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保增長調結構 振興電子信息產業

        保增長調結構 振興電子信息產業

        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婁勤儉 時間:2009-04-24 來源:人民日報 收藏

          三要加大國家投入。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及信息服務培育六大工程,支持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項目建設,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784.htm

          四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實施“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科技重大專項。推進TD—SCDMA建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大力推動標準和知識產權戰略,推廣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研發和產業化。

          五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出臺政策措施,加大對產品出口的支持。鼓勵企業同時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支持企業投資國際領先企業,特別是陷入經營困境的核心技術持有企業。

          我們可以充滿信心,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抓住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的有利時機,電子信息產業一定能克服經濟環境的不利影響,渡過難關,實現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三、實施調整和振興規劃應把握好的重大問題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是指導未來3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既關乎現在,又影響長遠。如果結構調整到位,無疑將為電子信息產業振興乃至由大變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規劃落實中,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

          一是出口與內需的關系。國際市場是拉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越是在外需下滑的時候,我們越要堅定信心,努力擠進和擴大已萎縮的國際市場。企業也要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技術與市場的關系。技術進步是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動力。新材料、集成電路、計算機和軟件、寬帶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互聯網等核心技術的突破,帶來了一大批新產品,衍生出許多新市場。目前信息技術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全行業要更加關注技術的發展演變,更加注重提高創新能力,依托我們已有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資源,爭取在新一輪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中搶得先機。

          三是產業與應用的關系。服務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是信息技術最深刻、最迫切的應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為電子信息產業拓展了應用的空間,提供了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的機遇。應緊緊圍繞產業技術改造的需求,進一步增強系統裝備、嵌入式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支撐服務能力,以應用帶發展。

          四是軟件和硬件的關系。軟件具有技術和文化雙重屬性,是我國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信息技術領域。在硬件產品市場萎縮下滑的形勢下,大力發展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對于產業發展、結構升級、促進就業,意義尤為重大。

          五是東部和中西部的關系。廣東、江蘇、上海等地的人才和資本等優勢明顯,產業鏈完整齊備,應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武漢、重慶、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地區要進一步優化環境,承接東部生產能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東部和中西部應更加密切協作,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形成立足國內、面向全球的產業集群。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葫芦岛市| 工布江达县| 敦化市| 城固县| 新河县| 许昌县| 沁阳市| 龙陵县| 新余市| 花垣县| 永川市| 靖西县| 扶余县| 五寨县| 习水县| 高陵县| 宝坻区| 渭源县| 丽江市| 合水县| 德昌县| 丰都县| 东海县| 固原市| 山阳县| 石台县| 石柱| 平舆县| 灵丘县| 洪湖市| 丰原市| 济阳县| 西和县| 崇文区| 乳山市| 台山市| 青神县| 林周县| 尼玛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