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數字世界尋求最佳“模擬拍檔”
顧名思義,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即模數轉換器)掌握著信號進入數字世界的要道,決定了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精度,但事實是,現實世界的輸入源往往帶有種種不理想的阻抗,僅有ADC的世界還是遠遠不夠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517.htm因此,為ADC找到一個絕佳拍檔,濾除各種不良影響,對整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但模擬技術向來是需要精雕細琢的。
ADC發展的瓶頸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結構與工藝的不斷突破,ADC的性能得到較大改善,其中包括:高轉換速率、高分辨率、低失真以及開關電容輸入結構、單電源工作等。一般而言,用來驅動現今高分辨率ADC的電源都是擁有數百歐姆或以上的AC或DC負載,為降低系統的整體干擾,因此,急需一個具有高輸入阻抗(數百萬歐姆)和低輸出阻抗的放大器作為緩沖器和低通濾波器。
一般而言,典型信號鏈的前端包括用來驅動ADC的放大器、RC濾波器、ADC和微控制器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如果說ADC可能決定系統的性能或精度,那么其前端模擬電路對整個系統的性能則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隨著信號在電路板的布線和冗長電纜上傳送,系統干擾會積聚在信號里,而一個差動ADC則會拒絕任何看來像共模電壓的信號干擾。相比單端信號而言,差動信號可將ADC的動態范圍增大一倍,同時還可提供更佳的諧波失真效能。
假如已經確定一個差分ADC,驅動該系統模擬輸入端的方案通常有兩種:
第一: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單端放大器解決方案。但是為了滿足ADC的差分輸入,一定要用多個放大器滿足不同的設計要求,這樣為了實現差分而引入了很多復雜的電路,增加了放大器的數量、占用了板級空間、同時衍生了放大器與電路匹配等諸多問題。所以對差分輸入ADC驅動時,通常單端放大器是很難簡單實現的。
第二:差動放大器的解決方案,該方法在信號形式上滿足了差分要求,但在噪聲、功耗、供電形式、設計是否簡單等方面,還有待權衡。設計人員在為特定的ADC 選擇驅動放大器(或緩沖器)時,必須考慮阻抗匹配、電荷注入、噪聲抑制、輸出精度和輸出驅動能力等諸多因素。
因此,業界期望出現一種既可減少放大器的數量、節省板級空間、減少放大器與電路匹配問題,同時還能將功耗降至最低的方案。
為數字轉換鋪路
“THS452X差動放大器系列的推出就是為了迎合這種需要,” TI (上海)模擬器件事業部業務拓展工程師王勝告訴EEWORLD。
THS452X系列是TI日前推出的針對單通道與多通道SAR (逐次逼近寄存器) 與 Δ-Σ ADC實現高精度數據轉換的全差動放大器產品系列,THS4521、THS4522 以及 THS4524非常適用于需要高分辨率、高精度以及出色動態范圍的應用,如壓力表與流量計、測震設備以及心電圖機等,而且還可滿足對功率要求嚴格的電池供電設備與其它應用的要求。
與同類競爭產品相比,其靜態流耗僅為一半(單位通道為 1.14 mA),而斷電電流可降低 22 倍 (20 uA),該性能改善了以往差動放大器功耗高的弊端。在帶寬越寬,越難權衡放大器各個方面指標的情況下,THS452X系列產品可將帶寬提高超過30%,并支持145 MHz 與490 V/us 的壓擺率,而且無需提高系統功耗即可緩沖并放大信號。同時可在輸入電壓噪聲僅為 4.6nV/rtHz 的情況下將動態范圍/靈敏度提高 44%,實現最小化失真。
除了以上通用指標外,要實現差分放大器與ADC的連接,不但要滿足信號峰值或信號幅度要求,還要滿足共模電壓的要求,否則,會導致信號不對或者精度變差。所以THS452X系列的一個輸入端可以把后端ADC的共模信號引過來,從而控制前端差動放大器的共模水平和共模級別,這樣差模信號在提取信息時精度就不會出現問題。這樣,輸出共模控制可實現便捷的DC耦合,而負軌輸入與軌至軌輸出功能則可簡化設計工作,縮短開發時間;
該系列產品既接受 +3 V 至 +5 V 的單電源供電,也接受 +/-1.5 V 至 +/- 2.5 V 的雙電源供電,可實現電源的高靈活性。
“單通道產品不僅僅TI有,但如此低功耗的雙通道以及四通道產品其他廠商是沒有的,”王勝介紹。當你使用多通道ADC時,一個調理電路是不行的,而此時多通道的特性就可以發揮作用,從而能夠有效節省板級空間。
THS452x 器件使客戶可驅動包括 TI ADS8317 16 位 250 kSPS SAR 轉換器與ADS1278 24 位 128 kSPS Δ-Σ 轉換器在內的差動 ADC,實現數據表特定的性能水平。例如,如果采用 THS4521 為 ADS1278 提供緩沖,輸入頻率為 10 kHz 時,信噪比 (SNR) 為 102 dB,無雜散動態范圍 (SFDR) 為 110 dBc,而且靜態電流極低,從而可降低系統功耗。
THS452x 系列的封裝如下:
系統設計上的考慮無非是精度、功耗、板級空間、設計周期等等,王勝介紹,但“像THS452x 器件能夠將整個性能集一身市場上也是沒有的。”
差動放大器之爭鳴
“差動放大器本身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王勝繼續說到。在此之前,TI已經有很多差動放大器產品。包括同為THS452X系列的THS4520,該器件是2006年推出的用于驅動高分辨率、高速ADC的解決方案,能夠提供軌至軌輸出、保持低噪聲與最低失真等特性,支持包括無線通信、測量與測試以及醫學成像等多種要求苛刻的應用。
下圖為TI的全差動放大器產品陣營:
其中,橫軸代表帶寬,目前最高已經達到2GHz;縱軸表示輸入電壓噪聲,顏色的深淺代表不同的電壓輸入范圍。綜合來看,THS452x系列的性能居中。但一旦在應用中需要多通道,該器件的性能就會得到凸顯,從圖中也可以看出,這也是TI第一次推出多通道的差動放大器。
>>TI差動放大器產品系列
在轉換器領域,與TI一樣實力雄厚的ADI也表現不俗,在2007年11月推出了雙差分ADC驅動器ADA4937-2以及ADA4938-2,并且能夠以介于dc到100MHz的范圍來驅動高性能ADC。在2008年7月又推出了推出專為驅動當今的14bit和16bit轉換器而優化放大器產品ADA4939。在接下來的11月,ADI又推出了一款高速差分放大器——ADA4927,同樣分為單通道和雙通道版本,適合于驅動功耗敏感的通信和儀器儀表系統中的高增益模數轉換器(ADC)。從推出新品的速度及性能看,是TI THS452x系列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ADI差分放大器產品系列
同時,專注于能效的凌力爾特和NS(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凌力爾特差分放大器產品系列
>>NS差分放大器產品系列
此次TI推出的THS452X系列產品靜態流耗僅為一半(單位通道為 1.14 mA),而斷電電流可降低 22 倍 (20 uA);同時帶寬提高超過 30%,支持 145 MHz 與 490 V/us 的壓擺率。還可在輸入電壓噪聲僅為 4.6nV/rtHz 的情況下將動態范圍/靈敏度提高 44%。
也恰恰是通過這種性能、功耗、板級空間等指標之間的不斷平衡,模擬工程師們依靠著自己多年的設計經驗,設計出具有“藝術”的產品,從而為更高速的ADC需求“最佳拍檔”。
電接點壓力表相關文章:電接點壓力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