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埃依靠本地化根植中國市場
在日前結束的200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博覽會上,法國雷迪埃集團公司帶著其最新的電信市場產品精彩亮相。成立于1952年的法國雷迪埃集團,主要設計生產用于電信、國防、航空、航天、汽車和工業的各種電子互連元件,時至今日已經在全球設立了9個制造廠、13家子公司和50多個銷售辦事處。
自1995年進入中國,由于持續對中國市場進行投入,隨著全球制造向中國轉移的大潮,現在雷迪埃已經成為中國本地客戶的理想合作伙伴,并從中獲得了良好的收益。
國際化的大公司
雷迪埃集團執行副總裁、亞洲地區總經理哈德滿先生向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雷迪埃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擁有超過56年的歷史。據哈德滿先生介紹,雷迪埃是一家非常注重技術創新的公司,它是由兩位工程師聯手創辦的,每年都把銷售額的7%投到研發上來,這也是雷迪埃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久立足的根本原因。多年來,通過企業業務增長和外部并購,如今雷迪埃集團已經成為提供同軸RF元件、光纜、多插針連接器、微波連接器、射頻開關等產品的全球專業領先廠商。
如今,雷達埃集團除在歐洲、美洲建立生產基地外,還在亞洲的印度和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同時建立了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
不斷創新的技術與產品
談到技術與產品的創新,哈德滿先生如數家珍。
以技術起家的雷迪埃公司,多年來一直不斷地給市場帶來新的產品和技術,給客戶帶來驚喜并提供高附加值的解決方案。
比如在電信射頻連接器領域,雷迪埃推出了快速插拔連接器QLF系列,包括QMA、QN產品。之后,推出了高功率帶開關功能的連接器。今年更是推出了復合材料的7/16連接器。
哈德滿先生以復合材料7/16連接器為例,介紹了該新產品給客戶帶來的好處。首先,這款以復合材料制造的7/16連接器,與普通的金屬材料制成的7/16連接器相比,有更好的射頻和機械性能;其次,采用復合材料的連接器重量會更輕,可以大幅降低客戶的安裝、運輸等成本;第三,綠色環保,金屬是非再生的原材料,而復合材料可以循環使用,同時復合材料7/16表面不需要電鍍工藝,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排放。當然,復合材料比金屬材料在大量生產時,成本更有優勢。
在電信領域,雷迪埃攜手同業推出的ODC標準,成功解決在室外嚴酷環境下使用光纜連接,滿足了基站光纖拉遠的需求。
在航空領域,雷迪埃推出LUXCIS產品,該產品已經成為民用飛機行業的標準光纖解決方案;在多插針連接器領域,雷迪埃的EPX系列正在成為業界的標準。雷迪埃在此基礎上推出的EPX B標準產品,更是同樣采用復合材料,提供更輕的產品重量和更好的電性能。
兩大優勢根植中國市場
據哈德滿先生介紹,從全球來看,雷迪埃集團每年的銷售額約為22億人民幣,其中20%在亞洲,而亞洲的三分之二是由中國市場創造的,可見中國市場在雷迪埃業務中的重要性。
在中國的成功,哈德滿先生歸結為兩點。一是可靠的產品和領先的技術積累,雷迪埃公司1974年開始進入宇航產品市場,目前是歐洲宇航局惟一認證的供應商,產品成功應用于40多個國家的超過100顆衛星上,包括中國的神州系列飛船和系列宇航項目。在同波音、空客和其他衛星廠商的合作過程中,雷迪埃在前端的研發技術儲備很豐富,可以更容易地將這些技術專用于民用市場,帶來創新的產品,可謂厚積薄發;二是本地化服務,雷迪埃公司把通信用產品的研發中心放在了中國,正是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整機企業把生產基地轉到中國來的趨勢,所以不斷投資加強了在中國本地化服務。現在上海雷迪埃是雷迪埃集團最重要的通信產品制造基地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銷售基地,服務整個中國市場。雷迪埃的策略是首先使中國的子公司具有全功能,研發、采購、生產、銷售,都可以獨立完成,第二步是希望上海雷迪埃能成為百分百的中國公司,在產品研發上,目前雖然前沿性的研發還會在國外,但是本地的研發服務希望能最適應本地的需求,從而提供最為貼切本地的產品、技術與服務。
雷迪埃的本地化策略還體現在把全球研發中心設在上海這一事實上,全球通信市場研發總監是一位法國人,他坐陣上海,這樣可以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做出最快的決策,不需要返回法國總部,同時雷迪埃還可以給本地客戶研發的支持,現場工程師參與到客戶的技術探討當中,提前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提供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