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顯示質量占優勢 大尺寸LED背光逐步產業化

        顯示質量占優勢 大尺寸LED背光逐步產業化

        作者: 時間:2009-09-28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目前作為主要背光源的冷陰極燈管()有一些明顯的缺點:如低色域、含有汞、發光效率低等等。而(發光二極管)以其色域高、發光效率高、響應時間快、環保等特點,對背光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564.htm

          2004年,索尼率先將背光技術產品化,推出了采用背光的23英寸LCD(液晶)顯示器和40英寸、46英寸的。盡管這些產品都存在功耗高、發熱量大和價格高的缺陷,但LED在顯示質量方面的優勢卻得到了充分體現。索尼在2006年國際消費者電子產品展CES上公開展示了其82英寸液晶電視樣機,使用的背光源都是LED而非傳統。2007年索尼展示并向市場推出了采用LED背光技術的70英寸液晶電視,三星隨后也向全球市場推出了70英寸的LED液晶電視。

          在國內,2008年7月海信自主研發的42英寸超薄LED液晶電視TLM42T08GP批量上市,成為全球第三家實現LED背光電視批量上市的公司。

          以LED為背光源的液晶電視正逐步走進人們的視線,并逐步產業化。LED作為液晶電視的新型背光源,其發展前景日益看好。

          直下式與側導光目前各具優勢

          目前兩種主流的LED背光架構是直下式和側導光。另外,還有一種試圖結合兩種方式特點的混合式,即將一個個側導光小單元拼接成整個背光模組,從而兼具直下式和側導光的特點。

          比較三種方式,我們可以發現,直下式在節能、畫質(由高對比度、區域控制、掃描背光來實現)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目前實現超薄設計較困難;而側導光在超薄設計方面比較容易實現,但畫質和節能方面的表現則較差一些;至于混合式,雖然節能、畫質方面的性能與直下式相當,但結構、工藝復雜以及各單元之間亮度、色彩均勻性等問題的解決是很大的挑戰。

          有一種觀點認為:側導光方式的LED背光將取代所有其他方式,占據絕對統治地位,因為它可以做得很薄。這種看法是片面的。LED背光的發展趨勢一定是節能、畫質、美觀、環保的統一,而不僅僅是輕薄化。從整機結構工業設計實現差異化需要一定的發揮空間,以及散熱及結構強度設計的最優化要求來分析,LED背光電視整機的厚度在30毫米-40毫米是比較理想的。而直下式只要從技術上有效克服混光距離與超薄設計的矛盾就能達到這一厚度要求。

          因此,分析直下式、側導光LED背光以及之間的競爭格局演變,我們認為將呈現下面的趨勢:首先是直下式占據LED高端,而側導光占據LED低端,接著側導光逐漸取代CCFL背光,而直下式又逐漸取代側導光。

          LED背光技術不斷走向深入

          隨著LED器件技術及性能的不斷提高,國內外針對電視應用的LED背光技術研發也全面開展起來,并不斷走向深入。

          LED為低電壓工作器件,低電壓啟動;工作電流易控制,可操作性好;固態發光源,防震性好,壽命長;色域寬,在100%NTSC左右;不含汞等有害環保物質;響應速度快,其響應速度遠遠高于液晶分子的響應速度。因此,LED是作為背光源的理想發光器件。隨著LED技術的不斷發展,LED的發光效率會進一步提高,散熱問題也將大大改善。

          各種LED背光技術可以不同的分類方式進行分類,如以背光源光學架構來劃分,LED背光技術大體可分為直下式、側導光以及混合(拼接)式等;若以采用LED芯片的種類來劃分,又可分為單色(包括藍光芯片+黃熒光粉、藍光芯片+紅綠雙色熒光粉等)、雙色和三色等幾種;若考慮液晶面板的因素,采用無濾光片液晶面板,可進行時序色彩疊加調光方式等等。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液晶電視 CCFL 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屯昌县| 荆门市| 孟连| 宁河县| 兴文县| 永州市| 北辰区| 顺昌县| 贺兰县| 衢州市| 大余县| 孝感市| 沅江市| 班玛县| 汉阴县| 沙湾县| 贡嘎县| 永川市| 岳池县| 禹州市| 阜阳市| 建昌县| 高台县| 孝感市| 大安市| 榆林市| 邵阳市| 江山市| 陵水| 鱼台县| 磐石市| 达孜县| 九江县| 砚山县| 涿州市| 常熟市| 驻马店市| 邢台市| 海盐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