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研討會關注本土應用及其投資回報
——
不過在中國,面向全球供應鏈和國際物流的RFID應用還沒有起步。一方面是供應商的大力宣揚,另一方面是應用方的徘徊不前,顯得剃頭挑子一頭熱。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還沒有讓各方共贏的成功案例和商業模式。要實質性地推進RFID在中國的發展,就必須回到ROI值(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回報),要有產業鏈上各方能夠共贏的商業模式。如此,RFID產業才能健康發展。
信息產業部包裝辦公室主辦,中電華夏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有關單位承辦的RFID應用高級研討會以推動本土應用為鮮明特色,面向物流、包裝、制造、零售等行業,并且強調電子信息產業同時作為RFID的供應方和應用方在RFID應用上所具有的天然優勢。在成功主辦兩屆的基礎上,“2005(上海)RFID應用高級研討會”(www.ichina2008.org)明確推出“本土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的主題,針對業界公認的成本、標準和需求三大RFID電子標簽應用中的障礙,致力于推動適合本土的大規模的應用,與業界共同探討成功的應用案例和使價值鏈上各方共贏的商業模式,使RFID應用實現ROI(投資回報)。研討會不僅有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中國標協的一貫支持,又得到了信息產業部科技司的大力支持。
事實上,中國的RFID發展很快,盡管基本是在閉環中試點應用RFID。這些封閉的獨立系統自成體系,標準也多是自己定的。鑒于大多數應用系統的開放性是相對的,并非每一應用都需要全球貫通,因此可以有相對封閉的應用。不怕它比較土,重要的是性價比,是它在迅速發展,從中可以積累出豐富的經驗。
本土關鍵應用是推動整個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之一,是當前亟待業界共同探討的問題。展開來說,也就是“2005(上海)RFID應用高級研討會”(www.ichina2008.org)的主要議題:
1. 中國RFID/電子標簽的關鍵應用 (killer application) 是什么?
2. 中國RFID/電子標簽的應用領域如何細分?不同應用領域如何找到相適應的頻段、標簽、系統和解決方案?
3. 哪些應用領域將是中國公司的主攻方向,可以形成完整的價值鏈?如何基于ROI分析形成優化的導入模式?
4. 如何通過促進產業鏈建設來帶動產業發展?
5. 如何幫助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降低RFID與供應鏈管理的綜合實施成本?如何實現即插即用的RFID應用?
6. RFID在供應鏈和物流自動化應用方面如何推出適合中國的完全的解決方案?
7. 中國RFID/電子標簽的標準和技術規范體系如何形成自己特色并推動產業發展?
8. 鑒于UHF是全球范圍內貨物流通領域大規模使用RFID技術的最合適頻段,從頻率、標準規劃,技術、知識產權積累,產業鏈建設到應用試點、推廣,中國應如何整體規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