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業應關注高性能實時嵌入式控制應用
一直以來,實現產業化并獲得大規模生產,成為本土IC設計公司和產品一道難解的課題。無論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還是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面對著擁有大規模生產優勢和技術優勢的跨國半導體企業,本土企業的競爭劣勢暴露無疑。在成熟的標準化應用和標準化產品面前,后來者要想實現超越,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尋找適合發揮本土企業優勢的市場,成為中國IC設計企業能夠獲得競爭力的惟一出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692.htm高性能實時嵌入式控制應用正是這樣一個能夠充分發揮本土企業優勢的大市場。
在高性能實時嵌入式控制市場,其供應方和需求方之間存在錯位:客戶需要的是性價比高、最貼近應用且能夠滿足自身設計和制造工藝的高性能、高可靠SOC芯片和模塊系統,而現在的跨國半導體供應商提供的卻是等級功能不一、各種“標準化”器件或模塊系統產品。這樣,本土半導體企業的機會就來了,因為本土半導體企業能夠提供“貼身服務”,量身定制將會贏得本土用戶的青睞。
實時嵌入式控制技術是控制技術的新興領域之一,主要涉及高速、硬實時、高可靠、小型化的控制系統,其核心就是如何合理地設計和應用嵌入式硬件和軟件,以達到控制系統對于實時性、可靠性、性能、小型化等的設計要求。
而實時嵌入式控制技術是控制技術在高端嵌入式系統中的具體應用,其應用前景廣闊,并自成體系,形成了獨特的實時嵌入式控制市場。高性能、高可靠、實時嵌入式控制SOC芯片及模塊系統構成了實時嵌入式控制系統中嵌入式硬件的核心和上游產品。
近年來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MCU漸漸活躍起來,以龍芯、歐比特、國芯、君正等為首的IC設計公司在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上不斷加強,但是國內處理器受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的限制,在通用市場上還很難與西方一些先進產品進行正面交鋒。從長遠角度看,國內的MCU市場得到不斷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實時嵌入式市場的長期穩定支持。
針對目前這種情況,歐比特公司副總經理殷俊認為,目前國內MCU的發展普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因此我國的MCU研發多采用兼容國外先進處理器的指令集,以減少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這一點在軟件開發和應用上體現的最為突出。但這樣必然要同國外同檔次的產品分享市場,而我們的MCU在性能、開發工具和后續研發能力上,很難占據優勢地位。
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高性能實時嵌入式市場的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為了能夠站住腳,珠海歐比特公司另辟道路,瞄準了不受知識產權壁壘制約的SPARC V8嵌入式架構,以此為基礎開發了成熟的設計環境和應用環境,由此設計完成的S698系列芯片,已經成功運用到了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航空航天等高性能嵌入式領域。
無獨有偶。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肖佐楠認為,2007年中國的 MCU 市場受到消費電子、工業、多用途、汽車和其他市場的推動,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這樣就為本土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步,8位、16位、32位MCU之間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以32位MCU為代表的高性能實時嵌入式處理器的市場份額會迅速擴大。
顯然,高性能實時嵌入式控制將成為本土IC設計企業立足的支撐點,以此為基礎進行技術、應用、資本等方面的積累,憑借本土市場的成功有朝一日必將同國際大廠分庭抗禮。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