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諸多 節能燈面臨LED五大挑戰
挑戰2: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大加大節能燈替換概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810.htm廣州市鴻利光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平在參觀了日本國際照明展后曾感嘆道:“中國推廣LED戶外照明,而日本則重點推廣LED室內照明。從技術及應用環境來看,從室內照明入手推廣LED可以循序漸進,少走一些彎路。”
LED產品應用范圍廣泛,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比LED產品,節能燈應用范圍則相對狹小很多,如今很多燈具、很多場合依然無法應用節能燈。比如水晶燈,若以節能燈作光源,則失去那輝煌燦爛的光芒;再如部分商業照明和戶外照明產品,若以節能燈為光源,一是無法解決亮度問題,二是無法解決聚光度問題。LED照明產品則在應用上思路大開,不僅可以作裝飾用,也可以將單顆LED燈珠集中后作大功率光源使用。從產品應用方面來說,LED照明產品挑戰節能燈是完全有可能的。
挑戰3:品牌企業擠入為LED市場推廣提供了便利
當飛利浦、歐司朗、松下、東芝、索尼、日立等全球眾多知名企業在LED照明領域圈地的時候,當國內佛照、雷士、歐普、TCL、史福特爭相切入LED照明領域時,以銀雨、勤上為代表的專業LED照明龍頭,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LED品牌時代指日可待。
節能燈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品牌格局。但是對于LED照明來說,各大品牌都只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巨大,誰都有機會超越別人而占據領先地位。節能燈領域優秀品牌進入LED照明領域,是否能夠再次成為佼佼者,尚需市場考驗。
可以說,照明巨頭的介入,就已經在蠶食節能燈所擁有的資金投入、品牌推廣、渠道等資源,核心問題是,這些企業在投入方面,LED和節能燈的比率將是怎樣的組合?
挑戰4:渠道下沉為LED打下了市場基礎
關注日本照明產業發展的人士可以看到,東京一些賣光源燈具的賣場和超市里,只要一上電梯最先看到的總是LED燈具,因為賣家都是將LED類燈具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且,日本民眾大多是自發使用LED照明產品。
其實,歐美等國家也注重將LED照明的銷售渠道下沉到各大賣場和超市,引導消費者使用LED產品。節能燈之所以為大眾所接受,為國家所重視,其銷售渠道大眾化功不可沒。從這點來說,國內LED照明企業還需要轉變觀念,努力開發大眾銷售渠道,使渠道下沉,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挑戰5:價格下調空間巨大為LED提供了發展后勁
追求利潤是一切資本的本性,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在3月份廣州的LED照明展上,同樣的產品,價格相差達數十倍,其中的貓膩實在驚人,但這真切反映出,LED照明產品價格還有相當巨大的下調空間。
節能燈經過多年的發展,價格已經趨于穩定,以2U5W的三基色節能燈為例,價格基本在5—20元之間。LED照明產品價格不透明,這也給企業提供了極大的操作空間。有空間就有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眾多企業爭先恐后投資LED照明產品也就不足為奇。但是,作為一個產業而言,價格不透明危害甚大。LED照明產業若要發展,就要像節能燈那樣,價格必須透明化。
當然,就像節能燈替換白熾燈一樣,LED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僅僅是技術、產品、價格、渠道方面的原因,更核心的在于LED照明在運用推廣中所花費的時間和教育成本。LED最缺的也將是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