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LED業很火也很亂,廠商如何亂中取勝
目前,我國的GDP中千分之7來自于Lighting,而這其中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為LED照明,可以說LED的前景非常廣闊。中國LED產業的火爆大家都有目共睹,國家啟動“十城萬盞”LED照明工程,力推綠色照明樣板,拉動LED產業發展。LED在點亮北京奧運會圣火的同時,也點亮了LED產業更加光明的未來。但是中國LED產業的混亂同樣令業界感受深刻。可以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目前本土LED業的狀態。有專家指出目前在中國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行業體系,這對整個LED產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029.htm筆者應邀參加了2009年7月31日在深圳大學城召開的“中美LED技術與合作論壇”。論壇由高工LED網(高工在線旗下網站)、美國加州照明技術中心(CLTC)、照明節能中心(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聯合主辦。來自國內外的十多位專家在本次論壇上作了主題演講,專家們的演講內容涵蓋了LED技術、國內外市場和研發現狀、最新標準解讀、中美LED合作展望、節能環保等多個話題,產業前沿技術與思想在這里交匯和碰撞。
中國LED業的現狀
會上,深圳市量子光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鎮做了題為《中國LED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演講。劉總指出中國LED產業從業人員約50余萬人,LED器件產量400億只/年以上,2008年市場規模大于300億元人民幣。全國26家已投產和在建的芯片企業加起來不如國際排名前十名企業中一家的規模,技術水平相當于臺灣地區3年前美日地區5年前的水平。
他認為中國LED產業存在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行業標準、投資分散、產業規劃方向性和策略性不夠明確、缺乏產業化人才和教育支撐等。不過他也樂觀地指出未來3-5年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投資到LED的各個領域,不管從哪一端進入,最終都將投入到外延及芯片制造,所以5-10年中國內地將取代臺灣成為亞洲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基地。
美國LED業的成功模式
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LED新技術誕生地之一,出現了像CREE、Lumileds、GE照明等知名公司。它的技術研發、產業運作、扶持政策等一直都是后發國家模仿的對象。高工LED網CEO 張小飛博士給我們講述了美國LED業的發展模式。
美國加州技術照明中心的成立是由加州能源委員會提供資金,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參與,這樣加州技術照明中心就即擁有資金也擁有教授,同時還有政府背景。而加州技術照明中心是由基金支持的,這個基金又是由企業支持。加州技術照明中心就變成一個研發機構,他會和如CREE,歐司朗等公司合作做科研。以項目的方式合作,企業會提供相應的研發資金。從技術共享到研發到推廣都有深入的合作。加州技術照明中心本身有檢測中心等服務的功能,而這種功能在同大的企業合作的時候又得到加強。例如和CREE合作,CREE會做新的產品,就會不斷調整中心的研發及測試方向方法等,這樣,多家公司的研發力量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一種正反饋的效應。這種由基金支撐政府資助的方式,一定是由項目為基礎的。美國加州技術照明中心這種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本土廠商如何亂中取勝
相比美國的模式,中國現在還缺乏這種像美國加州技術照明中心這樣成功的產業模式。
會上,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院長耿旭教授介紹了籌建中的“照明節能中心”的情況。中心的宗旨是“創新節能減排技術、加強環保節能教育,提升環境生活品質”。該中心正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高工在線、美國加州照明技術中心(CLTC)共同籌建。希望CLTC能夠為中國的LED業發展注入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