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 DSP生態系統:一個有關共贏共生的成功故事
如何”匯聚”優質第三方合作伙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319.htm相比其它廠商的DSP產品,ADI DSP在技術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例如Blackfin將一個32位RISC型指令集和雙16位乘法累加(MAC)信號處理功能與通用型微控制器所具有的易用性組合在了一起,極大地簡化了硬件和軟件設計實現任務;SHARC相比其它廠商的浮點DSP則具有更大的內部存儲器、多片協同工作能力強、功耗低等優點。然而,先進的技術特性與優質的服務對成功的貢獻難分仲伯,特別是對于通用產品來說,應用領域分布的廣泛性對技術服務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單靠IC供應商自身很難做到十分完善。
因此ADI像很多領先IC公司一樣,提出了建設一個“生態系統”的理念,即由ADI及其合作伙伴構成網絡,提供相關的軟件、工具、參考設計、教育培訓等支持。如今,ADI DSP的生態系統正在健康運轉,前文所述的很多應用案例應歸功于這個生態系統。
ADI公司DSP亞太區業務經理陸磊指出:“除了向客戶提供DSP芯片和方案這樣的價值創造平臺,ADI也一直致力于營造良好的DSP生態系統,以幫助廣大的創新者能夠利用先進的DSP技術實現他們的想法和價值。特別是在中國區,ADI見證了越來越多技術公司的成長,本地的開發工具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廣泛、更有力的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與ADI一起做出很多的努力,作為Blackfin技術應用的先行者,他們提供的工具和服務能夠有效的幫助中國客戶。”
要成為ADI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需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資質認證,而一旦通過認證,即可得到ADI與眾不同的深度支持。
在中國,ADI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共有二十多家,分為金牌合作伙伴和認證合作伙伴兩個級別,根據合作伙伴的自身技術實力以及與ADI一起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大小來認證。既包括獨立設計公司(IDH)、開發工具提供商,也包括ODM廠商和軟件企業。除此之外,與ADI緊密合作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能為市場提供類似的服務。在設計公司中,在業界小有名氣的杭州愛浦多數碼、合肥華恒科技可以說其中的典型代表。這些設計公司推出了種類繁多的應用方案,如愛浦多的CMMB移動電視方案、華恒科技的PMP方案、深港天信電子技術公司的互聯網收音機方案等。對此不少媒體作過相關報道,在此不再贅述。
從ARM內核的成功可見,本地化開發工具的繁榮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正是認識到這一點,ADI積極尋找優秀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價廉質優的本地化工具。目前以提供ARM本地工具和培訓服務而聞名行業的深圳市英蓓特已是ADI 重要工具合作伙伴,另外,北京億旗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迪碼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華恒科技公司以及合肥優視科技公司也是ADI DSP的重要工具提供商。
今后,ADI還計劃進一步加大對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市場推廣,增加對第三方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吸納更多的第三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