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shù) > 設計應用 > 混合信號技術(shù)造就了體積更小的電源IC

        混合信號技術(shù)造就了體積更小的電源IC

        ——
        作者: 時間:2005-10-09 來源: 收藏
        Semiconductor公司(位于美國愛華達州Pocatello)通過減小高壓晶體管的導通電阻RDS(on)(降幅高達25%)和提高晶體管效率的方法,而使其混合信號半導體技術(shù)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憑借這些經(jīng)過改進的晶體管性能,該技術(shù)(名為I2T100 Smart Power)有望減小中高電壓汽車和工業(yè)混合信號IC的外形尺寸和功耗。
        ---該技術(shù)將基于0.7μm混合信號CMOS制造工藝的40V、60V和100V晶體管,以及低、中和高電壓電路、高精度模擬電路、非易失性存儲器和某些中等復雜度的數(shù)字電路集成在單片芯片之上。最新版的I2T100通過在后端工藝中提供新功能的辦法縮小了最常用的DMOS晶體管的節(jié)距。對于40V和60V實現(xiàn)方案,這將使晶體管的體積縮小25%左右,從而能夠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造就體積更小的混合信號ASIC和ASSP。
        ---此外,在晶體管面積相同的條件下,這種新版本的功耗要低得多。這一技術(shù)改進將使需要耗用高達5A電流(如嵌入式功率開關、H橋式電路和其他應用)的器件從中受益。
        ---I2T100器件采用2~3層金屬、浮動NMOS和PDMOS晶體管以及雙極型晶體管,從而為實現(xiàn)中高阻性多晶硅電阻器、中高電壓浮動電容器以及深摻n+保護環(huán)的集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目前,除了高精度模擬電路(如帶隙濾波器以及ADC和DAC)之外,ASIC和ASSP還能夠集成電機控制器驅(qū)動器和DC/DC轉(zhuǎn)換器,從而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新設計的面市時間。


        關鍵詞: AMI 模擬IC 電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涿州市| 松江区| 修武县| 镇沅| 武乡县| 宁陕县| 鹤山市| 六盘水市| 房山区| 云安县| 姜堰市| 江西省| 柯坪县| 玉山县| 鹤壁市| 仲巴县| 绵竹市| 兰州市| 商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洞头县| 元阳县| 高青县| 延川县| 千阳县| 湖北省| 陈巴尔虎旗| 栖霞市| 正安县| 定州市| 河源市| 柞水县| 磐石市| 宜丰县| 许昌市| 台前县| 南召县| 思南县| 孝感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