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純凈硅可實現14%~16%光伏轉化
據光電新聞網報道,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使用在全世界只占0.9%%,其主要原因是制造太陽能蓄電池的材料(純凈硅)成本太高,提純過程復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390.htm德國弗勞恩霍夫弗來堡太陽能研究所主任(前美國伯克利研究所專家)提出一種基于“臟硅”的新技術,其生產成本是多晶硅的十分之一,可以實現14%~16%的太陽能光伏轉化(和多晶硅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相同)。使用這種豐富、廉價的含有金屬雜質和存在缺陷的“臟硅”能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改變現階段近90%的太陽能電池由精制純凈硅生產的狀況,有效解決硅短缺和生產成本上漲的問題,最主要的是讓太陽能光伏發電平價化成為可能。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能力到2010年末預計將達到16~20兆瓦,而硅的生產能力是否能滿足其需求?
德國弗勞恩霍夫弗來堡太陽能研究所專家推測,2010年太陽能光伏實際生產能力在8~12兆瓦之間,而為了滿足這個生產能力,必須向市場提供除了常規的純凈半導體硅以外的簡單化學或物理提煉的冶金硅,也就是“臟硅”。“臟硅”可以不受限制地被自由支配。全世界每年產量可超過百萬噸。如果企業盡快充分利用這種“臟硅”,那么,每年8兆瓦的產電量就可以實現。
當然,為了讓“臟硅”能在太陽能領域被充分利用,還必須經過精煉。相比純凈硅的提煉程序,“臟硅”的提煉相對簡單,提煉程度只要能達到半導體效果、符合半導體工業需求就可以。太陽能蓄電池需求的純凈硅價格在過去的幾年里翻了好幾倍,從每公斤30美元到2008年的400美元。而初始冶金硅,也就是“臟硅”的價格則是1美元。即使把硅生產企業在開發“臟硅”的提煉程序與初始設備投資包含在內,其生產成本也不會超過15美元。專家估計,在市場上,每公斤提煉后的“臟硅”價格大概50美元,那么去除成本硅價格,生產企業也可以有足夠的盈利空間。這樣的市場價格也肯定能促進光伏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所以專家預計,未來兩年將會有許多直接提煉的冶金硅被生產,到2020年高性能太陽能蓄電池將會占市場的4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