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電視市場啟動仍需突破成本瓶頸
據了解,LED背光源技術按照種類劃分,目前可以分為RGB-LED(三色LED)和白光LED。RGB-LED通過將紅色、綠色、藍色三原色LED調制成白光,具有最好的光學特性。雖然RGB-LED電視性能很優秀,但是也并非十全十美:第一是成本方面沒有很大優勢,第二是RGB-LED需要單獨的調光電路和更好的散熱結構,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電視結構復雜,難以做到輕薄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434.htm這種背景下,不少企業開始選擇用白光LED來替換RGB-LED。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云利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白光LED相比RGB-LED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目前海信推的就是白光LED電視。”
不過記者了解到,雖然白光LED電視相比較RGB-LED電視成本較低,但其光譜特性和RGB-LED相比還是有所欠缺的。
目前另一大降低成本的技術是改變背光源模塊的光源入射位置,主流技術有直下和側入式兩種。據了解,直下式背光源工藝簡單,不需要導光板,LED陣列置于燈箱底部,從LED發出的光經過底面和側面反射,再通過表面的擴散板和光學模組均勻射出。不過這種技術的成本相對較高,代表技術廠商有海信等。
而側光背光模塊即將點狀光源設置在經過特殊設計的導光板側邊作為背光源,使用LED顆數較少,大大降低了成本。代表技術廠商有三星,其今年推廣的全系列產品都采用了該技術。不過因光源置于導光板側邊,LED受顆數及亮度限制,仍需將光均勻分散整個平面上時,會造成面板面積越大,光源灰度運用越有限的問題。
從目前推廣情況看,無論是白光LED、RGB-LED,還是側光式、直下式LED,都沒有一個既解決成本高昂,又能體現完美畫質的技術解決方案。
成主流至少需要三四年
雖然企業的熱情高漲,但LED要真正取代目前主流的CCFL技術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記者了解到,目前CCFL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與LED背光技術的產品差異在縮小,而且現行條件下,CCFL的成本優勢很明顯。
記者了解到,LED背光早就備受關注,但是讓大部分用戶用上LED顯示設備的日子還很遙遠。2008年,LED的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2009年LED產品的價格較2008年又下降不少,但對顯示設備來說,采用LED背光依然會增加成本。根據顯示質量要求不同,一臺液晶顯示器需要幾十顆LED作為背光,成本在30-60美元;而采用CCFL的成本約在十幾美元。
由于顯示器的成本大部分來自液晶面板,廠商的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到100美元,因此幾十美元的成本提升對顯示器影響是很大的。因此,三星等廠商也在積極開發成本更低的側邊式LED背光模組。另外,運用LED背光的產品還需要重新設計模具,這也導致成本加大,是影響其推廣的重要因素。
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裁林洪藩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降低成本使LED液晶電視趨于更加合理的價格空間是LED電視普及的先決條件,同時做好差異化定位是國內品牌贏得市場的關鍵。
市場研發機構中怡康對全國22個省市區消費者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0%消費者在購買電視前不知道LED背光源電視。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2010年LED背光源電視零售量規模將達298萬臺,同比2009年增長604%。隨著更多尺寸規格LED背光源電視新品上市,國內外品牌相繼實現量產并加大推廣力度,LED背光源電視在未來幾年將進入高速擴張期,到2012年,LED背光源電視零售量將達到1080萬臺,而在2014年則將突破2000萬臺。
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測,雖然近期LED背光市場成長快速,不過,LED背光要成為市場主流規格(市場占有率超過50%)可能要等到2015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