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中國消費電子業發展迅速 面臨差距尋突圍路

        中國消費電子業發展迅速 面臨差距尋突圍路

        作者:王宇 時間:2008-08-12 來源:市場報 收藏

          近年來,產業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專業門類齊全、技術力量相對雄厚的工業體系。如何提高本土企業的競爭力、縮小與國際巨頭企業之間的差距,是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830.htm

          一方面,這個產業的規模已躋身世界前列,成為全球、手機等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傳統商品降價等因素,又在限制著中國產業的發展。全民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加強,也對中國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如火如荼,本土企業在系統管理、資源整合和品牌影響力上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就越發顯現。

          差距在哪里

          在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中,從品牌知名度的方面來看,日本和韓國的品牌長期保持著競爭優勢。其實,日、韓消費電子品牌也經歷過從模仿、以低成本制造沖擊市場到提高創新能力、輸出品牌的過程。目前,中國正在走日、韓品牌曾經走過的路,消費電子產業中世界知名的大品牌還不多,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低價競爭階段,依靠低成本的制造優勢在全球市場上爭搶份額。相比歐美、日韓的消費電子企業,我們的企業還缺乏核心技術,行業還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末端,面臨著結構性的升級。

          我國的消費電子產業在三個層面上與日、韓企業存在差距。在政策層面,日、韓國家對民族品牌的保護政策和扶持力度非常大,但中國是采用非常開放的政策。另外,日、韓的金融機構在資金流需求非常大的制造業中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使企業可以專注于技術研發,提高企業競爭力,而我們的企業面臨更多的問題是如何生存下去。

          在渠道和消費者層面,日、韓在渠道上對于外來品牌是保持中立態度,更多的是鼓勵民族品牌。但我們的渠道則是更歡迎外資品牌;日、韓的銷售渠道多掌握在上游廠商手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對自身很有利。我們的銷售渠道則多是經銷商建立起的,企業不占主導地位。

          從企業層面上看,日、韓企業多十分注重品牌建設,對于自身發展有長期的規劃,并較早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經驗。但我們的企業多數由于發展時間短,視野和經驗比較局限。以區域性的能力和國際性的能力競爭,自難以取勝。從某種角度上說,品牌就是企業的旗幟,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日、韓企業如索尼、三星等產品,其品牌的價值遠遠超過它的產品價值。我們的企業應該通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的含金量、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利潤空間。國際化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企業建設品牌,生產產品,拓展渠道,提高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趕上去

          加強技術研發,將技術標準和自主創新緊密結合,促進技術研發、知識產權、標準和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環境促動的消費電子產業技術創新機制,適應模擬向、CRT向轉變的發展趨勢,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為重點,建立新一代的電視產業體系,這是中國電子產業的當務之急,也是中國電子企業的最好的發展模式。在關鍵核心領域,本土企業應當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要把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相結合,不斷開發出新產品、新應用,改變單純依靠大規模、低價格取勝的市場競爭方式,逐漸擴大高利潤、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角色轉換。

          麥肯錫咨詢公司最近的報告表明,目前,中國的制造企業仍繼續保持著低成本優勢,我們應該在這一基礎上提高勞動力效率,運用對中等市場熟悉的優勢強化自己搶占市場份額。

          要進一步提升國內消費電子產業的競爭能力,僅以企業的一方之力,是遠遠不夠的,產業中其他各個方面都應予以一定的支持,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另外,有關部門要加強產業基礎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研發的政策扶持,支持國內骨干企業突破關鍵配套件的技術;根據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趨勢,相關部門需制定針對性政策,引導企業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一是要做好產品質量監督和企業行為規范,為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營造一個有序的外部環境;二是通過實施積極的技術進口政策,創造更有利于引進技術、利用外資和擴大產品出口的良好環境,使國內企業在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三是針對目前實行國際化的國內企業,提供政策、信息、合作等方面的服務,大力支持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相關鏈接

          日本 1979年日本通產省通過光產業技術振興協會與16家日本企業聯合發起了為期7年,總資助額為7.7億美元(經換算后,約18億美元/2008年7月10日)的光電子基礎研究計劃。1986年起將重點放在光電子材料的基礎研究上。此后,如果有相關企業進行基礎研究,所需資金一般由通產省提供30%,剩下的70%由參與企業提供。

          韓國 韓國政策對液晶顯示器企業所得稅實行七免七減,從2001年起,進口設備和原材料關稅全免。在資金上扶持,一項從2001年開始的為期5年的計劃,總經費461億韓元,其中國家提供345億韓元,地方政府出資71億韓元。

          比較 雖然工信部“十一五”規劃中將顯示產業列為重點,提出要大力發展自主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等離子顯示器件(PDP)等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為平板電視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然而,只有宏觀的產業規劃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應發揮其宏觀調控的作用,對平板電視產業的支持更多地應放在資金上、稅收上,真正為產業發展帶來幫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策勒县| 洱源县| 博乐市| 凌源市| 西丰县| 尼玛县| 江西省| 财经| 宝兴县| 葫芦岛市| 荆门市| 视频| 河北省| 延吉市| 陕西省| 海兴县| 准格尔旗| 崇礼县| 克拉玛依市| 武隆县| 扎赉特旗| 安庆市| 郧西县| 台安县| 象山县| 乌鲁木齐县| 屏东市| 屯昌县| 临泉县| 尚义县| 云阳县| 延吉市| 汉源县| 柳河县| 曲阜市| 略阳县| 五常市| 威远县| 凤庆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