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技術進入非接觸時代 RFID產業前景可觀
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107.htmRFID技術應用領域分析
近些年來,以沃爾瑪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紛紛開始采用RFID識別技術,大大提升了商超業的工作效率,并由此帶動了很多領域的應用。RFID技術在全球掀起陣陣熱潮,吸引了眾多廠商參與相關技術及芯片的研究和開發。目前RFID技術處于迅速上升的時期,該技術被業界公認為是本世紀最有前途應用技術之一。
盡管RFID技術已經應用于多個領域,但是其應用是局限在某一封閉市場內,因此其市場規模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但是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演進以及成本的降低,未來幾年內RFID技術主要以供應鏈的應用為贏利的主體,全球開放的市場將為RFID帶來巨大的商機。特別是在物流方面,當標簽技術成熟,生產成本下降,使用量逐漸增,極有可能取代現有的條形碼,所以RFID的市場不可限量。
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射頻識別技術在倉儲管理、電子自動化、產品防偽、RFID卡收費等領域應用較多,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因為任何一種技術如果得到普及,都將會孕育一個龐大的市場,射頻識別將是未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政府在1993年制定的金卡工程實施計劃,是一個旨在加速推動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的重大國家級工程,由此各種自動識別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十分迅猛。現在,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在中國也得到了很快地普及。可以說、我國射頻識別產品的市場是十分巨大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利用射頻識別技術的不停車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系統是將來的發展方向,人工收費包括IC卡的停車收費方式也終將被淘汰。隨著經濟交流、旅游的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對自動收費系統的需求會日益增長,我國的國土面積大、公路多、車輛多,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有數十億元的需求。而最新的一些數據也表明,2009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并沒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逆勢上揚,整體規模可望從2008年的52.5億美元成長至55.6億美元,預估今年可售出23.5億美元的RFID卷標,而2008年則售出了19.7億美元的卷標。出現這種情況,正是由于在世界各地許多RFID的陸續推廣,這項技術正以平穩的速度向前邁進,而中國,做為RFID最大宗應用地,為RFID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信息社會,對于各種信息的獲取及處理,要求快速、準確。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RFID技術將同其它識別技術一樣,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