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2010年出口危局倒逼5萬噸多晶硅
1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數據顯示,粗鋼5175萬噸,增長42.4%;水泥1.6億噸,增長23.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9785.htm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季度報告”的執筆人之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原磊表示,目前很多地方的投資熱潮依然不減,鋼鐵、建材、水泥、造船等已經出現產能過剩預警的行業依舊是投資的熱點行業。而這些產能的過剩在2010年將會進一步顯現,帶來新的風險。
此前被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點名的6大產能過剩行業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
工信部相關領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對于被點名的所有行業,工信部都將制定比較細致的指導意見和準入條件,“有一些要限制產能,有一些要兼并重組,有一些則兩項兼有”,這些指導意見將逐步公布。
“點名”后繼續滿負荷運轉
據一位光伏企業的高管介紹,在被“點名”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力推的“新能源產業規劃”已經基本上進入了暫停的狀態。而很多地方沒有土建的多晶硅項目已都被叫停,已經進入土建階段的項目有不少也開始重新評估。
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生產企業更是遇到了信貸的瓶頸。“現在很多銀行幾乎是談‘晶’色變,談‘風’色變,貸款越來越難拿到了。”該高管表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說,其實目前多晶硅生產尚未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2008年,全國共生產多晶硅5000噸,占全國總需求量的20%。2009年,預計全國多晶硅生產量將達到1萬噸左右,約占全國總需求量的一半,“還是有大量的多晶硅需要通過進口獲得。”
但是,由于此前新能源行業的火熱,投資多晶硅成為熱潮。孟憲淦認為,在這股熱潮的帶動下,多晶硅行業出現了重復建設的情況,很多技術含量不高的生產線倉促上馬。
按照2009年上馬的多晶硅生產項目測算,多晶硅的產能在2010年將達到五六萬噸,幾年后則將達到十七八萬噸。
“五六萬噸的規模相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并不能算是過剩,但是盲目投資,上馬技術含量很低的多晶硅生產線的趨勢的確應該注意。”孟憲淦表示。
雖然投資熱潮被抑制,但是多晶硅的生產企業的所有生產線現在仍在滿負荷運轉。一位多晶硅生產企業的老總對本報記者介紹說,目前正值年底,幾乎左右的生產企業都在加班加點趕工期,“年底是歐洲市場需求非常旺盛的時候,而且依照今年的形勢,明年歐洲市場對于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可能會有所調整,所以生產廠家都在趕工期,爭取在年底政策改變之前,生產盡量多的產品。而由于政策尚不明確,國內企業的需求,被暫時押后了。”
現在,光伏企業生產商們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2010年,經過政策的調整后,歐洲市場對于多晶硅的需求量降低,而國內市場又暫時未能完全打開,那時,產能過剩的危險才將真正顯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