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1元每度 13企業共推光伏發電時間表
4月28日,在2009年中國(洛陽)太陽能光伏產業年會上,包括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陽能、賽維LDK、洛陽中硅、中能光伏、新光硅業、峨嵋半導體材料廠、江蘇順大、中電科技45所、中電科技48所、京運通科技等13家業界巨擘共同簽署了《洛陽宣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993.htm破題意義在于,該《洛陽宣言》明確整個產業在近期的發展目標,即在2012年實現光伏發電每千瓦時1元錢的上網電價目標。
“以《洛陽宣言》形式確定‘1元度’光伏發電時間方案,此為業內首次,也為2012年實現該目標下了‘死命令’。”29日,一位參會的光伏企業高管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
成本下降
“1元度”光伏發電成本方案先前由包括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博士及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等光伏人士主推,并于2008年12月18日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議上通過的《2012年光伏發電一元一度電的科研專項》中撰寫成文。追溯到2007年,業界曾預計到2010年光伏發電成本可降至3元度,到2020年方能下降至每度1元左右。
上述光伏企業高管稱,“1元度”以宣言形式正式排定時間表,一方面是由于多晶硅價格的下降及光伏產業鏈國產化水平的提升,使之將該目標定在2012年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則是寄望通過業界共推的方式,使“1元度”目標及早實現,以此推動國內市場的成長。
據悉,由于下游電池及組件企業需求的增加,多晶硅在2008年初曾炒高至500美元公斤左右的高價,但隨著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國家需求的下降及國內產能的釋放,2009年多晶硅價格已有大幅下降。
“多晶硅已經回落到100美元公斤以內的合理價格,這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洛陽中硅副總經理楊玉安對記者坦承,隨著工藝的進步未來多晶硅成本價格將會有進一步下降,2012年光伏發電成本達到1元度之時,將可與常規能源形成競爭態勢。
“晶硅在光伏組件中所占成本的比重,已經從去年的70%銳減到現在的30%。”上海普羅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史珺則給出了這個具體比例。
從技術層面而言,中國光伏發電企業在成本控制上居于世界領先位置。“目前順大生產的多晶硅產品應用到太陽能發電上已能實現1.8元度的成本。”江蘇順大半導體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倪云達稱。
拉動國內市場
2008年,中國光伏組件的產能為2000MW,而國內安裝的組件才40MW,僅占總產能的2%,維持了2007年以來光伏產品98%出口的局面。也正由于過度倚重國外特別是歐洲市場,金融危機讓國內光伏企業損失慘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