案是45年。
當然,專家們可不是掐指一算就隨口給出了預測,他們作出判斷也有特定的標準:AI實現高等級機器智能之日,便是全面超越人類之時。這里,所謂的高級機器智能指的是機器無需人類幫助,就能更出色的完成任務。此外,其用工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 2017年8月4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應用阿里巴巴領先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澳門構建城市治理的人工智能中樞。據介紹,“城市大腦”是目前全球最龐大的人工智能系統,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登月計劃”。
事實上,這只是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飛速發展的一個例子。最近以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在不斷突破自身的同時,逐漸站上世界潮頭。
成果喜人
最近,在一系列世界人工智能比賽或排名中,來自中國的團隊不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云計算
- 網絡安全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世界。安全人員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阻擋黑客攻擊,反過來這也會使黑客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發起更復雜的攻擊。而隨著大量人工智能模型開源,黑客入侵的工具也愈發多樣化。
- 關鍵字:
物聯網 人工智能
- 除了數據外,微軟公布了一些未來的發展計劃,其中微軟將把人工智能(AI)作為未來的重點項目之一,同時在2017財年年度報告中,微軟更有6項涉及人工智能的內容,可見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微軟未來新的增長動力。下面就隨手機便攜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在上月微軟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里,微軟排除特定項目后的營收為247億美元,同比上漲9%,也好于預期值,其中個人電腦業務營收88億美元,同比下跌2%,但云平臺Azure營收同比跳漲97%,毛利率也擴大至52%,成為主要的增長點。除了數據外,微軟公布了一
- 關鍵字:
微軟 人工智能
- 導語:“新架構的芯片才可以更快地進行人工智能的復雜訓練。但是數據從哪里來?阿里巴巴、谷歌這些公司,都是數據的大玩家。”
每年Gartner發布的技術成熟度曲線(TheHypeCycle)都備受市場關注,也成為企業做出重大投資決策的風向標。技術成熟度曲線又稱技術循環曲線、光環曲線、炒作周期,指的是企業用來評估新科技的可見度,利用時間軸與市面上的可見度(媒體曝光度)決定是否采用新科技的一種工具。
未來10年最具破壞性技術
2017年,Gartner發布的新興技術曲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TPU
- 近日,烏鎮智庫推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產業篇》,該報告詳實的描繪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趨勢,展示出各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態勢。
報告指出,在2000-2016年,美國累積新增人工智能企業3033家,占全球累積總數的37.41%。中國在同年段間,人工智能企業數累積增長1477家,占全球人工智能總數的12.91%。
雖然在數量上不及美國,但三組數據值得關注:
美國每年新增人工智能企業數占當年全球新增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00時這一比例為45%,2016年時下降至26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 人工智能!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 人工智能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 人工智能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