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PC消費者觀念中,PC的體積越大,間接反應出的則是其性能越強。畢竟高集成度的小型產品給人一種“玩具”的感覺。然而就是這種看似小型“玩具”的PC為何讓業界巨頭如此趨之若鶩呢?
在Computex開展以前,“玩具”PC的戰役已經打響,各品牌之間在尋找一個恰大的時間迸發,Computex則是非常理想的契機。“玩具”PC是否將成為萎靡許久的整機市場中的強心劑?且看本屆Computex揭曉答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3763.htm
“術業有專攻”概念在各大垂直領域越發突出。PC可以解決消費者各種需求的同時,它已經不在是一個專業的工具。如果說現在你花費1萬元攢置的PC可以應付Crysis,那么1年后假設“Crysis2”出現了,你是不是還會花費1萬元再去買一臺PC呢?顯然更多的人愿意選擇一臺一勞永逸的游戲機。
隨著PC功能的單一化,直接衍生出來的則是以“泛Intel”系品牌商推出的“玩具”PC,其功耗多在150W左右,同時僅需被動散熱即可解決需求。而你對這個“玩具”所提出的要求僅是滿足辦公、上網、聽MP3、觀看網絡媒體視頻,這些已經足夠了。
其次,“玩具”PC能攪亂PC市場的重要砝碼還包括極具優勢的價格。低于300美金的零售價格讓它猶如一把“冷刃”插入PC市場。可惜的是,我們還沒看到更多的終端產品,相信在Computex上,它定將大放異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