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誰來連接數字家庭

        誰來連接數字家庭

        ——
        作者:周鑫 時間:2005-09-10 來源:EDN電子設計技術 收藏
        誰來連接數字家庭
         這些組織之將注意力集中在應用層,意在解決消費電子設備間的相互識別及互聯互通問題。值得一提的是,e家佳突破了“應用層”限制,在鏈路層開發了一套設備間相互控制的底層傳輸協議。
          2005年7月前后,中國的兩家數字家庭標準組織閃聯和e家佳獲得了信息產業部的批準,正式成為行業推薦標準。加上來勢洶洶的DLNA,標準問題再次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數字家庭中的互連標準群雄割據,國內外的幾種主要現行標準各不讓步。數字家庭的互聯標準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上,最終將呈鼎足之勢或是由誰來一統天下,抑或是融會貫通終成一家?我們關心數字家庭的標準問題,是因為事實標準終將成為日后產業發力之時的導向;拋開商業層面,我們將在本文中闡釋和對比各家標準的技術及應用層面,并帶給讀者來自權威的聲音。

          三大標準組織將影響中國數字家庭進程
          其實全世界關注數字家庭的標準組織或聯盟遠不止三家,它們包括DLNA、ITU-T、UPnP、UOPF、、OSGi和國內的閃聯、e家佳等。這些組織關注的方向不盡相同(如DLNA主要關注家庭影音娛樂等業務應用方面;ITU-T在數字家庭中延續了電信領域的關注方向——主要是基于電信網/Internet的業務和應用;專門針對家庭監控應用方向),其實力也并不相當,但是,在這些組織中,真正能對中國數字家庭標準產生影響的也許只有三家——閃聯、e家佳和DLNA。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63.htm


          數字家庭的標準,并不等同于某種傳輸協議制定。數字家庭要解決的是一個信息設備、通信設備、消費電子設備間相互發現、相互識別、相互控制和資源共享的問題。閃聯、e家佳和DLNA三家標準組織的共同之處是側重家庭網絡設備互通的標準,也就是應用層標準。這些組織之將注意力集中在應用層,就是意在專門解決不同消費電子設備間的相互識別及互聯互通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海爾領軍的e家佳在低帶寬的控制子網傳輸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突破了“應用層”限制,在鏈路層開發了一套用于e家佳設備間相互控制的底層傳輸協議。

          閃聯:
          閃聯的前身似乎只為聯想為了滿足自家產品的互聯互通而推出的一家之規,是為了將所有的聯想品牌的終端設備關聯起來,實現互操作。但后來,隨著與業界同行以及學術機構之間的不斷溝通,聯想發現這種需求并非只存在于自己一家,于是便聯合了TCL、康佳、海信、長城四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閃聯標準工作組。據閃聯秘書長楊楠介紹說,閃聯的運作機制是“在堅持自主技術理念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把與業界相關的技術組織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兼容作為既定的戰略目標”。截止到2005年8月,閃聯正式公布的成員名單達到了44家。
          閃聯協議全名叫做《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調服務協議標準》,目前正式公布的版本為1.0。該協議定義了如何在有限范圍網絡域內,通過有線及無線的互連方式,實現多種信息設備、家用電器、通信設備之間的設備自動發現、動態組網、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
          閃聯協議是一個基于應用層的網絡協議,主要應用于無線音視頻的傳輸應用,然而閃聯標準并非僅僅作用于無線傳輸部分,該協議同時支持各種現存的鏈路層和網絡層協議,包括常見的802.11、藍牙、以及以太網連接甚至紅外等技術。在應用層面,閃聯標準相對更加關注基于寬帶網絡的大碼流音視頻傳輸應用,對于媒體流傳輸更為適用。

          DLNA定義的標準也是針對應用層的一些協議,在閃聯標準工作組秘書長楊楠看來,閃聯與DLNA在技術領域尚有很多合作機會。作為一個開放的標準組織,閃聯無論對于DLNA還是UPnP這樣的標準組織,都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態度,甚至已經與DLNA聯手制定了一系列合作的市場推廣的計劃草案。看來閃聯并不希望將自己的標準定位于只能在中國軌道上行駛的小火車,而是希望與國際實現真正的接軌。
          下一代的各種傳輸標準的優點將更加突出,缺點將被克服和修正,不同標準或協議的優缺點也許不再那么明顯,權衡取舍也許更加困難……當它們的性能特征進一步接近時,也許融合才是最合理的發展趨勢。

          DLNA:
          數字生活網絡聯盟(DLNA)屬于全球性非贏利組織,其目標是簡化并實現數字內容的共享。它由17 家創始成員組成,包括富士通、Gateway、惠普、英特爾、IBM、Kenwood、聯想、Matsushita Electric(松下)、微軟、NEC Personal Products、諾基亞、飛利浦、三星、Sharp、索尼、STMicroelectronics 和Thomson。截止到2005年5月,超過200家全球不同行業的公司已加入DLNA。
          DLNA的標準協議全名叫做《家庭聯網設備互用性指南》,目前公布的最新版本為1.0,據DLNA成員公司介紹,DLNA正在進行1.0 版的兼容性測試和認證計劃。該指南定義了在有線或無線家庭網絡中將內容從家電(CE)、個人電腦(PC)或移動產品向該網絡中的其它設備轉移內容所需的設計規則。按照該指南設計的產品將可滿足消費者對于在一個家庭網絡中集中管理媒體內容(如音樂、照片和視頻)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DLNA的愿景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讓消費者隨意享用任何內容”。為了實現了跨行業的產品一致性,定義了兩大組件——媒體服務器和媒體渲染設備,這是在家庭網絡中實現設備無縫互操作性所必需的設備。這些組件,以及其它互操作性指南構建模塊,均基于開放標準,例如互聯網協議(IP)、HTTP、UPnP和Wi-Fi協議



        關鍵詞: ECHONET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佳木斯市| 青浦区| 措美县| 沭阳县| 栖霞市| 南靖县| 伊春市| 巍山| 合江县| 启东市| 手游| 清镇市| 宝清县| 平原县| 泽库县| 朝阳市| 湘乡市| 团风县| 隆回县| 汉源县| 拜城县| 泽州县| 阳曲县| 四子王旗| 黑水县| 株洲市| 江门市| 沂南县| 云安县| 望江县| 铁岭市| 通榆县| 中阳县| 油尖旺区| 马关县| 神池县| 曲松县| 富裕县| 营山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