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半導體照明產業 畸形“崛起”啟示錄
“所以我們的LED產品出口常常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和專利壁壘。比如說使用熒光粉、熒光粉加藍光,這樣的專利人家都有申請,國外企業的專利覆蓋面都比較廣。”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890.htm去年,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的一項專門針對LED專利侵權的“337調查”案就給我國LED企業提了個醒。據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透露,此案一旦敗訴,中國就將有近1億美元的LED產品被禁止對美出口。
相應的,我國LED企業研發基礎十分薄弱,創新能力相對不足。即使在占據全國市場44.3%份額的深圳市,所申請的專利也僅為1121件。其中51.8%為實用新型,發明僅占30.8%,并以二次發明為主,原創性發明比重不高。
行業標準缺位成發展瓶頸
“由于LED道路照明產品還屬于照明行業的‘新生兒’,LED產業的全國標準尚未出臺,質量評價無所依據。各地廠家的產品規格都不一樣,一旦企業遭遇不幸,產品的售后和維修將是一個大難題。”曾冠軍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只有一個在7月1日開始實施的《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就算是這個唯一的地方標準,也正在飽受標準偏高、面窄、企業起草標準是否公正等方面的質疑。
由于目前產業內并無領導廠商可絕對主導產業發展,以至于LED無論在產品規格或測量上均缺乏適當標準。目前市場上LED照明相關產品種類繁多,產品魚目混珠,造成了市場的不規范。而產品的多樣性也造成企業很難集中大規模生產,使LED照明產品的品質受到一定影響。為使各種不同形式及用途的LED光源產品,尤其是目前市場已經啟動且需求巨大的LED道路照明產品能有正確、可靠且具一致性的評估體系,制定相關的LED標準便成為迫切需求。
“市場有時是短視的。目前,LED燈具的價格較貴,普通消費者可能寧愿買高耗能但價格較低的傳統燈具,也不會接受價格較高的節能產品。在市場失靈的時候,就需要政府發揮作用。”中國建設報的一篇文章指出。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現在阻礙LED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能效的檢測標準。“半導體照明這項技術目前還在走向成熟的階段,全世界迄今為止都沒有統一的檢測標準,所以它的市場競爭也相對無序。我們應該先鼓勵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然后逐漸上升到國家標準,不然國家標準沒出臺,我們就只能等著。”吳玲說。
市場認知不夠
另外,正在風生水起的LED產品似乎尚未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青睞,銷售領域大多集中在政府采購領域。
“你知道什么是LED嗎?”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隨機采訪了10名普通消費者。其中有3人表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6人表示有初步了解,只有1人表示比較熟悉,但是沒有人表示有意愿購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